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行业洗牌加速,增资与退场并存。

失去消费金融牌照后,滴滴旗下小贷公司近日完成了大幅增资,成为又一家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的小贷公司。

天眼查显示,12月5日,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西岸小贷”)注册资本从2.88亿美元增加至7.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增幅达63%。

西岸小贷成立于2017年8月,为滴滴(香港)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2020年出台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目前,注册资本50亿以上小贷公司已达12家。

此次增资不仅使滴滴小贷的杠杆资金增加,更意味着,滴滴或希望以对标消金公司的业务标准,开展全国性放贷业务。

12月25日,原“滴滴金融”公众号正式迁移至“滴滴数科”;运营主体也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滴滴金科(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目前,滴滴金融App中提供的《金融服务协议》显示,该平台金融服务由滴滴金科(北京)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滴滴金科”)提供,主要业务除贷款外,还覆盖保险、理财、支付等。

2015年,滴滴就开始布局其金融版图。2016年设立金融事业部,其自营信贷产品“滴水贷”于2018年4月上线。

2018年11月,西岸小贷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被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于2019年3月移出。

彼时,放贷业务“入行早,但业务体量小”是滴滴金融饱受诟病的因素之一。2020年媒体曾报道,滴滴消费信贷产品规模并不高,“滴水贷”在贷余额不到200亿元。

2020年12月,滴滴推出“先享后付”产品“滴滴月付”,后于2022年4月下线。

2021年3月,滴滴出行全资子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杭银消费金融第二大股东,持股33.34%,拿下消费金融牌照。

2023年5月,杭银消费金融发生股东变更。变更后,迪润科技和中国银泰退出,滴滴持有消金牌照仅两年时间。

目前,滴滴出行App的日活用户超1000万,滴滴也主要依托滴滴出行 App开展信贷业务。

在滴滴出行App中的【钱包-借钱】功能中,除了自营产品“滴水贷”,滴滴还将用户导流至其他平台,如甜橙金融、桔子数科旗下产品等。

如今,滴滴金融早已摆脱早期的“规模困境”。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滴滴金融的在贷规模为320亿元左右,金融业务员工数在3-400人之间。

来源:海右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