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破冰后,合景泰富的资产变现也传来新动态。

11月16日晚间,该公司对外透露称,拟以约3.7亿元的价格将四川成都一项目的50%股权出售予合作方香港置地。这则交易预计可为其带来税后利润约1400万元,相关资金将用来偿还债务及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有助于提高公司资产周转率,降低负债比率。

项目股权腾挪反映了合景泰富的资金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港资房企在内地市场的加仓路径。

变现12年前老项目

公告显示,合景泰富境外全资附属公司盛威企业有限公司、境内全资附属公司成都凯誉房地产拟出售置泰有限公司(下称“目标公司”)28.57%股权以及成都宏誉房地产(下称“项目公司”)的30%缴足股本予香港置地全资子公司红耀有限公司及成都怡置汇恒。

需要提及的是,目标公司剩余71.43%股权亦由买方红耀有限公司所有,同时项目公司剩余70%股权由总冠有限公司持有,后者为目标公司旗下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也就是说,该则交易最终落地后,目标公司和项目公司将由香港置地100%持有。

截至公告日,目标公司除作为持有项目公司70%股权的投资控股公司外,并无其它业务活动。而项目公司则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负责开发成都市锦江区攀成钢片区总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的一宗地块,项目涵盖住宅、商业、办公、酒店及酒店式公寓。

去年,目标公司实现收入约1.65亿美元,税前利润约3401.2万美元,税后利润1060.2万美元。在合景泰富看来,此次出售是提前变现目标公司投资价值的机会,并可为集团未来业务发展需要提供资金。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合景泰富持有该项目已达12年之久。2010年11月,合景泰富联手香港置地以底价37.8亿元的价格摘下了成都攀成钢片区285亩土地(环球汇地块)。该地块为商业、城镇混合住宅用地,楼面地价4200元/平方米,竞买保证金9.5亿元。

这是香港置地首入蓉城之作,彼时有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看好成都市场已久,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入市,此番联手合景泰富便是基于此诉求。

拿地后,合景泰富负责打造项目中的住宅板块,2012年9月,环球汇·天誉首次开盘,主打改善型精装住宅,无论销量还是单价都在攀成钢区域排名靠前;香港置地负责商业开发,但这部分的开发进度则缓慢许多,直至2021年中才举行开工仪式,据悉,该部分将落地成都首个“光环系”项目,预计于2023年年底投入运营。

港资抄底

借助合景泰富打开成都市场的大门后,香港置地便继续“隐身”观望,寻找中意标的,伺机而动。

2021年,土地市场骤然降温,玩家数量急速减少,而香港置地则选择在此时逆势加仓,并在年末一举拿下了青羊区的两宗土地,成为去年首家在成都拿地的港资房企,亦是唯一一家。

去年12月,成都迎来第三轮供地,香港置地首日便以12.88亿元的底价摘得主城青羊区文家街道地块,成交楼面价13000元/平方米,这宗地要求全部现房销售,限清水售价23656元/平方米;次日,其再次出手以9.45亿元的底价拿下青羊区康河街道地块,该宗地清水限价23000元/平方米。

同时,其还以合作方的身份介入了成都金牛区国宾板块一宗80亩住宅用地的开发。这宗地最初为龙湖在2021年成都第三轮供地以12.32亿元的底价摘得,成交楼面价11500元/平方米,清水限价21500元/平方米。拿地后,龙湖迅速引入香港置地联合开发,双方各占股50%。

上述动作只是香港置地加码内地楼市的一个缩影,成都之外,该公司近两年还先后重庆、上海、江苏苏州、湖北武汉等地补仓。

譬如2021年6月,其以43.16亿元的价格摘下武汉光谷中心城P(2021)033号地块,溢价84.36%,成交楼面价约20330元/平方米;今年8月,公司以5.7亿元竞得苏州金鸡湖核心位置两个相连地块;同年6月,香港置地联手招商蛇口、徐汇城投竞得上海徐汇区斜土街道xh128D-06地块,总价47.33亿元,成交楼面地价86285元/平方米,溢价9.56%……

“回流”的港资房企不止其一家,近两年来,瑞安、嘉华国际、恒基兆业、香港裕华等多家企业在内地土地市场攻城略地,新世界集团更是表示未来一年将在内地市场投资百亿。

今年8月,新世界集团执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郑志刚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已经见底,未来将慢慢复苏,而这期间是收购土地、资产的好机会。其透露,未来12个月内,公司将在上海、广州、杭州和深圳等城市投资共计100亿元。

同样看好内地市场的还有太古地产。今年8月的中期业绩会上,主席白德利称公司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中的五成将用于中国内地的太古汇和太古里品牌发展,300亿港元会用在发展香港住宅物业项目和东南亚新市场。

港资房企的大举进攻与内地房企的战线收缩形成明显对比。克而瑞曾在一则报告中指出,港资房企经历过市场多轮风波,更具有忧患意识,在财务策略上更加审慎稳重。

在内地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30年,过于谨慎的港资错失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但在行业寒冬来临后,它们的优势开始显现,多元的业务结构以及稳定的可持续性收入成为了过冬最佳对策,此外优异的财务指标以及绿色转型也让港企能够获取优质的低成本资金,从而为逆势加仓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