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忘

编辑:米兹

风品:无欢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资本市场,永远不缺故事,最近主角应属“保密”中药股。

先是片仔癀“一粒难求”,随后云南白药涨停,接着广誉远一飞冲天。

自6月15日以来,广誉远股价14个交易日内涨幅高达104.42%,最高触及45元/股,接近历史最高。风头甚至超过了片仔癀

不过,进入7月,广誉远股价开始回归冷静、跌多涨少。截止7月13日收盘价36.38元,相比高点降幅近20%。

资本呼啸、冷暖之间,仅是一阵风吗?

01

股价大涨背后

还是先回到原点。

大涨逻辑很清晰,近期扶持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中药概念股全线大涨;另一方面,国资入股也给广誉远带来质变遐想。

6月8日晚间,广誉远公告称,控股股东东盛集团将其质押给晋创投资的上市公司3150.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40%)过户抵偿给晋创投资,用于清偿其欠付晋创投资的相应债务。公司控股股东将由东盛集团变更为晋创投资,实控人由郭家学变更为山西省国资委。

消息一出,广誉远股价便按耐不住了。资本热度甚至也传导到了产品端。一些舆论博主一边表示看好广誉远股票,一边推荐广誉远产品效果好,市场已供不应求。

以微博认证为“职业投资人”的用户@zangyn 为例,其多次发微称,广誉远产品销量暴增,总部物流货运体系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卖爆掉了,真的是爆掉了。”

咋看广誉远,似乎已是“下一个片仔癀”。

不过,剧烈股价波动还是引起了上交所注意,7月2日广誉远收到监管函。

另一厢,大涨之际,原控股股东也在减持。

7月2日晚,广誉远公告称,因控股股东东盛集团信托计划存续期届满,自2021年6月17日至7月1日,信托计划委托人减持1.66%股份;东盛集团持股降至3.34%。

7月5日晚,广誉远再发公告,控股股东东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拟以集中竞价方式,3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1%股份。

6月18日,东盛集团及信托计划委托人宁波市鄞州兵旅鼎甲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通知,因信托计划存续期届满,自2021年6月10日起,委托人已减持422.18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0.86%。

拉长维度,实际上东盛集团从去年就开始大手笔减持。2020年5月起,经过十余次减持,其持股量已于2020年一季度末的7286.47万股降至今年7月2日的1643.74万股。

减持原因,多与集团资金紧张、股票质押被动减持有关。2021年第一季度报中,东盛集团质押比高达96.94%。

这也是国资入局的重要原因。山西国资方面曾直言,本次权益变动的目的是,一方面为维护国资权益,解决信息披露义务人与东盛集团之间的诉讼纠纷,另一方面为有利于推动山西省中医药产业升级,培育山西省中医药高端品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增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字斟句酌,突破困境、做大做强之心满满。这是上述股价热度的逻辑所在。

7 月 12 日晚,广誉远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收到晋中市太谷区财政局拨付的山西省技术改造项目专项资金 200万元。

02

百年药企坎坷路 营利三连降

应收账款超15亿

的确,广誉远是配得上这份期许的。

作为中华老字号,广誉远480年的品牌历史称得上积淀厚重。旗下核心产品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的制作技艺,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前两者更拥有国家秘密技术。

遗憾的是,广誉远近些年的发展不算顺遂、甚至可称坎坷。

上世纪90年代末,广誉远一度成为濒临破产的小中药厂。

2003年,迎来白衣骑士——“资本狂人”郭家学。旗下东盛集团以0元收购已资不抵债的山西广誉远,重组后晋中市国资委以土地入股,占5%股权,东盛集团获得95%股权。

2006年,东盛集团48亿元债务爆雷。2007年,因无法偿还东盛科技资金,东盛集团将山西广誉远95%股权作价6.49亿元抵债。

一番腾挪,2016年东盛科技最终拿下山西广誉远96.03%股份,后者成为其主要营收来源,最终更名为广誉远。不幸的是,此时广誉远已沦为三四线药企,市值远落后于片仔癀云南白药

聚焦当下,郭家学转身离去、东盛解困,但广誉远的困局突破刚刚开始。

2018-2020年,广誉远分别实现营收16.19亿元、12.17亿元、11.09亿元,归母净利润3.74亿元、1.3亿元、0.32亿元,均呈连续下滑态势。

2021年一季度,广誉远营收1.9亿元,同比下降15.51%;净利517万元,同比下降81.25%;扣非净利104.79万元,同比下降96.3%,经营状况还在恶化。

