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亏本的投资是什么?

养猪!

2020年和2021年选择养猪致富的人无异于1949年加入国民党。

受益于高猪价,去年养殖户赚的盆满钵满,让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跟风“扩产扩繁”,甚至转行养猪。

然而,进入2021年,持续上涨的饲料价格和不断刷新底线的猪价让他们慌了神;不但赚不到钱,还得往里亏钱。


01

猪价跌回成本,养猪人亏惨了

5月18日,国内生猪价格跌破一斤10元的新低,在微博上引发热议。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主要工作便是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会上,专门审议并通过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但高层一系列的措施,并未能阻挡生猪价格跌势。

中国的生猪价格自3月以来持续下跌,前两年涨得有多猛,最近跌得就有多惨。近日,北方不少地区的猪肉更是跌至8元一斤,大批养殖户叫苦不迭,亏损严重。

从趋势上看,今年1月初,国内生猪价格还维持在37元/公斤左右的高位,仅5个月的时间便下降到约14元/公斤,跌幅竟高达62%!猪价遭遇膝盖斩!

《经济观察报》在前段时间曾专访过几位养猪户。河南三门峡的养猪专业户透露自己“今年大概亏了几万块钱”,这还多亏在约每斤11元左右时卖了一部分,“算出来每头猪大概赔800多元钱”。黑龙江齐齐哈尔养猪户则表示,“今年养猪真是亏大了”,买仔猪时每头1500多元,现在是卖一头猪就要赔600元至700元,多则上千元。

猪价下跌严重侵蚀了养猪户的利润,对于国内才恢复不久的猪肉产业冲击不可谓不大。

而猪肉价格持续探底的根本原因,在于猪肉产能的恢复速度远远超出市场短期承载力。

去年受到猪肉产量持续下降的影响,猪肉价格屡攀高位,生猪价格最高接近40元/公斤。

市场进入养猪红利期,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在中国“养猪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如此高的利润吸引了大量养殖户“扩产扩繁”,甚至有不少企业看准了猪肉市场的利润开始跨界投资养猪,光是房地产领域便有超过1000家企业投资养猪,其他的造车的、制造冰箱、电脑、网上开商店的企业也都投资来养猪。

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投入,在今年集中爆发出来。2021年1-3月,中国猪肉产量为1369万吨,达到2020全年的三分之一;对比去年一季度的数据,同比增长31.9%!

短期内巨大的猪肉供应量,自然把肉价拉到冰点。

要命的不止是猪价,养殖户正在遭遇价格和成本的“双杀”!

生猪养殖的成本大头,一是猪仔,二是饲料。

猪饲料中最主要的原料则是玉米和豆粕。但今年受到各种因素的催化,玉米和豆粕的价格直线上升。

全国玉米均价从年初2570-2580元/吨涨到3月初最高点2950元/吨,部分地区甚至突破3000元/吨,涨幅达到近400元/吨。

豆粕的趋势与玉米基本同步,也一直在3500-3600元/吨的高位运行。

受累于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饲料价格也一路涨,据华西证券研究所的数据,生猪饲料价格已经从去年5月的2.5元/公斤涨至3.5元/公斤附近,涨幅接近40%。

售价跌6成,饲料涨4成,养猪行业今年“惨冠全国”。

都说在中国投资就像赌博,搏一搏单车变摩托;不过要是去年才养猪,那就是西装变内裤。


02

猪周期,害死人

其实,这次的养殖户都是被历史周期律给收割了。

紧箍在猪肉养殖户头上的便是“猪周期”的魔咒。

所谓“猪周期”,是指一种体现在猪肉价格上的周期性经济现象。

其循环轨迹一般是:猪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猪周期”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普遍,甚至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爱吃猪肉,加上中国生猪养殖多以分散式养殖方式为主,以中小规模的养殖场主,特别是小微养殖场占绝大部分;散户养殖,天然存在生产成本高、专用性资产投入小的特点,导致他们对猪肉价格极为敏感。

当生猪价格进入上升通道时,散户将更多生产力投入到养猪中,新增生猪产能出栏时,市场供需格局进入宽松状态,生猪价格开始下跌。

同样,当生猪价格进入下跌通道时,生产力会逐步退出,生猪出栏量开始下降,市场供需格局进入偏紧状态,生猪价格开始上涨。

此过程周而复始,通常一个完整的周期为 3-4 年的时间。

近些年,中国走完了4次猪周期。

第一次,2003-2006年。2003和2004两年,受供给影响猪价高,导致生猪生产发展很快。进入2005年后,猪肉市场供给水平迅速上升导致持续两年的猪价大跌,养猪户不得不开始大量减少母猪。

