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医美行业受到市场关注,机构频频调研,但是众多投资者对于这个陌生的行业并不了解,本文旨在最医美行业概况做一个简单梳理,希望对您的投资决策有所帮助。

行业历史与发展空间

近年来,受消费观念改变、消费能力提升、“颜值经济”带来的外贸焦虑等因素影响,我国医美行业市场需求迅速扩大。

中国医美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2015-2019 年之间,医美行业维持了29%的高速增长,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预计1975亿元,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医美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行业增速同比有所放缓;等新冠疫情过后,抑制的需求有望集中释放,预计行业增速于 2023 年将上升至 18%。

 

全球来看,海外医美市场已经跨过高速增长期,进入稳定期。2015 年- 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为8.94%,2019 年市场空间为1,459 亿美元。根据 ISAPS 以及德勤咨询的测算,全球医美市场增速将略微回落保持7%左右,预计在2022 年达到1,782亿美元。

根据 Frost&Sullivan 调查显示,2018年全球前五大服务市场分别为美国、中国、巴西、韩国和俄罗斯。预计2018-2023 年中国医美市场收入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24.2%,而医美第一大国美国仅为3.7%。

 

从市场规模绝对值来看,我国2018年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到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美市场,但是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目前行业的渗透率来看,医美行业在我国还只是处于发展初期。相较于医美产业更为成熟的美国、韩国,我国医美市场目前渗透率和人均医美诊疗次数显著偏低。2019年我国医美项目渗透率为3.6%,而日本和韩国则高居 11.0%和 20.5%,若以日本作为参照,则意味着我国医美行业还有三倍的发展空间,市场规模广阔。

 

接下来我们按需求端与供给端分别对医美行业进行分析。

时代发展带来的需求

美容分为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生活美容是指运用化妆品、保健品和非医疗器械等非医疗性手段,对人体所进行的皮肤护理、按摩等带有保养或者保健性质的非侵入性的美容护理。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又分为手术类和非手术类。当前我国医美市场由手术类医美占据主导,但是非手术类医美增长速度快于手术类医美,显示出我国消费者对危险系数低、微创、恢复期短、费用较低的轻医美的青睐。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非手术医美用户人群快速增长。手术医美人群平稳增长,2018年我国非手术医美用户为740万人,预计2020年将达到1520万人。2019年手术医美市场规模为1096.78亿元,占比为62%;非手术医美市场规模为672.22亿元,占比为38%。

 

从国外经验来看,越成熟的医美行业体系中,非手术医美项目数量占比越高。以美国为例,ASAPS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医美市场规模为93.08亿美元。其中,手术医美市场份额为61.77亿美元,占比66.36%;非手术医美市场规模为31.31亿美元,占比33.64%。

 

而在具体的细分项目上,我们选取和国内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审美观念类似的日本观察,以判断我国医美行业可能出现的趋势。

根据ISAPS数据,在手术类医美中。2019年日本眼睑手术占比最高,占比60.3%,后四名分别是面部提升、鼻整形术、面部脂肪移除、吸脂术,分别占比15%、11.6%、5.2%、3.3%,手术位置集中在头面部,前四项都在这个区域,合计占比92.7%。

在非手术类医美中,排名第一的是脱毛,占比37%,后四名是肉毒素、果酸换肤、透明质酸、非手术减脂,分别占比27.6%,10.7%,10.4%,6.6%。前五名合计占比92.3%。值得注意的是,关于减脂的需求在手术类和非手术类中都进入了前五,显示出消费者对于身材的焦虑。

 

结合来看,无论是手术类还是非手术类,都呈现明显的项目集中度高的特征,因此,尽管整个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但是对于行业内的公司来说,如果选错了赛道,结果可能也不会太美妙。

上中下游的格局

我们将供给端也就是医美行业的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与下游,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药品/耗材、医疗器械生产厂商,中游则是以各大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下游的终端市场则包括获客渠道和获客平台。

 

医美行业上游市场集中度较高,各领域的龙头企业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相对中下游市场壁垒较高。整体来看,上游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率在医美行业产业链中保持较高水平,整体毛利率保持在70%-80%。

而在产业链的中游,医院、门诊部和诊所三分天下。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9年我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为13000家,数量占比方面,医院类医院占比为29.10%,约为3783家;门诊部类占比约为32.90%,约为4277家;诊所类占比约为38.00%,约为 1626家。

同时,中游企业技术资质壁垒较高,对医学生物学研发背景门槛要求较高,资金相对密集且项目耗时周期长。在我国医美药械监管严格资质,药监局对于医美终端产品的资质认证批准实行分类别管理。行业高壁垒铸就稀缺性,且消费医疗属性赋予政策独立性。稀缺性牌照壁垒和政策独立性特点导致了中游终端药械产品的集中格局和高议价高利润空间。

 

在产业链的下游,渠道分散,途径广泛,获客成本高,属于整条产业链价值链的最底端部分,医美产业下游产业链主要为获客渠道及获客平台,可分为线上、线下、医美APP等途径,线上广告包括新闻、电视媒体等,线下广告包括美容院、美容诊所,地铁、公交广告等方式,以及新氧、悦美等医美线上APP平台。

整体来看,医美产业链的价值主要集中在中上游,我们以一支国产透明注射针剂为例解构其内在价值分布为例:上游原料端毛利水平偏高但总体用量和单价偏低;中游药械端注射针剂单价中等但利润率可观, 毛利率处于 90%左右水平,净利率处于 60%左右,品牌力产品力兼具的产品对下游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下游服务端终端单价高,一只入院价 300 元的透明质酸可 在终端销售至 2000 元,而成本结构中 15%为注射剂成本,15%为医生费用 15% 为综合管理费用,而渠道销售费用占比偏高可高达 40%。

总结

我国医美产业正处于发展前期,对比国外经验来看,发展空间广阔,增速可观,但是作为一个近几年才兴起的产业,也有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近年来,随着规模的扩张,监管也随之而来,这对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发展都有着巨大意义,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可以预见的一批龙头企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