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特朗普对着“5月就业人口上涨250万”的统计数据发了条twitter,兴奋地说那是UNBELIEVABLE的。我只能说英语真是挺好使,老美夸一个事情特别赞的口头禅就是“unbelievable”“incredible”的,但这次,特朗普的“不敢相信”还真不能信了。

经济学家们也不会信的,尽管不信要被打脸,打完了再揉揉说对不起打错了。因为非农业人口就业报告发布前,经济学家们的整体预测就业人口“减少800万”,大部分经济学家还预测5月美国失业率“接近20%”。

“愉见财经”在这里先伏笔一下20%是个什么概念——那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最高水平。

打脸华尔街预测的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5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50.9万人,失业率从4月的14.7%下降到13.3%。

哗哗哗,美股三大指数继续飚,道指涨3.15%,纳指涨2.06%,标普500指数涨2.62%。

哗哗哗,COMEX黄金最深跌超3.1%,COMEX白银最深跌超3.7%。

二、

天下统计局的做账能力都是挺好的,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BLS)的也不错。

参见美统计局的官方FAQ:

https://www.bls.gov/cps/employment-situation-covid19-faq-may-2020.pdf

原来,他们把“有工作”和“在上班”拆成了两个统计口径,然后把就业与否的简单问题具象化成了“有全职工作”、“有临时工作(非全职,一周工作时长少于35小时)”、“临时不上班(6个月内回到岗位)”、“临时失业”、“失业”。

这个统计口径其实就是巨大乌龙误差的起因。

因为在5月份的报告里,有540万非农人口,被列为“有工作”但暂时“没在上班”的了。这才加总出“5月就业人口上涨250万”的难以置信的好事发生。

据CNBC报道,统计局是把许多“furloughed”(类似于留职休假或留职停薪)的人都计入了“由于休假等其它原因缺勤”这一类别。只能说统计局心愿良好,其实大批人基本上等于失业了,但他们没有被计入在失业率内。

“愉见财经”想额外提一嘴的是,其实这个“有工作”但暂时“没在上班”的口径旧已有之,2016~2019年的五月平均值是55万人左右。

到了2020年五月,这个数据要蹿升到正常值的10倍——我只能说我们外人看了都知道数据太反常就是有问题,不晓得为什么统计局就这么直接公布了。(你们猜为啥嘿嘿嘿)

其实,美国还有其他学院派或民间机构做就业统计的,情况都没这么乐观。就最官方的劳工部劳工统计局一意孤行地发了这么牛哄哄的数据,特朗普立马twitter治国振奋人心了,股指很应景地继续反弹了。

海市蜃楼真美好。

三、

说回到前面伏笔的20%失业率,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的最高水平。

美国统计局挤水分了。因为如果把前文提到的“有工作”但暂时“没在上班”的人也归类到“失业”类别的话,修正后的5月失业率可能高达16.3%甚至更高。

同时,修正后的4月失业率可能接近20%。

统计局承认了这一严重误差,同时表示,他们正在调查为什么该错误在5月仍在持续发生,并将采取措施修正这一错误。

顺便,据美媒,统计局统计到的失业率里,可能是“失去工作但仍在积极找工作”的人群。但自2月以来,出于对经济前景极为悲观等原因,美国已有600万人放弃找工作。虽然直接叠加起来算并不科学,但如果把放弃找工作的人群也计入在失业数据之内,实际失业率有可能高达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