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李嘉诚可以做到连续13年成为中国首富,足以说明李嘉诚的经商能力。

进入21世纪,随着大陆房地产和互联网的兴起,李嘉诚也就被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人挤下了首富之位。因此有人开始质疑李嘉诚老了,已经不适应新时代。

可是在经历风云变幻之后,之前的很多首富都已经风光不再,而李嘉诚依然稳如泰山,集团净利润一点没少。

甚至一直有人在怀疑李嘉诚隐藏了很多财富,否则依然是中国首富。即使不是中国首富,财富依然多到超出想象,李嘉诚通过这么多年稳定的业绩表现证明了“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1

在英国半年狂赚200多亿

很多人表示李嘉诚是在最近这些年才开始投资海外市场的,而实际上,李嘉诚早在1991年就收购了位于英国萨福克郡的港口Port of Felixstow 75%的权益。1998年,李嘉诚又陆续收购了英国的Thamesport港口和Harwich港口。

只不过李嘉诚是在2008年之后开始加码对英国投资,最终才有了“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声音。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李嘉诚就开始有序推出大陆的房地产业务,卖卖卖成为了李嘉诚在大陆的主要动作。

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近些年来共套现了2000亿元以上,而他在英国的投资也超过了4000亿港元。

来参考几个李嘉诚在英国收购的百亿级大动作:

2005年,李嘉诚投入24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北方天然气公司 88% 的权益。

2010年,李嘉诚花费了91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电网,控制了英国25%的电力供应。

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9月,英国电价涨到了285英镑/兆瓦时,折合每度电0.285英镑(约合人民币2.5元)。这个价格是去年同期的7倍价格,创下了22年来的新高。

英国电价大涨,李嘉诚受益匪浅,完全属于闷声发大财。

2016年,李嘉诚斥资110亿英镑收购了英国国家电网天然气业务51%的股权。

以上只是李嘉诚在英国投资的大手笔的几个代表作而已,还有很多大手笔无法一一列举,不过相信大家已经认识到了李嘉诚的阔绰。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李嘉诚的投资喜好,你会发现他收购的都是跟英国老百姓日常关系紧密的领域,比如说:天然气、电力、自来水、火车、机场、零售、酿酒等。

有网友夸张地表示,李嘉诚已经买下了半个英国,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李嘉诚做不到。除了英国之外,李嘉诚是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领域也都是传统行业。

在李嘉诚海外疯狂并购的过程中,长和是市值最高的一家公司,主要业务收购也是海外获得。截至6月30日,长和的半年营收是1354.96亿元,净利润高达214.14亿元。

2

李嘉诚的投资逻辑值得学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的媒体对于李嘉诚的报道都是偏向于负面的,有的甚至把李嘉诚刻画成了一个只看重利润的投机主义者。

而实际上,李嘉诚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他并没有过多投资互联网这些虚拟经济,而是将主要资产围绕着生活必需品展开的,电力、自来水、天然气几乎所有人都需要。

除了投资领域较为关注百姓人常生活外,在投资地域上是全球分散投资,不将鸡蛋分散在一个篮子里。

他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疫情期间,李嘉诚斥巨资在英国投资的酒吧、餐饮企业损失惨重,半年就亏了19亿港元。按理说李嘉诚应该很紧张才对,可是他一点也不紧张,反而还有点想笑,为什么?

因为李嘉诚还有船运和港口业务,这些资产在疫情期间赚疯了,因为运费大涨,李嘉诚实现了躺赚。

李嘉诚通过自己的分散投资实现了风险对冲,每年都能稳定赚上几百亿元,这就是能力。

有些人可能会拿阿里巴巴、腾讯来作比较,因为这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屡创新高,每年可以赚上千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腾讯还是阿里巴巴,他们的很多业务具有创新性,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一旦有新技术出现,公司业务就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李嘉诚投资的业务则不一样,只要地球不爆炸,他都可以稳定赚钱,因为只要人活着就需要用电、天然气、自来水等产品。

长和集团2016年-2020年以来的净利润分别为419亿、436亿、465.8亿、477.8亿、374亿港元。

虽然业绩不如科技公司那样持续上涨,但是公司业绩稳得令人敬畏。李嘉诚的投资理论是一种哲学,需要一定的悟性才可以达到。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