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成为上半年国内彩电行业的主旋律。涨价对于彩电厂家而言本应不算利空,毕竟卖得贵了能够贴补一下本不丰厚的利润。但是,对于广大彩电厂家而言,这轮并非情愿的涨价中的苦楚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上游液晶面板价格飙升,彩电终端市场价格涨幅并未跟上面板涨幅,实际压低了企业利润。同时,彩电价格的上涨又让很多犹豫的消费者产生观望,让本来就萎缩的市场雪上加霜。这其实已经印证在近期各机构出炉的彩电行业半年报中——来自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国内彩电均价3332元,同比增长34.9%;累计销量1781万台,同比下降14.7%。奥维的报告特别提及,随着彩电价格涨幅一度接近50%,直接导致自今年3月份起彩电市场销量连续4个月出现11%至34%的大幅下滑。

对于这轮涨价的背后推手,彩电厂家颇为无奈。数据显示,全球液晶面板价格从去年上半年开涨,截至今年6月底已经连续上涨15个月上涨。迄今,55英寸及以下中小尺寸面板采购价均同比上涨90%以上,其中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上涨为50%至60%,小尺寸液晶面板涨幅甚至接近200%。55英寸、43英寸、32英寸重点尺寸面板分别同比上涨97.3%、98.6%和151.4%。而众所周知,面板在液晶电视机成本所占比重达到60%至70%。

不过在这轮彩电行业的整体困境中,我国具有自主技术的激光电视却显得从容了许多。根据中怡康的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激光电视的市场价格丝毫没有受到市场的影响继续稳中有降。而今年上半年激光电视的销售增速也继续保持高位,其中线下市场增幅高达45%。

在成本上涨、市场下滑的行业大势中,激光电视为何能独善其身?从成本结构看,激光电视正是得益于较液晶电视等其他绝大多数类型电视的差异优势——产品对屏幕的依赖度大大降低,尤其是突破了屏对于电视整机在成本、尺寸、发光原理上的限制,被行业认为开启了“无屏化”技术时代。应该说,“无屏化”对于彩电行业来说是个重要的理念突破——从最初的显像管电视开始,屏就是最重要的部件,到了液晶电视时代,屏在电视整机中的地位有增无减。长期以来,整个彩电产业都在围绕屏在竞争,尤其是几乎所有大型彩电企业都遭遇过像这次一样因为屏的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起伏,更有很多企业都遭遇过“断屏危机”。

对此,已经连续十多年稳居中国彩电第一的海信自然对屏的重要性更深有感触。或许也正是如此,14年前海信探索下一代显示技术时就大胆地向“屏”发起了挑战,开始探索“无屏化”。正是这一理念彻底突破了屏长期以来对电视成本、规格尺寸乃至产业安全的桎梏,让电视产业能够真正跳出“屏”的束缚,从而在显示效果这个最本质性能上持续突破。

摆脱了屏的束缚,激光电视还成功让彩电产业跨越式进入了大屏时代。根据中怡康的最新研判显示,激光电视将成为今年75英寸以上电视新品的发展重点。今年上半年,海信、三星、长虹共发布了30款75英寸以上的电视新品,其中17款都是激光电视。激光电视所引领的这股向大尺寸屏幕进发的趋势显然是传统液晶时代无法企及的。

​值得一提的是,激光电视的“无屏化”探索还成就了彩电业的另一项创新,那就是电视对视力的友好。从显像管电视直至液晶时代,看电视影响视力已成共识。看电视的乐趣与对视力的影响成为了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而激光电视成功解决了因显示屏主动发光对视力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影响,采用发射光进入人眼的模式,规避了直射光的危害。来自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的实验显示,相同条件下观看激光电视和液晶电视的144组对比测试数据显示,激光电视在睫状肌活跃度指标方面明显领先,甚至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很强的护眼特性。而这正是得益于激光电视的独特显示原理。

事实上,突破了对屏的束缚对于中国彩电的产业安全也至关重要。此前,屏的价格波动都直接影响到中国彩电企业的盈利状况,甚至还曾出现过有供应商利用“断供”卡中国企业脖子的现象。而以海信为首的中国企业凭借对激光电视全产业链技术的自主掌控,也使得激光显示正成为我国在显示领域唯一掌握核心技术的产业,激光电视也成为中国引领未来全球显示产业的重要机遇点。从这个角度看,“十四五”规划中把激光显示与第三代半导体共同列入科技部“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等重点专项清单也就并不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