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趣店校园贷投诉的帖子背后,都有一个年轻大学生支离破碎的青春。趣店与罗敏,在短短几年里,毫不留情地污染了上千万年轻大学生白纸一般的征信,进而玷污了他们的人生,给整个社会和诸多年轻生命造成无法修复的创伤。罗敏及其身后的嗜血资本则在数年放贷狂欢中斩获上百亿灰色利润。


疫情终结的第一个春天,刚刚打败新冠站起来的人们收获了两个黑色幽默:一个是《狂飙》里爱吃猪脚饭的高启强兴办幼儿园和养老院,大搞慈善;另一个是校园贷鼻祖趣店突然宣布“不再催收”。

扫黑剧《狂飙》中,高启强兴办幼儿园和养老院,无非处心积虑笼络人心,试图为自己的灰色发家史洗白;放校园贷起家的趣店宣布不再催收,所图为何?罗敏是要做救济年轻人的当代慈善家吗?

当然,在追问趣店及罗敏的动机之前,对趣店“不再催收”的说法,有必要打一个问号。毕竟,罗敏在这方面是有过“说一套、做一套”的公开记录的。

2017年,罗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放言,“凡是过期不还的,我们这里就是坏账,我们的坏账,一律不会催促他们来还钱。电,话都不会给他们打。你不还钱,就算了,当作福利送你了。就这样。”

罗敏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逾期不用还”。

不仅如此,罗敏还在文章下面悬赏百万,声称“任何发现我们名义和实际利率超过36%的人请直接联系我,我提供100万元资助费用给您!”

罗敏如此自信满满,以至于让不少人误以为他真的是现金贷行业的“白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可惜,有网友很快就在文章后留言扇耳光,“去趣店看了下借5000的名义利率36%,刚刚卡监管红线,实际利率42.6%。”

一同打脸的还有众多传统媒体。2016年6月,由中央政法委机关报《法治日报》主办的《法治周末》刊发文章称,“趣分期”惊人违约金超出法律规定上限标准,被质疑为将许多大学生拖入债务陷阱的高利贷。

该文引用一名大学生在趣分期的借款案例称,“借款6000元,一年多之后要还13354元”。《法治周末》记者发现,原因是趣店设置了惊人的逾期费和罚金。例如,在《趣分期服务协议》上,第6条“违约责任”有这样一句:“您若未能依本协议的约定按时支付相应款项,则须向甲方支付逾期违约金。逾期违约金的金额按您所有未偿还价款总金额的1%为日息进行征收(不到1日按1日计算)。”

按照这一计算方法,借款人违约一年后,仅逾期违约金就高达365%,为借款本金的3.65倍!而我国民间借贷相关监管法律明确规定,逾期费不得超过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上限标准,“总计费率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媒体2016年对趣店高息贷款的报道。

在2017年2月趣店披露的第一版招股书中,趣店提供了贷款费率的基本数据,例如,1000元借款7天最高收费30元人民币,费率为3%,折合年华费率156%;1000元借款3周收费80.4元,折合年化费率121%;1000元借款一个月收费50元,折合年化费率60%;1000元借款3个月收费87.9元,折合年化费率35.2%。

趣店的资金成本又是多少呢?根据招股书,2017年之前,趣店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两部分:P2P和金融机构,其中,P2P的平均资金成本介于年化10%-15%,期限一般在13个与-34个月之间;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平均年化成本介于5.5-6.4%,期限在1-2年。

如果趣店贴着36%的上限放贷,其利差空间介于21%-30%,堪称暴利!

需要指出的是,趣店2017年赴美上市是“带病上市”。趣店2017年10月的招股书显示,在2016年趣店发放的贷款中,高达59.5%的交易年化费率超过36%的法定民间借贷利率红线。趣店称,如果将这些贷款综合费率全部降至36%以内,则趣店2016年的收入将减少3.07亿元,占全面营收的21%。

这意味着,趣店仅2016年通过非法高利贷攫取的收入就高达3亿元,而这部分非法收入在上市时第一版招股书中并未披露,而是在后期修改版中才出现。这样一家非法放贷的企业如何在众多资本簇拥下走出国门上市的,令人深思。

