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疫情大爆发,各行各业遭遇严重冲击。连续数月的疫情,对本就举步维艰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而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为此,从国有银行到股份制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各家均有公布普惠金融成绩单。

  以被称为“宇宙行”的工商银行和“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为例,2020年新发放普惠贷款利率均不超过5%。

  工商银行2020年年披露,截至报告期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7452.27亿元,比年初增加2737.06亿元,增长58.0%。客户数60.6万户,增加18.3万户。新发放普惠贷款平均利率4.13%,比上年下降39个基点。

  其中,个人经营性贷款5216.38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2.8%;不良贷款率1.3%,略低于全行平均不良贷款率1.58%。

  

  招商银行2020年年披露,报告期内,本公司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5625.16亿元,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53%,同比下降48个基点,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截至报告期末,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5000亿元,在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中普惠贷款规模排名前列。其中,小微贷款和垫款余额4757.28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9.46%;不良贷款率0.64%,低于全行平均不良贷款率1.07%。

  

  不难发现,无论从贷款余额占比还是不良率来说,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小微贷款业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此,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积极发展数字供应链融资,让优质金融服务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招商银行在2020年报中指出,展望2021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本公司将加大小微贷款和消费贷款投放力度。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0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惬意的贷款余额42.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而此前奥纬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小微金融市场需求总量约为90万亿元。

  由于小微企业存在抵押品不足、信用资质差、信息不对称、生命周期短等问题,如果单单依靠银行业金融机构,短时间内很难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的普惠金融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小微家庭融资需求调研报告》)显示,购买生产性资料是小微家庭的主要融资用途之一,负债在5万元以下的小微家庭占比最多,超六成的受访者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融资成本过高、额度低是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样的市场需求,度小满金融推出了“家和贷”产品,即当小微企业主提出贷款申请时,夫妻一方可邀请伴侣为自己助力,经审批后可获得更高的信贷额度和更低的利息,降低融资成本。不仅对于企业本身提供支持,也可以缓解小微家庭资金周转需求。

  在度小满金融推出“家和贷”产品之前,银保监会刚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推动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总量有效增长,质量、效率、效益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并着重强调了新增“首贷户“数量高于2020年、保持小微金融利率稳定等目标,金融机构需运用金融科技增强“能贷会贷”的服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想要做到“能贷会贷”一日一夕之功,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贷款需在申请便利、担保与否、额度大小,以及利率期限方面占据优势,而这些又需建立在金融科技的能力之上。在这一方面,头部金融科技平台优势明显。

  朱光在度小满金融三周年的演讲中提到,基于百度的搜索场景,每天都有大量的小微企业主搜索经营商机、原材料和合作伙伴,这背后蕴含着巨大的信贷融资需求。而基于过去三年的度小满的服务经验,平台发现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客户的融资需求、资金使用节奏、借款还款特点等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

  下一步,度小满将继续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聚焦小微客户,持续降低小微企业主的整体融资成本,为3000万小微企业主提供值得信赖的综合金融服务。截止到最新数据,度小满金融累计服务1000万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小微客户中,6成以上都是5人以下的小微企业。

  网商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表示,我们坚守“普惠金融、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发展定位,报告期末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和小微经营者客户3507万户。

  微众银行在2020年年度报告中表示,微众已经初步具备了全面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

  2020年,我们将信贷资源集中向小微企业倾斜,在“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支持他们应对复杂困难的经营环境。截至2020年末,累计触达企业188万家,为其中超过56万户提供信贷服务,管理贷款余额增长207%,在贷企业法人客 户数占服务业务覆盖地区小微企业总数的比重逾6%。

  虽然头部金融科技平台在服务小微企业路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从长远来看,想要充分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需要具备资金成本优势的商业银行与具备金融科技优势的互联网巨头合作,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精准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