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着急了。

最近,滴滴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里。先是滴滴的程维宣布了为期三年的“0188计划”,即0重大安全事故、每天服务超过一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超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

后来,一直保持低调的滴滴,一反常态地接受了两家媒体采访,他在两次采访中都提到,滴滴的核心业务已经实现小幅盈利。

提出新战略、加速海外布局、旗下业务相继独立运营...滴滴动作不断,背后是它难掩的焦虑,滴滴需要通过优异的表现来重新获得市场和投资人的信任。

滴滴掉队

2016年,滴滴程维、美团王兴、字节张一鸣,在乌镇河边的转角咖啡厅里聊了三个小时。那之后人们开始喜欢将这三家公司放在一起讨论,并称TMD,它们代表着互联网浪潮中科技公司的新生力量。其中最被市场看好的当属滴滴,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滴滴估值3965亿元,美团估值2987亿元,字节跳动估值2124亿元。巅峰时期的滴滴,估值一度将字节和美团甩在身后。

程维没料到的是,2018是滴滴的水逆年,当时曾传出过滴滴预计在2019下半年进行IPO的消息,当时滴滴的市场估值已达5000亿元左右。顺风车之后,滴滴深陷舆论危机,顺风车下线,网约车业务也面临着更严苛的市场监管,上市计划也搁浅了。

时间来到2020年,美团IPO,市值接近1.6万亿港元,字节跳动估值7080亿元左右,而滴滴一路掉队,估值仅为3700亿元左右。

过去八年,滴滴依靠烧钱换来的快速成长,商业闭环已经趋近完善,但仍没能产生盈利,市场信心不足,部分投资人已经计划撤离,阿里拍卖上曾多次出现某“全球领先的网约车出行平台公司”部分股权,起拍价为9200万元,除此之外,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也曾挂出滴滴股权项目,转让182.31万股。 

投资人动了退出的心思,谋求上市便成为了滴滴的当务之急。 

滴滴的心理价位在800亿美元左右,可滴滴的估值不这么想,一直在 500亿美元附近徘徊。滴滴需要在上市之前谋求更高估值,以应对外界对其价值的消绪判断,否则即便上市成功,也可能面临着股票暴跌。网约车鼻祖Uber就是很好的前车之鉴,Uber上市前估值一度高达1200亿美元,IPO后却一路暴跌,最低时期市值仅为255.5亿美元。

作为投资人,比起滴滴现在的市场规模,更在意的是未来的盈利空间,滴滴现有的业务难以实现大规模盈利,人们已经听过太多烧钱换增长的故事,难免感到倦怠,以现在的市场环境看,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商业模式。

并且,滴滴在私募市场的价格几乎已经到头了。

滴滴成立到现在,拿到了18轮融资,累计金额达210亿美元。早在2015年融资时,滴滴还非常乐观,认为自己能够在2016年实现5.4亿美元的盈利,并在2018年登陆美股。

但滴滴不光没有盈利,反而亏损日益加剧,2017年亏损25亿,2018年亏损109亿,2019年亏损110亿,滴滴成立到现在,累计亏损超过500亿元。

巨额亏损伴随的是投资人的兴趣阑珊,滴滴盈利看起来遥遥无期,他们寄希望于滴滴早日上市,自己好套现离场。2017年4月滴滴的融资估值已经超过500亿美元,后来一轮是平轮,滴滴估值见顶,融资也越来越困难。

为了安抚市场悲观的情绪,滴滴在今年接受采访时提到,核心业务已实现小幅盈利。

这话听起来可喜,似乎行业终于要开始赚钱了,但经不起推敲,从pr角度来看,滴滴只谈核心业务,也就是说整体业务仍未摆脱亏损,否则这个喜讯也值得拿出来大书特书。另外,2019年12月数据显示,滴滴在过去一年里,乘客和司机端APP的使用量,分别下降了5%和23%。

也就是说,乘客在减少,司机在减少,订单在减少,滴滴却盈利了。这很反常,更有可能是降低成本的结果。有快车司机反应,2019年中开始,滴滴的补贴不断减少,到了年底,基本上就没有补贴了。2019年2月,滴滴一次性裁员15%,规模达2000人。

尽管外界很容易推测出,滴滴是通过降低司机端的补贴来实现的小幅盈利,但滴滴仍然需要打这针强心剂,来扭转自己一直以来深陷亏损泥沼的形象。

滴滴困局难解

如果画一条线来观察滴滴这家公司,外界通常会觉得,滴滴是从2018年顺风车事件开始走下坡的,而其实这一切,在更早之前就埋下了伏笔。滴滴的困境,有些来源于网约车属性,有些来源于战略布局。

前几年,滴滴、快的、uber的价格大战,为了拓展市场,将网约车推向了一个烧钱的战场,不论是对于司机还是乘客而言,哪个平台价格低,他们就会向哪个平台倾斜,这里是不存在什么忠诚度的。