趣店招股书称,为了遵守法律法规,趣店在2017年4月调整了所有信贷产品的定价,确保对所有信贷收取的年化费率不超过36%。

也就是说,2017年4月之前,趣店有很多贷款实际年化利率是超过36%的。简而言之,趣店从创立后就在校园贷和高利贷领域“裸奔”,直到上市前一刻才不得不走向所谓“合规”。

问题是,趣店36%以内的放贷利率就是合规的吗?根据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我国民间借贷有24%和36%两条利率红线,24%之内部分是司法保护区间,36%以上部分不受司法保护,是无效的,也是非法高利贷;24%-36%的部分为自然债务区间,当事人愿意支付的,法院不反对;但如果当事人提出诉讼,法院不会支持。即,如果被逾期借款人告上法庭,趣店和罗敏收取的超过24%的利率都无法得到法院的保护。

为了攫取高利润,趣店不惜火中取栗,一直坚持贴近36%的上限发放高息贷款。

2021年趣店年报披露称,“由于集团的部分机构资金合作伙伴被禁止以超过24%的年化费率收取费用,本集团与多家保险及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向相关借款人收取额外费用,使该等借款人的综合费率按年化计算仍在36%的限额内。倘监管机构发现该等安排违反法律及法规,本集团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趣店在年报中披露如何避开持牌机构24%的利率上限。

贪得无厌和公然挑战监管权威的,罗敏不是第一个,但罗敏应清楚,挑战监管底线的后果是什么,马云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只不过,马云的蚂蚁集团在贷款利率方面比罗敏克制很多,“花呗”和“借呗”虽然规模庞大,但综合费率平均15%左右,和银行信用卡水平接近,远低于趣店。

被趣店校园贷撕裂的青春

罗敏扬言“名义和实际利率未超过36%”是一个谎言,所谓的“不催收”更是一个笑话,这是一个放贷者对现行法律监管体系的肆意嘲弄。在3.15前夕,趣店放出所谓“不催收”的消息,更像是罗敏放出的烟雾弹,试图忽悠监管和大众。过往多年的放贷历史早已证明,罗敏的诚信系数基本为零。

2022年4月,趣店在年报中详细披露了其催收策略及催收成果。趣店称,2019年-2021年,趣店催收回款金额分别为1.97亿元、3.11亿元、2.45亿元,这里面包括逾期90天以上的本金及罚息。

在新浪“黑猫投诉”上,“趣分期”和“来分期”的投诉结果86764条,投诉量达31431件,投诉人多为在校大学生和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或面临结婚生子的年轻人。

每一个针对趣店校园贷投诉的帖子背后,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青春。

大量投诉帖子显示,趣店从未停止催收,只是将债务转交至第三方催收机构继续进行,很多昔日借款的大学生被趣店催收团队威胁后,为了不影响个人征信,履行还款或协商还款。不仅如此,很多年轻人称,他们发现,在被迫支付超过36%的贷款利息和逾期罚金后,他们在支付宝上的征信记录仍然显示为逾期状态,很多人为此无法贷款买房,甚至有年轻人因此感情破裂。

2017年曾在趣分期借钱的一名大学生在黑猫投诉发文称,2017年大二时在趣分期买了手机,2018年一个自称趣分期的催收团队联系他,要求还清所有未还款项目,否则就电,话轰炸其通讯录和告知家人。该学生出于个人安全担忧一次性支付了催收团队款项,但趣分期上的账目一直没有消除,而且到支付宝上关联的逾期账单也未消除,这导致其芝麻信用分降至最低,现在影响到其买房和买车。2019年,该学生联系支付宝客服,客服称,他们没办法解决,需要用户自己跟趣店联系。

还有借款人称,2018年在趣店来分期借款,前几年已经全部还清,但因为支付宝逾期一直不给消除,影响到其征信,甚至搅黄了她和男朋友的婚事。

这真是一个悲伤又令人心碎的故事。

罗敏在叫嚣着向大学生放贷无错的时候,是否曾想过,很多年轻人因为他被推进了黑暗的深渊,人生从此黯淡无光。

有借款人投诉称,他已将来分期的欠款偿还完毕,也拿到了结清证明,但支付宝里显示他仍然有逾期款项未还清。趣店的债务似乎成了“永远结不清的”永续债。

到底有多少曾经的大学生被趣店的沉重债务套牢?这个数据恐怕很难统计,但从铺天盖地的投诉看,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趣店招股书显示,截至2016年9月,趣店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2590万,其中700万人获得授信。截至2016年9月,趣店披露93.4%的用户年龄介于18-35岁之间,其中绝大多数是在校学生。2016年-2020年,趣店的存量贷款人分别为360万、580万、530万、610万、350万。

