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神奇的城市。

1

“抢人大战”的赢家

抢人大战还在继续。

以2017年武汉放出“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的豪言为起点,这场大战在中国大地愈演愈烈。

过去几年里,中山、青岛、沈阳、南京、无锡、重庆、郑州等50多个城市持续加码新政,千万补贴、打折购房、落户零门槛等“强手段”轮番上阵,不惜血本拼速度、拼底线、拼福利,暗战一路打到了明面上。

就连一向傲娇的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都加入了这场大战。

究其原因,时至今日,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开始向人才红利过渡。这些城市都清楚,得年轻人就是得未来,得人才就是得长远。

有意思的是,当这些城市抢人正酣之时,有一座城市,却悄悄成了大赢家。

前几天,长沙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经济发展公报,里头提到了一个数据,全市常住总人口1042.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算下来——

去年长沙人口增长了18.13万。

这个数字啥概念呢?这个增长数据,不仅力压武汉、郑州、合肥、南昌等中部省会,甚至超过以“抢人”出名的网红城市杭州。凭借这个数据,长沙的人口增量在已公布数据的近20个万亿GDP城市中排名第一。

要知道,过去的一年,上海、北京、天津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作为一个中部城市,长沙终于迎来了扬眉吐气的时刻。

长沙的人口增长也有迹可循,拉长时间看,近5年来,长沙一共增长了226.59万常住人口,平均每年超过45万。

此外,长沙还是中部省会中首个官宣“人才总量”突破300万的城市,狂甩郑州、合肥,比肩武汉。

在抢人大战白热化的当下,长沙不止是赢了,简直是赢麻了。

2

“一座让炒房客绝望的城市”

人才的不断涌入,离不开长沙的引才政策。

就在去年,长沙刚发布了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能实现成果转化并推动产业发展的科学家及团队最高可获——

1亿元综合资助。

此外,35岁以下毕业两年内,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和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分别可获3万、2万和1.2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每年评选不超过100个青年创业项目、不超过20个青年创新项目,最高还给予20万元经费支持。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相比于这些支持,更令他们心动的,恐怕还是长沙的房价。

最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长沙房价均价为1.2万元/平米,在24个万亿城市中倒数第一。

这什么概念?时至今日,纵观全国房价,一线城市核心区基本上在十万+,次外围区也是五六万,杭州、南京、苏州等热门城市核心板块也飙上了5万大关。

同样是中部省会,合肥房价在1.7万左右,武汉1.6万,郑州1.2万,都高于长沙。在海南和浙江,甚至一些县城的房价,都是长沙的两三倍!

易居研究院公布的2019年房价收入比数据显示,长沙为6.4,是纳入统计的50座大中型城市中房价收入比唯一低于7的城市,排名倒数第一。

所谓的房价收入比,可以理解为一个普通人不吃不喝多少年可以在这个城市买一套房。也就是说,大多数长沙人如果不吃不喝攒钱,只需要6.4年就可以买房。而在深圳,这一数字是35年,其买房难度是长沙的5倍!

作为一个省会城市,长沙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0288元增长至2022年的58850元,翻了近一倍,排名内地第11位,其GDP也早已迈过万亿大关。但这样一座城市,为何房价如此之低?

这离不开当地强有力的调控。早在2016年“房住不炒”刚提出来的时候,长沙就响应中央政策,公布了“房7条”,限购、限售、限地价……力度极大。

更猛的是2018年,长沙直接把炒房客定性为阶级敌人。

2020年7月,甚至有人给市长写信,质问长沙作为中部第二大城市——

为什么房价一直这么低?房价为什么不能涨起来?

吐槽城市房价高的见多了,写信给市长吐槽城市房价低的,还真是第一次见。房地产调控标兵,让有些人实在难受。

也正因此,“只要肯奋斗,买房并不遥远”的长沙,成了炒房客们的绝望之地。

3

从“机械工程之都”到“智能制造之城”

房价这么低,长沙也曾面临一些质疑。

一个典型的说法是,长沙遏制房价上涨,将拖累经济发展。但就在不久前,全国24座万亿GDP城市经济年报里,长沙以4.5%的经济增速排在第一。

房价排名倒数第一,GDP增速却排名正数第一,长沙用杠杠的实力打脸了那些质疑。解气之外,人们也不禁感到好奇,长沙何以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答案是产业。很多人知道长沙有岳麓山和橘子洲头,有渔人码头的畅快和解放西一条街的绚丽,有热辣滚烫的口味虾和臭豆腐,但很少有人知道,长沙还是一座产业之城。

截至2022年5月底,长沙市场主体总量达143万户,在长沙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178家,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80家,数量在中部省会城市居首位。

长沙还是“世界机械工程之都”,资料显示,长沙工程机械集群产业规模约占中国的33%、全球的8.5%,产品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龙头企业,都在长沙重点布局。

世界最高泵送纪录、世界最长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上回转塔式起重机、世界最大旋挖钻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都在长沙诞生。

除了“国之重器”,长沙也在不断发力高端制造。

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榜单上,长沙的数量在全国省会城市里排第一。

长沙拥有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成功晋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之后,长沙成为全球第二个拥有五家以上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

长沙还是全国唯一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获得四块国家牌照的城市,如日中天的比亚迪逐渐扎根长沙,整车生产规模已经与深圳相当,高达60万辆。

你也许不知道,三一集团18号厂房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首个全数字化工厂、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湘江鲲鹏助力湖南构建全国唯一一个“两芯一生态”自主可控产业体系。

如今的长沙,不仅是“世界机械工程之都”,还是“智能制造之城”、“中国芯片设计第四城”、“移动互联网第五城”。

坚实的产业基础,是长沙作为全国“房价洼地”的底气。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长沙的狂飙和“强省会”战略密不可分。

2021年底,湖南省首次提出“强省会”战略,并给出了目标:到2026年,长沙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常住人口突破1200万人。

某种程度上,长沙的光环是集整个湖南省之力得来的。

时代的风已经来了,希望长沙再接再厉,乘风直上,不负6604万湖南人民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