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支撑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基础制造业大国。生产出了全球20%的终端消费品。
 
一切成就的取得都应该归功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背后是一个个背井离乡,进入沿海城市打工的农村人口。
 
然而,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问题将来会显得愈发突出,农民工这一给中国带来无限利好群体的规模正在开始缩小。
 
失去重要的支撑,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还能维持下去吗?
 


01
农民工群体拐点出现
 
前段时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中国新生儿人口连续四年下滑。
 
照这个趋势,中国人口拐点很快会出现。社科院此前预测,人口拐点最快2027年出现。
 
然而在人口拐点出现之前,农民工拐点率先出现了。
 
所谓农民工,就是户籍在农村的务工群体,这是中国务工群体的主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规模为上年的98.2%。
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比上年减少466万人,下降2.7%;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比上年减少51万人,下降0.4%。
 
农民群体数量下降,这是过去这30多年来的头一次。它的影响非常之大。
 
意味着中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基础制造业的成本会大大增加。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人口红利=廉价劳动力。
 
话虽有点糙,道理确是这么个道理。
 
其实,农民工的数量开始出现问题,时间要更早。
 
农民工人数的增长率在2010年达到最高点,增幅超过了5.5%。
 
而在此之前,中国农民工数量,每年出于递增趋势。
2010年成为转折点,从此一路下滑,基本没有反弹过,直到去年出现负增长。
 


02
中国经济的“最大功臣”
 
中国加入WTO以后,2003年到2008年短短5年的时间,农民工规模开始迅速膨胀到2.2亿。
 
中国就是这时起,正式把中国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到城市里去务工,去找工作。
这也是中国过去几十年国情最大的改变之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实属首次。

以前是在地里刨食,改开后随着沿海大量工厂的兴建,外资持续流入办厂,农民第一真正离开土地,去城市里打拼,赚钱养家糊口。

 
毫不客气的说,中国过去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成就,背后倚靠的便是这两三亿农民工在过去二三十年间辛苦劳动。他们才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真正功臣。
 
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靠的就是农民工,世界工厂地位也是农民工在工厂里无数个昼夜加班加出来的。
 


03
打工不易,生活太难
 
2010年是农民工工资最高的时候,当年平均收入增速东部地区达到20%左右,中部地区达到23%。然而在这之前的增速非常缓慢,不是那一阶段慢,是持续性的慢。
 
但是2009-2011年,农民工的工资进入快速通道。
 
为什么这两年飙升了?大家考虑过问题没有?
 
因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全球大规模注入主流动性引发通货膨胀之后,从2009年开始快速增长,但是真正加速度加到最快、最猛的2010-2011两年。

背后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富士康13跳”事件引发社会热议。
 
自那之后,富士康为了应对舆情,第一次大规模宣布把中国工厂里的工人工资加到2000左右。
 
之前都是1200,甚至就是1000底薪,富士康都直接加到两千,这才带动了中国全国性农民工的工资上涨。
 
可以说那两年薪水上调是以人命为代价换来的。
 
富士康的电子元件工厂从深圳迁到郑州之后,舆论事件平息了一波。
 
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农民工的收入就没有大幅增加过,月收入的增速是持续下滑,且整整下滑了超过十年。
 
只是,中国很少有人去关心,也没有人在意。
 
不止是农民工的工资,中国其他坐在写字楼办公的精致白领们的工资也是上升缓慢。
 
很多人大学生毕业到现在都是三四千块钱。很多人知乎一看啊,抖音上一看啊,好像到处都是上万几万的工资,那都是少部分人,加上不错的绩效考核业绩才有的工资。真正意义上的工资,大部分都在3500左右。
 
无论是东部、中部、西部都是一样,农民工增加的很少,甚至还不一定能要到工资。
 
从前工资都是年结,现在很多都是日结。因为怕老板不给钱,怕有套路。宁愿一天300块钱日结,也不愿意400块钱一天,最后年底结。
 
这是中国农民工非常悲惨的一面。
 
中国的工厂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词叫提桶跑路。

提桶跑路是一个网络用语,指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受不了工厂的劳动强度和管理人员的刁难,辞职(连工资都不要的那种)直接跑路,这个现象多发生于电子工厂。
 