截至2018年末,趣店累计授信用户达3100万,累计活跃贷款用户1670万,累计放贷1839亿元。截至2020年末,趣店累计授信用户达3380万。

而2017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是2695.8万,可想而知,趣店和罗敏的现金贷帝国几乎将全国大学生一网打尽。

趣店校园贷肆虐之处,年轻人的白纸般的征信变成了一片狼藉。

趣店在校园贷市场上的肆意踩踏,是一场面向年轻人的“信贷屠杀”。

上千万风华正茂的学生受校园贷诱惑,陷入高息借贷陷阱,大量学生借新还旧,无法自拔,最后不仅征信被污染,还给毕业后的就业、婚姻及家庭生活带来了一连串恶果。

每一名年轻大学生,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他们也是这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用最暴力、毫无底线的金融镰刀去收割年轻学生,无异于彻堵死了这个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群体向上、向好发展的可能。

由此观之,趣店和罗敏,比《狂飙》中放高利贷套路种子商人的“刀哥”性质更为恶劣。

2015年,在《非你莫属》求职节目上,求职者向炜就质问罗敏,“您对一群还在使用父母给的生活费的学生,通过放贷的方式促进他们去攀比、去消费,我看不到您项目的社会价值。” 对此,罗敏则狡辩称,他做的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依靠灰色“校园贷”业务,罗敏迅速完成了庞大的财富积累。

2017年10月,趣店集团登陆纽交所,总市值达到113亿美元,34岁的罗敏也以125亿元身家登上《胡润80后富豪榜》,完成了人生逆袭。

趣店2015年净利润为-2.33亿元,2016年开始盈利5.77亿元,从2017年开始,趣店净利润一路狂飙,2017年-2021年,趣店净利润分别为21.64亿元、24.91亿元、32.64亿元、9.59亿元、5.89亿元,2016年-2021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0.44亿元。

趣店背后的股东包括蚂蚁金服、昆仑万维、蓝驰创投、源码资本等。 其中,趣店集团上市前,创始人、CEO罗敏持股21.6%,蚂蚁金服子公司API(Hong Kong)Investment Limited持股12.8%,A股上市公司昆仑万维子公司Kunlun Group Limited持股19.7%,凤凰祥瑞和国盛金控合计持股19.7%,源码资本持股16.1%,蓝驰创投持股7.2%。

趣店上市那天,昆仑万维周亚辉、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天宇、凤凰祥瑞GP吴世春悉数到场,庆祝趣店创造的财富神话。

作为主要股东之一的昆仑万维,通过趣店上市时超额配售的两次转让,就获得3.45 亿元人民币,此后昆仑万维仍持有趣店IPO后16.86%的股权。有报道称,昆仑万维投资趣店,两年获得超过120亿的回报。

趣店上市后,凤凰祥瑞GP吴世春在朋友圈表示,这次投资为凤凰祥瑞LP股东带来150亿的回报,超过1000倍,是“史诗级的回报记录”。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和朱天宇等纷纷高调宣称在趣店这个项目中获得1000倍回报。

2019年4 月 12 日,趣店宣布与昆仑集团签署股票购买协议,趣店回购昆仑集团持有的全部1817万股公司A类普通股,合计金额达1.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7亿元)。在此之前,周亚辉已经多次公开减持趣店股份。周亚辉合计套现20多亿元,与当初投资趣店投入7000万美元相比,回报惊人。

同一年,持有趣店接近13%股份、位居第二大股东的蚂蚁金服也清空了所有股份,彻底退出。

虽然被众多资本抛弃,但罗敏靠着上市融资和放贷业务在账上拥有“上百亿现金”。截至2022年,趣店累计回购金额达6亿美元,这里面,很多回报了当初支持他创业的投资人。截至2022年末,趣店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为35亿元,受限制现金为70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