除了咄咄跌势,下降时点也值玩味。

2016年,山西广誉远少数股权注入上市公司时,东盛集团曾承诺,山西广誉远2016―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3亿元、2.35亿元、4.33亿元。

实操上,均完成了承诺,但承诺期一过,业绩就开始变脸,由此曾引来交易所关注。

细分产品,两大主力产品定坤丹、龟龄集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2020年传统中药业务营收7.62亿元,同比下降19.76%;定坤丹、龟龄集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1.54%和38.79%。龟龄集销量1706.8万粒,较2018年的3845.23万粒降幅超一半。由此导致广誉远整体毛利率下降7.29%。

好消息是,2020年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系列产品营收达4.7亿元,同比增长154.65%。

可惜的是,两款产品业绩贡献度较低,没能拉高公司整体业绩。

广誉远年报坦言,2019年是公司经历了前三年跨越式发展后找问题、补不足、打基础的关键一年。当年,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再加上国家医保控费、处方药监管等行业政策影响,导致公司产品销售未达预期。2020年,在受新冠疫情和政策、经济环境等内外部因素综合影响,产品销售也未达预期。

所言不虚。2019年医改进入深水区。带量采购、一致性评价、两票制、医保改变大面积推行,医药业由规模追逐转入质量深耕。医药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双双放缓,销售收入较上年仅增长7.4%,利润总额增长5.9%。

身处其中,广誉远压力自知。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虽然广誉远旗下产品并没参与集采招标,但受医保控费、医药商业流通改革影响,其毛利率承担不小压力。

更深层看,则暴露出广誉远产品议价力、市场影响力、用户粘性急需提升。

客观而言,为提振市场,广誉远也进行了诸多努力:

2019-2020年,广誉远销售费用分别为5.41亿元和5.84亿元,占同期营收的44.45%、52.66%;同期研发费仅0.63亿元、0.43亿元。

销售费如此大手笔,营收依然下滑、主力产品依然销量下降,可见经营之颓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20年营收11.09亿,而应收账款就高达15.59亿。追其原因,广誉远绝大部分的销售,依赖于经销商。

两者利益可说深度捆绑,2015年广誉远做过一次增发,融资6.2亿元。其中广誉远安宫清心资管计划认购了将近一半。该计划中不乏其经销商,如山西广誉远国药堂药店连锁有限公司、广东广誉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截止2020年底,山西广誉远国药堂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拖欠广誉远货款4390.67万元,账期已超两年。

应收账款高企,除了坏账风险,现金流压力更不容忽视。

03

顽疾待解VS东风加持 价值春天还有多远?

日子还怎么过呢?

最近五年,广誉远资产负债率直线攀升,从2016年底的19.3%一路升至2020年底的34.97%。

压力之下,企业也在自救纾困。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多名广誉远国药工人称,公司最近正在裁员,“吃饭的人少了一半”。一名广誉远国药食堂工作员工称。

财报数据也有一定印证:2018年到2020年,广誉远在职员工数量分别为3115人、2676人和1995人。

简单梳理,广誉远烦恼确实不少,且多是日积月累的顽疾。

换言之,新控股方能帮助改善资金困境,但经营困境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能否真正迎来脱胎换骨、脱变质变,还需时间作答。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往期看,山西国资入主上市企业不乏成功案例。比如山西汾酒,由濒临破产一路蜕变成业绩市值双红的一线酒企,可谓凤凰涅槃。这也是市场对广誉远乐观预期、短期炒作的重要原因。不过预期毕竟只是预期,行业属性不同、市场不同、企业情况也不同,核心实力才是价值关键。从上述产品业绩看,除了继承传统中医药优势,相比营销大手笔、广誉远更要加大研发和特色创新,抬高核心竞争壁垒,打造全新市场护城河。唯有此,才能老树开新花、爆发强劲成长力,投资价值迎来真正春天。

所言并不夸张,从行业看,广誉远也正迎来最好时机。

6月29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支持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服务走向世界;

7月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促进综合医院中西医协同发展;

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编制《“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

短短三天、三个重磅政策袭来。显然,中医药振兴已进深水区。

那么,广誉远会迎来巨变吗?价值春天又还有多远?

留给时间作答。

可以确定的是,穿透资本冷暖,近500年历史的广誉远前路依旧很长。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