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连续6天单日新增超过30万例!单日新增人数已经超过了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累计确诊人数。这个数字当然很恐怖,不过我翻看了一些相关评论,感觉有很多危言耸听的部分,包括:

疫情在印度的爆发可能导致全球抗疫成果彻底失效;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类似的“向中国索赔”情节将再度上演,甚至有再度爆发冲突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我觉得财经博主们都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判断力。我查了一些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的表态,大多数认为情况不会如此严重,尤其是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当然你可以阴谋论他们是在安抚)。主要有这么几点因素:

第一是经过一年多的抗疫,全球对本次疫情已经从“一无所知”到了“大致了解”的状态;第二是抗疫物资的全球性紧缺不再;第三是,疫苗已经出现了。

所以我认为,疫情对全球经济、或者金融市场的冲击,绝不会有2020年年初时那样大。

历史总是相似的,小恐慌带来小机会,大恐慌带来大机会,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没有几个能做到的。

去年年初两个月的大幅震荡,虽然理性的投资人(当然,包括我)一直在说,历史上从来没有疫情导致的经济危机,一种已经被证实可防可控的病毒不会击垮一个强有力的经济体,股市的暴跌带来的肯定是机会。

但是很多散户早就被天天刷新的新增确诊和几十年一遇的熔断行情吓破了胆。大家想的都是:你说得都对,但行情明明在下跌,我还是等再稳一点再说吧。

散户觉得什么时候最稳?数据说明一切,新增开户数和基金销量的峰值都出现在3500点左右。追涨杀跌是永远的铁律......

今天与读者沟通,我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绝对的利益面前,某些白马蓝筹甚至会表现出垃圾庄股的特征,比如大股东用某些手段打低成本,然后彻底跑路。

这类股票经常表现出高位意外滑落,然后放量承接盘出现,再然后就是一个月左右的震荡,然后就是彻底崩溃。

上一个这样走的是一个市值1000亿左右的航空港,下一个可能是某市值3000亿的龙头。行业不能说,一说大家就知道是谁了。

这个行业走势非常诡异:本来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但是几家价格战打得火热;去年除了它之外,其他几家的股价几乎都在跌。这段时间市场回过味儿来了,除了它都在涨。

什么叫价值?农夫山泉或者凉白开就应该比康师傅贵,但如果价格超过十倍,我还是喝康师傅吧。

我估计很多朋友又在为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而纠结了。其实好股票、好方向,从来不会在乎这种无聊的问题。

比如最近一个多月来给大家梳理的方向,基本都走出了自己的独立性。在没有政策面刺激的情况下,市场一时难以上破,主线缺失,那么低估值有独立性的方向就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涨涨跌跌才是股市常态。没有任何一个好方向、好公司是只涨不跌的。早一些梳理的计算机方向的中科创达、广联达、科大讯飞、用友软件,全都是这样。迪安诊断也是横盘了一个月后才创出新高。市场本来如此,谁也无法改变。

好好回想下,你是不是有这个毛病:比如说迪安诊断。30块钱我提的时候,你想“看看再说”。涨上去之后,你一想,所有的逻辑都对上了,什么高瓴入驻,行业龙头,黄金坑。

但是横盘一个月后呢?你想的肯定是,高位套牢盘,不是市场热点......横竖看全是缺点。给正常的市场波动“加戏”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徐翔也说过,对于“止损”这件事,他的容忍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公司他亏损几个点就会割肉,有的公司他可以忍受几十个点的波动。

我个人的风格,除非公司经营面或者行业宏观面发生了确切的剧变,否则不会轻易以价格跌破支撑位等非常脆弱的理由去决定止损。再叠加多几个方向的资金分散,出现大风险的概率很小。

这个方法并不是利润最大的方法,但确是最适合绝大部分人的方法。

话说回印度疫情。其实跟风炒疫情概念是不明智的:印度官方把中国放在了进口商的最后位置,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受益的可能性不大。像是口罩、消毒液这种典型的落后产能,重现2020年的辉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相比之下,更大的逻辑值得关注:

印度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农业、软件业、医药(看过我不是药神没有?)和服务业。

三者之中,农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农业的生产模式决定的——它不是一个很多人员流动、聚集、一起上班的行业。服务业方面,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中国正在从劳动力出口国转为劳动力进口国。

所以事实上,如果接下来一年印度经济重创的话,一些IT公司、医药公司能多接到一些订单,这可能是一个“受益”方向。

近期是一季报和年报披露的密集期,如果自己逻辑线上的公司,业绩出现了有可持续性、基于公司管理和技术能力提升的上涨,那就是喜上加喜,可以多加关注。再好的股票,拿不住也是白玩。你需要基本面的坚实信心。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并非投资建议;请谨慎参考,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