第二次,2007年-2010年。猪蓝耳病的爆发导致生猪的大量死亡,产能下降连带猪价一路上涨,涨幅达到约212%。随着疫苗出现,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母猪存栏量开始恢复,猪价又进入下跌区间。

第三次,2011年-2015年。仔猪流行性腹泻的疫情,导致猪肉供给减少,猪价从最低点到最高点上涨107%。各路资本看准了利润,开始进入生猪养殖业,产能恢复后,猪肉价格开始下跌。

第四次,2018年至今。猪肉缺口带动猪价上涨,养殖户和资本方看到利润,大量扩充产能,导致这次猪价狂跌。

猪周期和经济学经常提到的“谷贱伤农”现象是一个道理。

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是因为市场供给充足,逐渐多于需求量,形成“买方市场”,货多不值钱。猪肉价格以及市场上所有商品都是如此。

供给不足,推高价格,人们看到利润,一窝蜂“携资入场”。参与的人多了,供给就过剩,最终结果便是大家一起亏钱。

几年前,政府超额补贴新能源汽车行业,大批企业一窝蜂地上项目,甚至不少互联网企业也来凑个热闹。当补贴退出的时候,很多企业“现出了原形”,甚至退了市。

目前,全球“缺芯”危机,再加上“卡脖子”问题,国内芯片上马,又出现了“一窝蜂”。

这些经济现象皆为同一个道理,是市场规律,也是资本的贪婪,更是人性的弱点。


03

廉价猪肉时代来了?

根据市场反应的情况,我们不难得出一个判断——此轮猪周期正式进入下行区间。

猪肉价格下跌已经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不少人看到猪肉跌了,结合猪周期的规律,便大声疾呼,廉价肉时期到了,大家以后敞开肚子吃!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此轮的猪肉下跌,很有可能跟以往不同,经历的周期不会太长。我的判断是在7-8月,猪价将形成稳定的底部空间,夏季过后便开始新一轮拉升,但具体拉升幅度不好把握。

一般而言,猪周期的价格低点位于成本线下20%左右区间内,依照当下数据,在连跌4个月后,猪肉价格仍未到达谷底水平,所以周期低点尚未到来。

2020年的10月份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存栏,连续13个月增长;生猪存栏连续9个月增长。

照此趋势,结合生猪产业的生产周期,今年二季度会是生猪出栏的高峰期。

并且,随着南北方地区气温升高,猪们陷入“光吃不长”的情况,但饲料成本依然高位,猪价还在快速跌,迫使养殖户不得不出栏。

所以,产能的释放会在夏季完成,也就是7-8月是高峰,猪肉的底部大概也会在这时形成。

随后,便有可能是猪肉价格的快速反弹。

首先,通胀预期依然存在。中国5月份CPI仅上涨1.3%,但反应上游通胀指标的PPI,同比增长9%。上游价格与下游出现严重背离,其原因有一部分便是猪肉降价,拉低CPI总体指数。

通胀压力不可能长期留置于上游企业,传导到消费端只是时间问题。带到消费端通胀形成,猪肉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其次,养殖的饲料成本没有明显下行趋势。在成本高、售价低的背景下,原本积极性高涨的养殖户大受打击,散户养殖本就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导致猪肉产业正在发生“踩踏事故”,从而冲击到第三季度后的猪肉供应。

此外,环保压力冲击猪肉供应。2019年开始的猪肉上涨,一小部分是因为非洲猪瘟,一大部分是因为“过度环保”。2018年开始,地方大力整治农村养猪环境,禁止用厨余剩饭喂猪,农村养殖户要申请许可证,要申请环保证,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养殖户,坚决拆除;导致2018年开始,在四川等养猪大省,甚至出现“无猪村”。

在近两年猪肉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猪舍”的查处才放缓。但猪肉产能恢复后,广东、山东、江西等地又开始掀起一波拆猪场的风潮。

6月4日的文件,土地出让金要收归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之后,地方财政可自由支配的额外收入,我数了一下,还剩交通罚款、消防罚款和环保罚款。可以预见,环保问题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作用于猪肉供应。

个人判断,猪肉还有一段时间的下跌,但敞开肚子吃肉的局面不会维持太久,现在跌下来,以后涨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