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新赛道海尔美团或成两大巨头
【蓝科技观察】预制菜之争,本质上是生态链的争夺战。是美食、平台、产品与用户的重构与再造,是基于物联网衍生的新业态。
为什么十几年前很少有人提到预制菜,而现在很多企业把预制菜当成新赛道?
当消费者达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愿意减少在家烹饪的时间,通过半成品食物来烹饪有营养价值的美食。这也是消费升级、品质生活加持下预制菜进入规模扩张的基础条件。
预制菜这条赛道目前涌入很多玩家,但综合分析,海尔食联网以及美团优势明显,或有望成为行业龙头。
为什么是这两家企业?
第一,海尔食联网构建行业最大食联生态,,这是真正的大数据共享主义。
海尔的优势在于第一个搭建食联网平台,通过各方生态资源,真正实现帮助商户与用户的对接,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商户与用户的价值最大化。基于海尔食联网平台,完成从生产终端到销售终端的全链业务。
海尔进入预制食品业有三个优势:
海尔连续多年全球冰箱销量第一,更懂用户对美食的选择。海尔冰箱连续多年全球销量第一,更了解用户对食物保鲜、食用以及存储偏好。海尔打造的全球第一个场景生态品牌三翼鸟,对于智慧厨房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用户洞察,这是发力预制菜的必备条件。
跨界打造生态链满足了用户需求。
海尔食联网这种新型业态模式整合了健康、食品、生鲜、烹饪、家装、物流等12大行业,超千家资源方达成合作。
对用户,海尔食联网真正实现“一键烹饪”,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将用户从厨房里、灶台边解放,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
从需求端看,在海尔食联网平台需求随时可以提出来。例如,用户只需一键下单,剁椒鱼头、脆皮乳鸽等美味的预制菜就可配送到家,只需一键烹饪就能享用美味。可以说,增长的不仅是预制菜品的数量,更是挖掘的用户需求。
供应链价值放大满足了商户需求。
对商户,依托海尔智家体验云平台,海尔食联网开创出新的商业模式,与生态方共建生态、共创共赢,实现生态品牌引领。
从目前预制菜发展来看,区域性的预制菜已有很多,但全国性预制食品寡头还未形成。其核心点必须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
海尔食联网的建立,打通了预制食品在用户需求和供应链的痛点,提供了很好的接入口。
从供应链看,预制菜需要依靠强大的供应链以及冷链体系,受此影响,区域性的预制菜只能选择在部分店铺进行销售,这无疑增加了销售成本和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目前预制菜参与者众多,但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以上企业较少。比如,做小酥肉、梅菜扣肉、佛跳墙等美食,但这些企业还不具备全国推广的渠道建设能力。海尔食联网平台提供的全流程服务,能够一站式解决厂家痛点问题。
据相关数据显示,已有12大行业千余家生态资源方入驻海尔食联网平台,实现了从产品养殖、加工、包装、运输,到最终制作的全流程覆盖,打通了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生态。
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海尔食联网有超过12万道年夜饭菜品呈现在用户餐桌上,而到了2022年春节,这一数据已攀升至了20万道。
第二,美团手握餐饮企业和用户资源,在预制菜行业有潜在的优势。
美团有餐饮业终端商户优势。作为最大的外卖平台,他们更了解用户的偏好。一直以来,餐饮企业是预制菜行业的主力军,其核心模式在于,餐饮企业与食品工厂合作研发产品,然后借助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快速推向市场。
首先,美团作为外卖行业领头羊,吸引了众多餐饮企业聚集。通常情况下,生产预制菜的企业主要是两种销售渠道,一种是B端,包括餐饮企业和大企业内部餐厅食堂;另一种是通过卖场直接向用户销售。美团旗下拥有众多餐饮合作伙伴,一旦美团打通预制食品的生态链,则有望借助现有渠道迅速辐射。
比如美团买菜的“象大厨”X“必吃榜”专区,就给出了很好的范本。
该专区由美团买菜自营品牌“象大厨”联合大众点评“必吃榜”共同推出,将聚合必吃榜、老字号等餐饮品牌,为用户提供佳节亲友共享美食。除此之外,美团买菜还联合外卖平台合作商家,一起深耕预制菜品的研发。其中,快手菜、轻糖烘焙、秘制卤味等系列都已成为众多一线城市消费者的日常购买产品。
同时,美团买菜联手平台旗下合作的优质餐饮企业,比如眉州东坡、陶陶居、广州酒家等餐厅品牌出品的联合预制菜。据悉,新雅、三珍斋、西区老大房、聚春园等中华老字号也将与美团买菜象大厨合作,开启预制菜中的“新国潮”。
其次,美团深耕外卖市场多年,更了解用户的偏好。预制菜火起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菜系口味能更好的迎合消费者,而菜系推陈出新,是需要用户口碑的数据进行反馈。
这意味着,如果美团后期全面发力预制食品,可以将平台长久积累的用户偏好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无论是对其合作的餐饮企业,还是自主研发菜品,将会大大提高研发效率。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每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20%。至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将达到5156亿元。
除海尔、美团以外,目前金龙鱼、三全食品、安井食品等多家上市公司已经切入预制菜市场。由此可见,伴随着消费升级,预制食品作为速食消费的细分赛道将会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 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最近更新
-
智能投影大跃进? 不,从农村到城市都有放量空间!