在厂里生活一般要买个桶,平时洗衣服或者打水用。到要走的时候一般东西比较多,都要带走,一些零碎的东西可以装在桶里,提着桶一起带走。所以叫做提桶跑路。
 
电子厂生产需要,要求员工必须穿上厚重的工作服,流水线上每个操作间隔以秒为单位,枯燥且繁重。如此这样十四五块的时薪,需要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才能有点收入。大部分流水线都是站立操作,每天十几个小时站立也是一份考验。
 
有靓仔将工作上的痛点总结为——“火箭线,太空服,管理叼,吃猪食,站一天。”

然而,你想在里面安安稳稳拿工资,事实上已经不可能了。
 
现在电子厂很多都是黑厂,都是中介之间的套路。
 
你进厂之前,他为了招人给你承诺很多很多三个月、五个月给你多少钱。
 
真正等到你活干完了,快到第三个月的时候,他给你下个通知,说工厂这边决定把你调到其他省的厂子。比如从深圳调到郑州去,还不给你包吃包住,去了就是亏本,变相逼迫员工自己离职。
 
一旦离职,中介就告诉你,你的工资没了,因为你自己离职了。
 
同时用人单位这一块,正常情况下是合同工,入职之后全部签订合同。
 
现在大部分都是劳务派遣,进工厂是以劳务派遣工的身份进入,不是和工厂直接签约。
 
一旦不需要你,黑厂就和中介商量,给强行离职,用尽一切办法降低人工成本。
导致很多人提着个桶,从一个厂跑路到另一个厂,在不同工厂反复横跳,反复跑路。
 


04
世界工厂的危机
 
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就是靠农民工提供的廉价劳动力撑起来的。
 
但农民工的生存环境有很难得到改善。且不说收入多寡,能不能拿到收入都成了问题。
 
老是在坑人家,一次被坑人家学聪明了,不年结薪水,都开始日结。下次再碰到黑厂,连最起码的承诺都做不到,那一定会没人来干,大家都开始提桶跑路。
 
所以现在农民工是越来越少,各大工厂都连带着陷入用工荒。
 
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即将走到尽头。这就是中国目前最基本。也是最现实的问题。想用廉价劳动力,实际上中国已经不是那么廉价。
 
农民数量少了,他们的生活成本高了,薪水要求也会高。
 
现在很多四五十岁的农村中年人外出打工,就是为了挣钱回家给孩子娶媳妇结婚。
 
但是现在中国的彩礼偏偏都几十万、上百万。他们能愿意继续干下去吗?
 
并且,随着一线与强二线城市房价与房租高企,很多农民工被迫返乡。
 
过去五年,东部很多热点城市的房价与房租都实现了翻倍,农民工的工资增长远远跑输了房价与房租增速。
 
数据显示,2020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比上年增加110元,增长2.8%。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4549元,比上年增加122元,增长2.7%;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606元,比上年增加106元,增长3.0%。

但是,一季度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10658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9266元/平方米,上涨了15%。
 
房价背后还连带着房租上涨,农民工陆续回乡已成必然趋势。
 
同时,农民工的数量减少,也并不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实现转型,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为资金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产业。
 
就出口情况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仍是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出口利润也较低。
 
尽管近几年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有所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说明我国对“高、精、尖”技术产品的出口还缺乏一定的实力。
 
在尚未实现产业升级的情况下,农民工数量减少意味着衰退。这一点也与当前沿海许多工厂的用工荒情况相吻合。
 
不是不要人,而是招不到人。
 
长此以往,所谓的世界工厂就剩下一个空壳了。
 
从农民工的年情况来看,50岁以上年龄的比重越来越大,背后是这一群体的老龄化。41岁-50岁比例也是越来越大。这说明中国,占主力部分的农民工已经开始渐渐老去,同样也宣告中国的制造业靠廉价劳动力来驱动,要走到尽头了。不可能再有二十年了,未来经济是不可能再有二十年再来重复一遍过去的人口红利。
 
以后我们的道路,很有可能是会复刻美国,不得不走上产业空心化这一条道路。把附加值低的产业尽可能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的发展中国家去,国内保留研发、设计等。
 
现在,看国家的布局,是已经明确看到这一点,在逐步将东部产能转移到人力成本、地租成本更低的中西部。但具体效果,确实不大好说,可能只是延缓这一趋势,腾出政策时间来调整战略。
 
只是,对于产业转移这一块,上面是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毕竟每一次“走出去”之后,都伴随着大规模的资本外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