滴滴前期的烧钱策略,一方面为了争夺市场,一方面为了教育用户,让人们习惯通过网约车的方式出行,但也在用户心目中建立了“网约车就是比出租车便宜”的心智,这一标签导致网约车很难大幅提价,滴滴在司机和用户之间如履薄冰,赚不到钱,还两头挨骂。 

对于用户而言,以往人们习惯在路边伸手拦车,即使等待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租车来,乘客也不会认为是出租车司机或者出租车公司的错,而在人们使用滴滴叫车时,乘客如果长时间叫不到车,难免会对平台产生负面印象,为了留住这部分用户,滴滴在C端补贴上也花了不少钱。 

滴滴的网约车收入来自司机端的抽成,滴滴曾公开过网约车的成本结构,2018年四季度,滴滴抽成率为19%,司机奖励、业务经营成本、税费等加起来的综合费用是21%,那2%的差额就是滴滴的亏损。

冒然提高抽成比例,会使司机产生离开的念头,维持现有水平,滴滴又赚不到钱,似乎陷入了一个难解的局面。滴滴只能曲线救国,通过对算法和调度系统的升级,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但改善似乎很有限。

滴滴在抽成上陷入两难,导致长时间的亏损,这更多的是行业属性的问题,需要运营策略来解。

滴滴在合并快的之后,已经取得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可惜的是,滴滴在这几年间,没有为司机和乘客创造更多价值,仍然是以补贴的形式来留住司机。这让滴滴陷入了很被动的局面,网约车平台本就不存在什么技术壁垒,其他平台想要崛起,开发一个APP就行。并且新平台拥有更轻的资产模式,在用低价吸引客户这件事上,它们所付出的成本远比滴滴少得多。

也因此,网约车赛道不断有新玩家涌入,美团、高德的打车平台在不断壮大,而且美团和高德打车的使用场景似乎更贴合C端用户的需求,人们在用美团看完点评、用高德查完路线之后直接点击叫车服务,远比打开一个孤零零的滴滴打车APP更来得顺手。

网约车是工具,工具应当搭载在好的场景上。当手机可以内置计算器程序时,人们就会放弃带着笨重的计算器出门。滴滴的布局大多局限在出行领域,没有向上探索,为滴滴找到一个更适合用户的入口,用车是刚需,但用滴滴叫车不是,一旦滴滴失去价格优势,用户自然会转到更快捷方便的场景去使用这项服务。

从司机端而言,滴滴所能提供的价值也很有限,滴滴不像美团,可以商家创造流量,事实上,网约车平台的属性注定很难实现这一点,滴滴想和司机实现双赢,企业能盈利,司机能赚更多钱,这钱从乘客身上来,但乘客的选择那么多,为什么要为滴滴的美好愿望买单呢?

滴滴庞大的用户体量,是很好的流量入口,比起拓展出行版图,滴滴在早期,更应该做的是打造自己的生态,让处在这片生态里的角色都能够从中受益。

滴滴的理想很大,但视野太窄,以至于滴滴很难从网约车赛道里跳出来,利用现有资源去探索其他可能性,而且滴滴在做产品之前,似乎总是没有一个明晰的定位,更像是在跟风。

顺风车是一笔赚钱的生意,它让本来没打算赚钱的司机,回家路上能够赚点小钱补贴油费,也让乘客找到更便宜的出行方式,是典型的资源整合,投入轻,回报高。根据相关报道,2017年滴滴所有业务线中只有两项业务是盈利的,其中88%都来自顺风车。

彼时互联网社交正热,于是滴滴也想把顺风车当作一个社交产品来运营,前任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顺风车是一个非常sexy的场景。在滴滴的有意包装下,顺风车充满了性暗示,而实际上顺风车作为一个出行场景,其价值基石应当是安全和便捷,滴滴运营上的失误,导致顺风车下线两年才重见天日,给嘀嗒等顺风车平台留下了崛起的机会。

滴滴进军外卖的时机也很有意思,是在美团上线打车业务之后,颇有你抢了我的地盘,那我也要反击回去的感觉,滴滴在没有准备充分时,就冒然上了战场,对用户端每单补贴18元,商户端每单补贴6-8元,骑手端每单补贴18元,滴滴外卖正式上线第二天,暴增的订单直接让滴滴外卖服务器宕机,收到了消费者大量的投诉。 

不到一年,滴滴外卖业务线烧光了10亿元,在喧嚣中黯然退场。

滴滴的困局,和产品核心价值有关,但本质上还是战略的失误,在应该向上挖掘时,滴滴选择了横向拓展,错失了成为生活服务领域巨头的最佳机会,在运营上,滴滴很少思考自身的业务属性,盲目跟风,导致有巨大成长空间的顺风车业务停摆两年,也错过了最佳的上市时机。

滴滴的突围

几个月前,滴滴总裁柳青在今日头条上发布了一条动态,图片是一碗面条,配文说,“用食物来缓解焦虑”,柳青的焦虑尚可用食物缓解,但滴滴的焦虑,只能通过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来释放。

