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下没有难睡的觉,成了巨头们争相抢夺的大生意。

“人生苦短”、“孤枕难眠”、“修道成仙”……一千个失眠患者能找出一千个失眠的理由,而这些理由背后无一不是对生活的自嘲以及对睡眠障碍的无奈。

失眠是个恶性循环,长期睡眠不足对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无需赘述,熬夜伤身的恐惧感,精神萎靡的焦虑感,失眠的苦恼让本就繁琐的工作压力倍增,以至于把人逼到崩溃的边缘。

年轻人的普遍困扰

“左脑就像被轧路机碾过一样,心脏狂跳,有个声音叫你去死……”

小M最长的一次失眠持续了三天三夜,事到如今,她已经习惯了每天的浅层睡眠以及随时会“失灵”的生物钟,失眠成了她的老朋友。

为与之抗衡,小M堪称是“无所不用其极”,她尝试过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助眠产品,香薰精油、助眠寝具……甚至从长远角度考虑,家里还常备

有护肝片与护心片,但结果都是徒劳无功。

“失眠的时候很容易乱花钱,只想着摆脱……”

乱花钱的不止小M一个,电商平台每季更新的靓丽财报,众多失眠患者都做出了贡献。

来自苏宁的数据显示,去年“双十一”期间,该平台保健品销量同比增长218%,其中助眠类同比增长789.5%。而在购买进口助眠产品的人群中,“00后”同比增长434%。

但凡有需求的地方,资本从不缺席。让天下没有难睡的觉,成了巨头们争相抢夺的大生意。

“全国38.2%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近3亿中国人受失眠困扰。”

不久前,一篇名为《中国人睡眠质量及科普报告》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其中提到睡眠状况与失眠人群的这一数据,让广大熬夜一族倍感安慰。

“看来我不是一个人。”有网友在评论区里留言说道。

失眠的困扰,正在波及各年龄段的人群。丁香医生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白皮书》显示,96%的受访者存在健康问题的困扰,其中睡眠问题位列第三。在70后、80后中,睡眠困扰名列第一,在70前名列第二,在90后中名列第四。

谁在为失眠买单?

比起父母一辈的养生食疗,年轻人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花钱。

在睡不着觉的漫漫长夜打开淘宝,把希望寄托在所能购买到的助眠类产品,或是可以改善睡眠环境的用品上面。阿里零售平台的数据显示,深夜的购物车里排名前五的商品为:安神补脑类保健品、枕头、足贴、健脾益肾、头部按摩机。

从眼罩到泡脚粉,从艾灸条到口服助眠类保健品,真真正正做到了从头到脚内外兼修。

有人把失眠分成了三大类:报复性熬夜、工作中的压力以及生活上的困境。

报复性熬夜是近几年才流行的热词,用来专指那些“白天过得不好或者过得不满足,想借夜晚时间找到补偿”的人,许多年轻人从中找到了共鸣。

按照个体心理学开创者阿德勒的说法:当人们因生理或心理问题感到受挫,便会不自觉用其他方式来弥补这种缺憾,缓解焦虑,减轻内心不安。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机制,通过熬夜弥补一天中的遗憾,对生活传达出无声的反抗或不满。

与之相对,工作中的压力也是造成睡眠问题年轻化的主因。

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虽然物质享受日益丰盛,但工作压力也日益沉重的“过劳时代”。无论是熬夜学习,还是深夜搬砖,都源于工作中的巨大压力,力图在工作中提高自我竞争力。

这种现象在一线城市中表现得最是明显,调查显示,北上广深睡眠问题用户占比达60%。相比之下,其他城市这一比例为52%,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日常睡眠时长均在全国整体平均线下。

在互联网支持的工作环境下,远程协同、在家办公变得可能,员工的工作、家庭与休息的界限被逐渐模糊,个体劳动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最终都被这个过劳的时代所裹挟。

生活中的压力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住房、教育、医疗等负担长期居高不下,物价上涨与工资上涨不成比例……慢性的社会压力会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并且滋生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

“保健品”真的有效?

当然了,如果你没办法改变周遭的环境,那么“对症用药”,也可以作为缓解症状的理想之选。

“失眠者,有虚有实,气血阴阳虚或实热内扰均可致之。”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对失眠之症就已经有所提及,而论起食疗进补,国内的饮料大厂则明显走在了前头。

图片来源:娃哈哈

去年11月29日,“娃哈哈妙眠”启动了新品战略内测,产品定位“帮助10亿国人睡个好觉”,会上宣称这是娃哈哈集团继AD钙奶、爽歪歪之后,销量有望突破100亿的新产品。以此同时,旺旺和蒙牛集团也是不甘落后。针对年轻人熬夜加班、失眠焦虑等问题,旺旺推出了“梦梦水”,京东售价13.5元一瓶,产品声称添加了茶叶茶氨酸、德国春黄菊花提取物、γ-氨基丁酸等成分,有助睡眠。蒙牛则上线了助眠牛奶“晚上好”,同样含有γ-氨基丁酸,主打以药食同源的概念,称能有效改善睡眠。

且不论效果如何,随着“内服疗法”的普及,保健食品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纳。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浴足剂、温灸配件增速最快,保健食品位列第三,褪黑素/松果体素、安神补脑类保健品分别位列第六和第八名。

让天下没有难睡的觉

看似热闹的保健用品还只是失眠经济里的一小块蛋糕,睡眠健康产业大抵分为四个领域,除保健用品之外,以家居家纺、医用器械、智能硬件为主的辅助工具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市场规模约占90%。

在睡眠用品中,各种冠以“智能”标签的产品大量涌现。它们普遍以监测睡眠数据为切入点,延展出各式各样的健康服务。

在日本,为了让上班族得到更好的休息,一家公司将面包车改装成卧室,开往需要休息的人身边。而在互联网思维之下,更加物美价廉的选择当属手机APP,它们会提供改善睡眠的声音内容,再通过广告或者会员变现。

图片来源:三星

睡眠相关的产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不你买不到。

2015年,三星投资了色列睡眠监测厂商“Earlysense”;2016年,诺基亚收购法国健康设备厂商“Withings”;2017年,苹果收购芬兰睡眠监测厂商“Beddit”;2018年,LG U+宣布与“Sleepace”合作打造智能卧室场景……不过也有消费者认为,穿戴设备并不能解决失眠问题,“直接看到自己的睡眠数据其实更加焦虑。”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硬件厂商收集用户的睡眠数据只是第一步,而这些大数据将对未来的智能家居、AI应用、移动健康等行业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果失眠始于科技,那就用科技终结它。”

毕竟,科技趋势变化再快,人们对睡眠舒适感上的追求是不会变的。

综合自:中国金融新闻网、爆款法则、NewMedia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