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上午9:30,浙江湖州。

距离市中心约54公里的泗安西湖科创园,正在举行一场揭牌仪式。

红绸揭开,“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党工委”映入眼帘。对湖州市来说,一个新的产业合作区正式启幕,一个新的希望开始种下。

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来说,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升起。

1

长三角,正在崛起一个新的增长极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长三角正在进行一场深度布局。

2021年11月10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周年之际,浙江省政府网站发布《浙江省政府关于同意设立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的批复》,同意设立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

这是长三角一体化迈出的重要一步。2020年6月,在湖州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相关部门就签订了《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上海白茅岭农场和江苏省宜兴市、溧阳市,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广德市、郎溪县等区域建立长三角产业合作区。

而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在,正是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的“先头部队”。有人可能感到疑惑,长三角一体化的先行军,为什么设在这里?

展开地图,我找到了答案。如果从上空俯瞰,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东至杭长高速公路,南至环南路,西至泗安水库、天子岗水库东侧,北至宣杭铁路,位于苏浙皖三省交汇处,刚好位于“接沪、融杭、连苏、通皖”的长三角地理中心。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之外,湖州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省政府的批复中明确提到要将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打造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样板区。

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禀赋的加持下,可以想象,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将与覆盖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东西遥相呼应,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又一个典范样本。

更关键的是,这不是一个“空中楼阁”式的样本,而是一个已经看得见摸得着的样本。

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前11个月,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共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其中5-50亿项目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总投资291.5亿元。

翻看规划,一张更大的蓝图还在这片土地上展开:

生态提质,将注重提升生态服务价值,加速推进低碳发展;

功能提级,力争新建一所应用型大学、一个跨国合作园区、一个产业集群实验室、一座综合性等级医院、一座商务贸易交流中心、一座文化艺术中心、一座综合性体育场馆;

交通提速,将构建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产业提效,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锁定绿色智造这一主攻方向,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生态创新经济等机会产业……

长三角的中心地带,正在崛起一个活力四射的新增长极。

2

长三角一体化的“湖州力量”

长三角一体化,暗合时代趋势。

这里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这里的经济总量约占全国1/4;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聚集在这里;46个开放口岸,这里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自然条件优越。

如果这个区域能连起来、拧成一股绳,对长三角、对全国,都意义非凡。在这样的背景下,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最高层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样一来,长三角一体化将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的空间布局。中国经济的几大增长极,将各自发力。

而通过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所在地湖州,我们能大概窥见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脉络。

在2020年4月底举行的“两会”上,湖州抛出了几个目标:

“锚定‘两山’理念样板地和模范生,建设成为长三角中心花园和绿色发展引领区”;“强化‘浙北再崛起’的雄心”;“成为长三角最黑的黑马、最热的热土、最绿的绿地”……

自从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湖州这座城市一直在用行动给予响应。

在承办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之后,“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招牌。在经济指标上,2021年前三季度湖州GDP增长了11.8%,增速居浙江省第二位。

在交通一体化上,沪苏湖铁路开工建设,湖州段推进速度居“两省一市”首位。沪苏湖铁路建成后,从湖州到上海,最快只需要20分钟。

在高质量发展上,湖州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产业链创新链,牵头成立G60科创走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设立运营湖州驻上海全球招商引才中心,成立长三角首个人才发展集团。

2019年以来,湖州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1500个,新引进大学生超30万人,引进共建浙大湖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17家,驻外飞地达14个。

除此之外,还有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麒麟计划”落地湖州,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湖州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区县试点全覆盖……

再加上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成立后,湖州链接整个长三角的速度和质量,都有了飞跃。

未来,湖州全域5820平方公里,都将借着一体化的东风,成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增长极。

3

走“绿色之路”的“黑马”

纵观浙江省,乃至整个长三角,湖州近几年的表现,确实担得起“黑马”之名。

数据显示,2015至2020年江浙沪25城地方财政收入变化中,湖州以75.95%的增幅位居榜首。

更难能可贵的是,湖州的发展,并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它们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按照国际惯例,生态宜居城市的开发强度上限为30%。但在2020年,湖州以18.3%的市域开发强度创造了近10万元的人均GDP。

拉长时间线来看,从2017年至2020年,湖州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分别下降16.4%和31.3%。

它们发展绿色旅游,仅2021上半年,湖州全市接待游客534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35亿元,接待游客恢复率列全省第2位,全口径住宿业营业额增幅列全省第1位。

走绿色路、打山水牌的鲁家村,用了10年时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8万元增至 5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7万元增至4.71万元。

它们还发展绿色制造。目前,湖州已形成“4210”现代产业体系,在绿色家居和现代纺织两大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重点攻克数字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生命健康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以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引进的创世纪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为例,作为国内数控机床品种最多、生产规模第一的行业龙头企业,创世纪落地湖州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18000万元。

2021半年度数据显示,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75.0亿元,增长25.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93.4亿元,增长30.8%;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240.8亿元,增长31.9%。

为鼓励大平台建设,湖州还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补贴200-1000万元,对各类技术创新中心项目奖励500-1000万元。

在宁湖杭生态科技创新廊道,曾经的“天下粮仓”湖州种下新一轮科技产业发展的种子——五座创新谷,名为“五谷丰登”计划。

从卖风景的绿色发展,到绿色制造、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湖州走出了一条绿色新路。

当然,能引得绿色制造的凤凰来,背后是湖州精心栽下的“梧桐树”。

2021年11月,浙江正轩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在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领到了首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从计划投资到领取施工许可证,中间只间隔了4个月时间,企业方代表都惊叹于这个效率。

而这,只是湖州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便捷服务的一个小小缩影。

在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办事不出区”“最多跑一次”是基本理念,打造“审批速度最快、项目服务最优、企业口碑最好、商务成本最低”的优质营商环境是目标。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汉纳材料,投产初期,这家高科技企业缺钱缺设备。但在湖州政府的帮助下,汉纳材料不仅得到了上千万贷款,还迅速解决了生产基地的问题。

这种雪中送炭、随叫随到的政府服务态度,被当地的企业家称为“店小二精神”。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像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我想,也许这才是“绿色之路”能走通的根本。

4

结语

江南腹心。

在历史中,这是人们对湖州的称谓。

四通八达的水系和星罗棋布的圩田,缔造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盛况。

但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在工业岩浆的喷涌中,湖州的脚步一度变慢了。“让太湖不再‘倾斜’”也一度成了湖州人的心结。

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下,湖州也曾走上粗放的发展之路,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恶化和无尽的副作用。

突围之路在哪里?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安吉余村调研,充分肯定了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是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终于找到了新时代的发展密码。十几年来,湖州一直在坚持这样一条路。

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生态市、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一个个称号背后,“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名片。

未来,这座城市还将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但这一次,湖州不仅要美,还要强。

这里将是区域交通枢纽,是新型贸易中心,是“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也是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

在绿水青山之间,这座城市将真正迈向长三角的“舞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