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分析AI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云南白药、$复星医药(600196)$、成都先导、$华大基因(300676)$、和元生物、$药石科技(300725)$、泓博医药、百诚医药、睿智医药、泰格医药、皓元医药

AI对药物研发同样具有颠覆性意义。

AI药物研发能缩短研发周期、节约资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

据统计,传统药物研发,在临床前阶段需要4-5年,而基于AI和生物计算的新药研发管线平均只需要1-2年。而且,AI可以将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10%提高到14%。

之前就有新闻轮番报道,AI药物研发公司Insilico Medicine的AI制药只用了18个月、200万美元的经费,就走完了从疾病假设到临床前候选药物的过程,比传统药物研发要快上1-2年的时间。

另外,还有报道说利用Insilico公司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Pharma,在30天内开发出了肝细胞癌(HCC)的潜在治疗药物,而且只合成了7种成分,并在第二轮人工智能驱动的化合物生成中,发现了一个更有效的靶向分子。

这样一看,AI搭上药物研发,简直就是逆天的存在。

此前,AI在药物研发的应用只是停留在临床一期,被称为“死亡之谷”。

除了老牌AI制药公司以外,近年来大批AI制药初创企业相继成立,使得AI应用成熟度越来越高,2023-2024年将跨越“死亡之谷”到达临床二期,并且预计2026年就会出现首个上市的AI驱动药物。

从布局情况看,国内外都有不同类型的企业角逐AI制药市场,大体分为三类:大型药企(包括传统药企和CRO企业)、AI制药初创企业、互联网头部企业。

传统药企:

布局AI药物研发“雷声大”的传统药企,当属云南白药复星医药

2022年7月,云南白药宣布联手华为开展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全面合作,包括但不限于大小分子设计、相关病症、数据库开发等。双方可谓是强强联合,一个有钱,一个有技术,华为当属后者。

华为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经验丰富,目前也在积极布局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算力、制药的相关分子筛选模型和CMC模型等。

另外,擅长资本运作的复星医药,当然也不会错过风口,将向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提供股权投资。

2022年1月,复星医药与英矽智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针对四个指定靶点以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并共同开发合作英矽智能的QPCTL项目。其中,高达1300万美元的首付款,刷新了中国AI制药合作交易首付款记录。

CRO企业

3月25日,人民日报就刊发了《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里面提到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可以实现针对小分子药物全流程的人工智能辅助药物设计。有关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模型的成药性预测准确率比传统方式高20%,进而提升研发效率,让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同时降低70%的研发成本。

这一消息,引发了A股的AI制药概念股连续几日“暴动”:由成都先导带头,华大基因、和元生物、药石科技、泓博医药、百诚医药、睿智医药、泰格医药、皓元医药、普瑞眼科跟涨。其中,成都先导自2023年3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超过60%。

先撇开CRO企业的业绩、股价表现不说,仅从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上,CRO企业长期成长价值值得一看。

例如,成都先导通过在DEL筛选数据上有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为DEL筛选的靶点找到非DEL覆盖空间的新化合物系列,其中DEL为对小分子化学物DNA编码的数据库。

来源:成都先导2021年财报

药石科技在2021年财报中提到:利用内部和文献数据初步搭建了基于多维数据和底层结构信息的人工智能药物发现技术平台。

2022年11月才刚上市不到半年的泓博医药,在招股书里提到应用人工智能进行新药设计(AIDD技术平台)的内容,也在2023年2月8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提到AI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

来源:泓博医药招股书

​来源:泓博医药招股书

来源:泓博医药招股书

来源:泓博医药2023年2月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AI制药初创企业

海外的就不说了,说说国内的AI制药初创企业,包括燧坤智能(红杉、斯道资本等A轮投了1.5亿元)、英飞智药(融资走过了A轮)、晶泰科技、剂泰医药、望石智慧、冰洲石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