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辞财经发布,上交所官网公告称,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定于2021年7月15日上午9时召开2021年第47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之杰”)的首发事项。华之杰也是科创板本周唯一上会企业。

申报资料显示,华之杰定位于智能控制行业,是一家致力于为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产品 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的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动工具 的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及精密结构件等,以及消费电子的精密结构 件、开关等。

一.行业定位是否准确 合规

招股书显示,华之杰是一家向电动工具、消费电子等领域产品提供智能、安全、精密的关键功能零部件的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动工具的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无刷电机及精密结构件等,以及消费电子的精密结构件、开关等。但是国家行业标准并没有对“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进行权威定义。现阶段公司通过苏州市吴中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及全国电器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器具开关分会开具的文件,证明公司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等属于“智能关键通用零部件”。并不是认定“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

小编在针对招股书中同类公司对比中也产生的较大的疑虑,如2020年3月登陆创业板的贝仕达克,贝仕达克的主营产品也包括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产品收入占比超过70%。同时,华之杰与贝仕达克的智能控制器产品都主要应用于电动工具领域,双方还有着相同的第一大客户TTI。华之杰和贝仕达克并没有归为相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招股书显示,华之杰认为自己主营业务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C 制造业”大类下“C34通用设备制造业”。而同样以智能控制器为第一大主营产品的贝仕达克认为自己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规定的“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C34和C39属于2个不同的细分品类,具体业务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但是为何产品相似或相同、应用领域相同、大客户相同的华之杰和贝仕达克,会将自己定位不同的行业分类呢?2家企业究竟谁的分类更加精确呢?

假设华之杰也将自己定位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公司不能被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2.1.5 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因为“2.1.5 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对应的国民经济分类是C34。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C39”的重点产品和服务目录中,又不见华之杰智能开关、智能控制器产品。

公司现阶段对自身的行业的定位出处来源是否合规?是否遵从了行业分类的标准?

二、研发费用与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数值差异过大

招股书显示,华之杰2017-2019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077.84 万元、2984.22 万元、2951.68 万元,合计8013.74万元,超过上交所规定的“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6000万元”的标准。

2017 年至 2019 年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金额分别为1174.67 万元、2258.20万元和2674.08 万元,合计金额为 6106.95 万元,刚达到科创板的标准。

请问造成数值差异过大的原因是什么?归集的口径有哪些区别?

三、供应商公司成谜

招股书显示2018年第五大供应航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宏伟电子厂,主要采购内容为线束类,采购金额为823.37万元,占比2.70%。但是小编通过企查查发现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宏伟电子厂成立时间为2011年10月21日。参保人数与员工人数都为0。一家成立于2011年公司却在2018年与公司有着数百万的贸易往来,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四、公积金缴纳不达标

招股书显示,2017年公司员工716人,公积金缴纳人数170,占比23.74%。2018年公司人数703人,缴纳人数167人,占比23.76%。2019年675人,缴纳人数623人,占比92.30%。2020年709人,缴纳人数668。从数据上看在2019-2020年公司的缴纳人数与缴纳比例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是否与公司启动上市计划相关呢?2019年之前公司为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缴纳公积金后期将采取什么样的补充措施?

针对以上案件公司的内控管理与施工规范的监督是否存在重大问题?事情发生后公司处理问题方式是否过于冷漠?

严正声明:

以上内容为《言辞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暂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