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喜欢吃辣条的小伙伴们有福气了,日前,全国首个辣条博物馆在湖南长沙开馆。很多爱吃辣条的游客过来参观,开馆首日接待人数就已超过6000人,话题甚至一度冲上了热搜,据了解,此次展览预计将会持续一个月。

辣条博物馆引发了一波“回忆杀”,网友们纷纷为记忆中的辣条打call,有网友评论说:万万没想到小时候几毛钱一包的辣条今天居然发展到了开博物馆的地步,牛!

小小的辣条蕴含着让人不容忽视的巨大能量,自诞生至今,从一开始的不被公众认可,到现在一点点撕掉“脏乱差”的标签,以五毛钱一包为起点,到如今行业年产值约600亿,它究竟做对了什么?又是如何从人们印象中的“垃圾食品”逆袭到如今“全民追捧”的地位呢?

借势东风,营销发力

几乎所有的品牌营销都爱蹭热点,但若想营销成功,需要蹭的是那些具有社交属性的热点,因为社交性决定了话题性和可裂变性。

说到辣条界的营销鬼才,卫龙辣条当属王者级别,它几乎已经快要成为辣条的代名词,其实最开始卫龙只是辣条行业中平平无奇的一个小品牌,但经过后来的一系列神操作,简直就是一步步打开知名度,将品牌推到了大众甚至是国际的面前。

卫龙走红的过程,可以说是一路借势、一路营销的过程,秉承着不玩到底不罢休的无厘头精神,在这个“得网络者得天下”时代,借助各种“推手”的作用,一步步唤醒并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基础,不仅从“小作坊”的标签中咸鱼翻身,甚至已经开始鱼跃龙门,迸发出强大的市场能量。

渠道为王,产品为本

营销渠道,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是沟通产品与顾客的桥梁,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是企业开拓和占领市场的关键。但是,虽说渠道是立身之本,可产品本身才是立命之本,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好渠道+好产品,才是站稳市场的根本基石。

1、产品升级——从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到全国统一生产标准:

辣条产业刚开始因为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曾一度不被公众认可,再加上一些不规范辣条小作坊频繁被曝出违规使用禁用添加剂,一时间负面评价无数,以此,合格化便成了辣条行业的迫切需求。

随后,在历经了几次大规模整改、生产标准也不断升级之后,2019年12月“国标“出台,从统一“辣条”类食品分类、加强原辅料和生产过程管控、倡导减盐减油减糖等六个方面对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要求。

辣条国标的出台,不仅意味着此前最具争议的辣条有了统一的国家生产与售卖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保证了辣条类食品产业,在安全健康营养卫生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

2、包装升级——外表升级换代,多样化营销实现品牌年轻化:

在产品升级和标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各大辣条品牌在外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以卫龙辣条为例,摆脱了过去透明包装“漏油”的廉价印象,用高品质的白色包装,和大胆有趣的设计与文案,提升了产品的时尚与卫生水平,不仅实现了品牌的年轻化,还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带货潮品。

在经过了数年间的规范生产之后,如今的辣条产品早已今非昔比,一改蓬头垢面的“乡巴佬”形象,无论在包装还是品质方面都有了巨幅的提升,一步步奠定了它在快消零食界的“扛把子”地位。

南湖南,北河南,小零食,大产值

辣条何时而起,从何而来,在成为网红之前,它经历了什么?

关于辣条的起源,一种广泛见于报道的说法是,1998年,洪水让湖南平江县的大豆减产,为了脱贫致富,几位具有创新精神的湖南平江人开始尝试用面粉代替豆类和面筋,将产品挤压熟化后与调味剂混合,发明了辣条。

2001年,辣条走出平江,走向全国,尤以河南为盛,在实现爆发式发展后,辣条产业迅速形成了“南湖南,北河南”的格局。有数据显示,2000年,仅河南省的辣条企业就曾一度达到4000家。

2015年,河南省的辣条产值已达300亿,而2015和2016年国产电影的票房(注意不包含进口电影的票房)分别为271亿和266亿。一袋只卖几毛钱的辣条,竟然超过了国产电影的票房一直作为佳话在业内流传。

如何扭转用户对于辣条的印象,

是当前重中之重!

曾经的辣条市场,因制作门槛低、利润高,小作坊们拔地而起,粗放化管理成为市场常态,再加上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产品品质参差不齐,辣条,便成了食品黑榜单中的常客。

所以,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固有印象中,辣条是垃圾食品的代表,甚至有江湖传言:辣条是卫生纸做的,是地沟油泡的,是生产员工脚踩的,众多良莠不齐的大小企业让消费者难以相信其安全性,不过,在今天,辣条早已经不再是曾经那个野蛮生长的产业了。

2019年,继央视3·15晚会曝光问题辣条后,辣条产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风暴,电商平台下架相关产品,多地部门查处涉事企业,部分省份在学校周边更是直接下达辣条“禁售令”。12月,市场监督总局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所有辣条企业立查立纠,立行立改。

“小吃江湖”似乎也逐渐从野路子迈向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监管风暴之后的辣条行业就此开始登堂入室,作为行业领军品牌卫龙更是进行了一场对生产车间的淘宝直播,高峰时期直播间观众数量达到了20万人,此外,还邀请摄影团队进入车间,当工作人员把干净卫生的照片上传至微博后,短短18个小时,该条微博就获得上100万+的阅读量。

但是,就算生产车间全面曝光,就算安全监管一再加强,似乎依旧很难扭转用户对于辣条脏乱差的刻板印象,如何让用户接受,如何扭转用户对辣条多年来的固有印象,可谓是任重道远,这就要求辣条企业们在营销与产品上“以食品质量为生命,以市场需求为核心”,以此求发展,立品牌,得销量,赢口碑。

结尾

以前,辣条被大众广泛定义为“三无、脏乱差”,而随着近几年的市场升级,辣条却已然成为零食爆款,传统的辣条生产企业纷纷转型的同时,新玩家也不断涌现,比如三只松鼠和盐津铺子等品牌也开始了对辣条市场的加码,辣条的生产标准从无到有,销量逐步增长,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时代在改变,消费者的饮食消费观念也在随之不断转变,“廉价”、“实惠”早已被“安全”、“健康”的消费观念完全取代,虽说辣条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自动化与标准化正日趋提高,但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必须立足时代趋势。

在此,我们也希望各大辣条企业能够居安思危,积极创新,立足品质,健康转型,以更放心、更安全、更年轻的形象面对消费者,找到味觉与健康这一平衡点的同时,也改变当今辣条市场“冰火两重天”的舆论环境。

作者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