科技 · 07-20 10:00
-
家电行业不能太悲观 从618看未来的两种趋势
科技 · 07-06 02:15
-
四年后回看董明珠的霸气言论 格力美的谁更胜一筹?
股票 · 07-04 04:58
-
突发!暴跌45%的商汤科技到底估值几何?
科技 · 07-02 10:59
- 分享一只低位芯片股!核心产品唯一自主研发,高成长+高盈利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能否国产替代?
- 33议重组标的:还剩8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核心补涨品种,抓住这一关键机会!
- A股企稳回升,半导体成新主线,值得投资吗?
- 巴菲特也扛不住!二季度亏损2933亿,还要继续加仓石油吗?
- 周五大盘长阳反攻,下周可以加仓了吗?
- 拜登将签芯片法案,狂砸5800亿,影响多大?万亿市场躁动!
- 大盘量化分析8月5日
- 半导体方向,出现一个新技术!
- 30议重组标的:还剩12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29议重组标的:还剩13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31议重组标的:还剩11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军工产业具备什么样的价值驱动?各级链条关系潜在价值分析
- 32议重组标的:还剩10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分享一只低位芯片股!核心产品唯一自主研发,高成长+高盈利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能否国产替代?
- 33议重组标的:还剩8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核心补涨品种,抓住这一关键机会!
- 国防军工掀涨停潮!行业ETF大涨超4%!半导体龙头集体反弹,国产替代逻辑再强化?
- 高端合金龙头!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中报业绩加速增长
- 十八议重组标的:最多还剩20天,抓紧时间上车!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核心品种,技术面修复!一触即发机会来了!
- 二十议重组标的:还剩18天(也有可能提前)今天异动了,抓紧时间上车!
- 23议重组标的:还剩15天(也有可能提前),订阅即可跟上!
- 22议重组标的:还剩16天(也有可能提前),订阅即可跟上!
- 21议重组标的:还剩17天(也有可能提前)连续两天异动,订阅即可跟上!
- 十九议重组标的:还剩19天(也有可能提前),抓紧时间上车!
- 新能源+智能制造上游关键器件,景气度提升,股价频频异动
- 美联储7月什么时候加息 2022美联储加息时间表一览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358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59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4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财联社午报】两市超3000只个股上涨,汽车产业链、机器人迎集体反弹,半导体板块冲高回落
-
博纳影业本周申购 “爆款”专业户开启A股新征程
-
SiC时代加速到来 衬底稳定量产成核心诉求 企业坦言:价格两年内难下跌
-
深入布局智慧家电 亚马逊以17 亿美元收购iRobot
-
折戟中国背后,中国的Salesforce在哪里?
-
中邮消金拟ABS再融资50亿,月均放款20亿,过往M1+违约率最高18%
-
清科创业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LPGP共话变化与进化
-
君乐宝,逃离三鹿的阴影了?
-
拜登将签芯片法案,狂砸5800亿,影响多大?万亿市场躁动!
-
激光雷达战场越来越激烈了
-
共享单车行业数据分析:46.9%中国网民看好共享单车行业发展前景
-
农产品行业数据分析:52.74%网民在线上渠道购买农货原因是商品选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