脱口秀演员池子(王越池)与笑果文化的纠纷最终变成了隐私保护案例,中信银行因将个人流水给了一家私人公司成为靶点,被推上风口浪尖。

关于个人隐私,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网络时代开始,隐私似乎就不复存在。网络时代也是全民裸奔时代的开始,大量个人信息看似在某些所谓的条款下受到保护,但实际上任何你所提交的信息都留在了网络之中,只要有人把那层窗户纸捅破,就再无隐私可言。

本来池子与笑果文化之间也只是常见的劳动合同纠纷,谁也不会料到让此事件升级会是中信银行,从娱乐圈发展到科技圈,一度冲上热搜,让隐私安全再度成为热点话题。

7日,中信银行发表致歉信,并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虽说中信银行做了致歉声明,但似乎也坐实了其行为存在主观故意性,这是对社会公信力的一种践踏。

银行账户信息是个人信息的重要部分,在法律上本来是受到严格保护的,一个公司对个人信息的调取也需要一定的法定程序,尤其是银行账户这种重要信息,关系到财产问题。

涉及到财产的隐私泄露,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电信诈骗,骗子知晓被骗人的各种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等,通过冒充各种职位人员进行诈骗行为,被骗人损失少则千八百,多则上千万,这种不劳而获的行为也助长了此种犯罪的猖獗。

回到此事件上来,中信银行的行为背后可以窥见相关黑产的存在。据有关报道,在黑市上,几千元就可以查询个人流水,有黑产从业者透露,“这些流水是银行后台出的,你可以打印出来。”

由此可见,利益之下,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电信诈骗、钓鱼网站、黑客攻击等,在互联网的加持下,个人已无隐私可言。

虽然在网络时代,各种技术,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密钥等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但也不能掩盖全民信息“裸奔”的事实,可以说,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几乎没有人能做到绝对隐匿。

一方面是外在的威胁,如一些不法分子;另一个是内在的疏忽,即个人对信息的不重视,尤其是互联网的开放属性,让很多人也在不经意间暴露自己。

在外在方面,除了前文提到的黑客、诈骗以及被利益驱使的信息倒卖人员外,还有一些不能忽视的地方,就是手机中的各种APP。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能24小时都处于被追踪的状态。其中,APP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大量存在,金融机构涉嫌违法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有所露头,如注册一些APP后,各种促销广告电话、信息接踵而至。

其中,最有名的是2018年Facebook爆发的隐私门事件,其数千万用户数据被第三方数据公司违规滥用,第三方公司根据这些数据精准推送政治广告,影响美国大选的走向。

除此之外,大数据技术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数据收集”、“属性判断”、“精准营销”、“大数据杀熟”等,这些都是利用用户信息进行的商业行为,来满足自身的运营需求。

在内在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让我们享受到了技术带来的便利性,同时也要承受硬币另一面带来的黑暗。其中,社交网络从开始的匿名制到实名注册,让一个人的信息越来越被容易获取;同时,个人日常生活工作等信息也因为社交网络而被展现出来,在表现自我的同时也将个人信息暴露在网络上。

一些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而酿成悲剧的也不少。如很早之前因被“人肉搜索”而出现的网络暴力事件,姓名、电话、银行账号、家庭工作地址,甚至家庭成员、公司同事等都可以被曝光出来,这让很多人觉得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是无比危险的。

但无奈于人们几乎无法脱离网络世界,在隐私与便利性上,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后者。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2018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曾说过:“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更加开放,或者说没有那么敏感。如果通过交换隐私而获得便捷、效率、安全,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

这样的言论确实容易引起了不少人的误解与反对,但仔细想想,现实就是如此。在互联网中,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已经是息息相关,生活、工作,购物、出行都已离不开互联网。

打车软件记录你的行程,手机、地图定位你的位置,购物支付反应你的消费喜好与财务状况,社交记录你的生活与工作,等等。几乎所有的细节都被存于网络之中,只要有人想要了解,那这些隐私就不再视为隐私了。

这似乎有点杞人忧天,因为很多人都是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见怪不怪”的态度,殊不知,隐私泄露时刻发生着,而且就在身边。所以,在网络面前,还是要引起重视,尽量保护个人信息不被非法利用。

当然,技术的进步也在逐渐提升安全的级别,黑客与白客之间在不断较量,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甄别网络中的真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鉴于中信银行将个人流水打印盖章给私人公司,不仅泄露客户信息,也失去了建立起来的信任。在此事件中,如果不是因为池子的名人效应,这样的事件也不会被多少人知晓,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果发生此事,可能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在这个全民似乎没有隐私的时代,用户更需要对隐私问题重视起来,让更多人了解个人信息安全,从而强化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的观念,毕竟隐私泄露问题多数还是人祸,仅依靠技术还是无法完全消除这一隐患的,只有全民意识的提高,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信息、人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