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服务,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在“58同城宣布部分员工仅发城市最低保障工资,这算是变相裁员么?”的投票中,有1960人认为58同城此举就是变相裁员,占投票总数超75%。

图片来源:待岗协议截图

陷入舆论旋涡

这两天,在脉脉的职言区里,58同城是被讨论最多的对象。几位加V认证的58同城员工集体发声,称公司正在裁员,单方面强制员工停薪留职2个月,每个月只发基本工资的80%,即1760元。

有员工晒出了待岗协议,其中的甲方信息显示为“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是58同城公司的总称。

根据协议内容,因受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导致市场状况变化,对甲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致使甲方相应岗位停工停产,乙方岗位暂无工作安排。协议显示,该员工待岗期限到2020年4月30日为止,待岗期间甲方支付乙方待岗工资标准为1760元/月(薪酬标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

目前,该员工正在考虑仲裁。他认为,58作为一家一直盈利的大型企业,疫情早期应该推行一些更有责任感的举措。“虽然能够理解公司的困难,但这种做法基本上等同于变相裁员,还是不用n+1的那种。”

通常有类似传闻,大家首先会考虑的,是言论的真实性。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然而此次情况特殊,疫情之下,人人自危。加之还有博主爆料:58同城此次裁员比例为20%,降薪比例各部门不同,有些部门是只发放全部工资的60%,一周五天,两天去公司,三天在家办公,但其中两天要请事假(变相扣工资)。

一时间,舆论风向已经变成了一边倒的指责。

“请走”不算“裁员”

为此,有媒体专程向58同城公关部求证,得到的回复却是,“消息不实,目前公司的相关人员安排仍是正常的业务调整。”

这样的答复不禁让人想起2019年初,58同城的“打脸”闹剧。

去年的公司年会上,58同城CEO姚劲波曾公开表示今年不会裁员。然而几个月后,一封内部信却让公司上下都提心吊胆。

“将在年底前降级或者请走10%的副总裁,其他级别也类似。”

原来,在姚劲波的话术里,不裁员,不代表不淘汰人、不替换人,“请走”不算“裁员”,目的是用淘汰制度驱动员工、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一决定的对与错,58同城频频传出裁员消息,似乎正预示着,O2O服务,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受到疫情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神奇的网站”不再神奇

时间拉回到2019年8月22日,58同城发布2019年Q2财报,在财报增长的背后,58同城的招聘、房产业务持续引领市场。

2019年二季度,中国互联网招聘市场58同城招聘占有率达到37.6%。这彰显出58同城在该领域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58注册并且发布过招聘信息的企业,或多或少都接到过58同城的营销电话。值得注意的是,58招聘的服务对象以蓝领居多,例如餐馆服务员、厨师、快递员、外卖骑手、商场导购以及司机等。也就是说,劳动密集型企业、流水线型企业、对学历要求不高的用工企业,基本都会在58同城发布招聘需求。

本次疫情的爆发直接冲击了劳动力密集型或者消费密集型的行业,餐饮和商场首当其冲,这也间接导致了58主营业务受到打击。

不仅如此,自我居家隔离,减少人员接触等举措,也导致家政服务板块58到家、房产交易板块安居客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定位于本地社区及免费分类信息服务的58同城,其利润来源势必会因各种交易信息的急刹车而放慢步伐。

公开财报显示,近一年来,58同城的营收增速不断下滑,从2018年第四季度的30.6%,到2019年前三季度的22.5%、20.5%以及17.4%,增速已经跌至20%以下。

一方面是业务的缩减,一方面是固定的运营成本支出,这是58同城困难时期面临的两难选择。“停职留薪”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可以同时兼顾两者之间的矛盾,代价则是员工的收入大打折扣,以及公司背负舆论的压力甚至是骂名。

“激进自救”是对是错?

58同城是否裁员尚无定论,可以肯定的是,为了缩减运营成本,O2O行业降薪、裁员的公司绝对不止一家。

不久前,土巴兔创始人兼CEO王国彬向全体员工发布的内部信中称,“这场疫情,不仅给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造成了装修家居行业的市场寒冬。目前,我们还无法估计疫情对行业造成的损失,或许要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的结果去争取。”

所谓“最坏的打算”,是否合理合法,业内也有着不同的声音。

一些人理解公司“待岗降薪”的决定,在他们看来,“疫情期间,中小企业遍地哀嚎,只要不违反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少一些工资也是可以接受的”,“现在如果拿全额工资,几个月后恐怕就要等到经济性裁员了。”

当然,反对者也不在少数。

正常情况下,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公司辞退员工,并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第二种是员工自行辞职。

法律界人士认为,“停薪留职”正是企业为节省人力资源,裁撤公司员工,但又不想负担相关责任赔付员工赔偿金而采取的行动。一般利用各种理由及手段迫使员工主动离职,而不是自行解聘。

目前支持第二种声音的较多,尤其是背负房贷、车贷等压力的员工,企业的动作确实令他们的生活一下子陷入窘境。

这两天,无论是58同城的官微还是董事长姚劲波的个人微博,都有许多员工在反映类似情况。疫情之下,公司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本无可厚非,但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变相裁员、强制扣薪,未免既失了规则又失了声誉。而遭受损失的员工也应该充分理解公司的难处,双方积极协商解决方案,共克时艰。

综合自:钛媒体、蓝科技、陈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