现在回过头来,和美团争生活服务,和携程争机酒渠道,显然已经太迟,要把故事说下去,滴滴只能在出行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个增长点怎么来呢?滴滴的思路是,去新的地方,做新的事情。

在产品上,滴滴想要进一步全方位覆盖出行赛道。推出青桔单车作为业态补充,弥补自身在“最后三公里”业务上的空缺;入局同城货运,利用司机资源和用户资源抢占货运市场;上线跑腿业务,帮助因疫情闲置的司机创造收入;顺风车业务重回战场,试图收复失地。

同时在渠道上发力,边出海边下沉,做用户体量。

今年三月下旬,主打下沉市场的花小猪,在遵义、临沂等城市试水,花小猪是全程一口价的模式,玩起了社交裂变,只要有人通过你的分享注册的花小猪,你马上能收到平台的现金红包,同时间同路径的情况下,花小猪打车比滴滴便宜,加上红包补贴,被称为打车届的“拼多多”。

数据上看,目前我国网约车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渗透率较低,存在很大的可拓展空间,随着三四线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下沉市场成了网约车的兵家必争之地。 

滴滴想用曾经起家的打法,激活下沉市场,为滴滴带来新的增量,但劣势同样明显,花小猪对入驻司机的门槛要求很低,不强制司机办理网约车运输证和网约车驾驶证,很多在滴滴平台评分很低的司机,在花小猪上都可以正常运营。此前,花小猪已因涉嫌违规被多地交通部门约谈、叫停。 

另一方面,滴滴曾经的困局也可能在花小猪上重演,花小猪通过烧钱完成的用户增长,其他平台也同样可以轻易抢过来。 

在海外布局上,滴滴正式进军俄罗斯,这是滴滴上线的第九个海外市场。比起国内一眼望得见的天花板,海外市场存在着巨大机会与挖掘潜力,这也是滴滴即便主营业务亏损,也要出海的原因。 

烧钱换市场比扭亏为盈要简单,只要用户量、订单量在涨,滴滴就可以暂时回避盈利这个难题。国内市场尚外夯实,滴滴就先一步选择出海,实则也是不得已而为。

滴滴也调整了自己的运营思维,将旗下业务拆分,快的出租车、青菜拼车、花小猪快车、青桔单车、小桔车服等品牌都相继宣布独立运营。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每个品牌在用户心目中建立不同的认知,现在大众对于滴滴没有太多印象标签,更容易被竞品取代,拆分之后,每个品牌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调整运营策略,从而建立不同的用户心智,更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

比如,青菜拼车是惠民环保,花小猪快车是便宜,快的出租车是快,礼橙专车是高端。在拆分之前,它们都是滴滴打车的某项功能,如果滴滴想要深耕下沉市场,做社交裂变,会伤害到品牌,对中高端用户的体验也有较大的影响,要做细分市场,各业务线独立运营是比较合适的。 

并且,在今后遭遇类似于顺风车事件的公关危机时,多品牌运营也有助于分散风险。

为了讲一个更有想象空间的故事,滴滴大力发展自动驾驶业务,希望到了2030年,可以通过网约车平台运营100多万辆自动驾驶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补充。这个愿望很美好,自动驾驶一旦成熟,大有可能改变现有出行市场格局,滴滴希望借此让市场相信自己拥有智能化的未来,而将盈利的事情暂放一旁。 

可惜现在的智慧交通还只是一个概念,业内普遍观点认为,想要实现自动驾驶的大规模智慧交通,至少还要等二十年。这二十年,滴滴想等,市场却等不起,资本是逐利的,没有人愿意为不确定的二十年后买单。

比起不断扩张抢地盘,滴滴的首要任务应当回归到网约车本身,这是滴滴的立足之本,将一个尚未跑通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更艰难的下沉市场和海外,显然只是饮鸩止渴。

滴滴的突围,更应该围绕产品展开,思考如何为司机、用户提供除低价以外的价值。即便网约车暂时是一笔不赚钱的生意,但滴滴庞大的用户体量,只要加以运用,是有可能用来反哺平台的。

在明确产品核心优势之后,为滴滴的业务线找到一个合适的场景入口,生活服务仍然是和滴滴契合的业务,美团解决的是去哪吃喝玩乐的问题,滴滴解决的是怎么去的问题,按照逻辑来说,滴滴的场景在美团上游,手上应该有更多关于C端消费倾向的数据。

把这部分数据利用起来,做一个出游场景下的吃喝玩乐平台,为用户提供延展服务,这是美团、飞猪等平台有涉及,但都没有垂直去做的事情,滴滴可以利用起自身资源,又不必与巨头正面交锋,可能远比自动驾驶业务来得更实际。

而现在,滴滴所做的试探,每一步都是在将战线拉长,以期在未来某个点迎来转机,已经失去耐心的投资人,或许已经不愿意留在场上,和滴滴玩这场看不到胜算的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