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隔夜向好,港股今早先跌后反弹,恒指开涨4点报19225点,随后曾倒跌71点低见19149点,触及10日线后掉头回升,临近午盘再度回落走势反复;截至收盘,恒指收跌0.12%,科指收涨0.31%,恒指大市成交额1219亿港元。

市场整体处在一种横盘震荡的阶段,给人感觉相对比较谨慎,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1、快·手和拼多多在港股收盘都会公布一季度财报,两家公司均属于中概股龙头企业,它们的业绩对市场整体信心有不小的影响,尤其是拼多多作为中国电商龙头之一,对判断中国经济是否正在复苏有一定参考价值。

2、全球市场的总龙头英伟达今日美股盘后即将公布业绩,这家公司是整个AI产业的风向标,本身股价已经在历史新高徘徊,期权显示NVDA将波动10%左右,对科技股整体走势都会有不小的影响。

3、美联储会议纪要公布在即,市场担心美联储会继续释放鹰派预期,这会影响美元美债后续走势,自然也会给港股造成不小的波动。

快·手-W(01024.HK)收涨1.85%。快·手在港交所公告,公司2024年Q1收入为294.08亿元,同比增长16.6%;经调整净利润为43.88亿元,同比增长10,347.6%。快·手Q1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6%,电商业务GMV同比增长28.2%至人民币2881亿元。与此同时,快·手在港交所还公告,公司可于未来36个月内购回价值不超过160亿港元的公司B类普通股。

联想集团(00992)收涨13.16%,消息面上,5月21日,联想集团推出首款搭载高通骁龙XElite的下一代Copilot+PC——联想YogaSlim7x和联想ThinkPadT14sGen6。联想YogaSlim7x预计起售价为1199美元,联想ThinkPadT14sGen6预计起售价为1699美元,两款产品将于2024年6月开始上市。

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称,预计AI PC在笔记本电脑中的渗透率将从今年的约2%提高到2028年的85%左右,而其销量增长也有望推动平均销售价格的提升,从而使供应链受益。预计AI PC最初将推动平均销售价格提升7.5%,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27-2028年的提价效应将减弱至2-3%。将联想和华硕的评级从“平配”上调至“超配”。

拼多多将于5月22日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发布后,公司将于北京时间22日晚19:30举行业绩电·话会。当前华尔街的共识预期是,拼多多一季度营收768.6亿元,同比增长104.2%,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53.4%至155.3亿元,调整后每股收益10.5元,同比增长52.2%。整体增长速度较上一季度显著放缓,但依然强劲。作为拼多多新的增长引擎,Temu在提振业绩的同时,其能否突破天花板,交出长期盈利的答卷,仍是本季度财报的一大焦点。

李宁(2331.HK)收涨4.33%,股价创3月12日以来新高;李宁年内累涨超15%。花旗近期发布报告称,李宁及滔搏是其在中国运动服饰行业的首选股。在营运方面,李宁今年首季零售指标表现超预期,包括渠道库存、零售折扣和电商复苏,为其在今年下半年至2025至2026年恢复实现盈利奠定基础。该行料李宁收入增长于今年下半年重新加速,并于2025至2026年有望恢复至双位数增长。花旗将李宁目标价由28.5港元上调至32.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港股光伏太阳能股午后持续走高,新特能源涨近17%,协鑫科技涨超12%,福莱特玻璃涨超9%,信义光能涨超6%。消息面上,针对产业链价格下滑、企业经营承压等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召开座谈会,提出应通过市场化手段和充分发挥政府有形手作用,解决行业当前困境。

其实美股那边的太阳能昨日表现也不错,瑞银分析师Jon Windham和William Grippin表示,太阳能是人工智能(AI)驱动的电力需求增长的“一个被忽视的直接受益者”。人工智能与第一太阳能 (FSLR.US)$之间存在直接联系,“在‘100%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下,大型科技公司通过购电协议来匹配其不可再生电力消耗。”

$小鹏汽车-W (09868.HK)$大涨近12%,5月21日盘后,小鹏汽车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为12.9%,上年同利率期为1.7%,2023年第四季度为6.2%;汽车毛利率为5.5%,上年同期为-2.5%,2023年第四季度为4.1%。

一季度,小鹏汽车录得10亿元的服务及其他收入,同比增加4.8亿元,环比增加1.8亿元。小鹏汽车方面表示,该收入的同环比增长,主要来自于2024年第一季度与大众汽车集团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益。

4 月 17 日,小鹏曾与大众加深合作,据双方最新签订的合作协议,小鹏与大众集团将基于小鹏最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联合开发新的电子电气架构,新的架构将应用在大众为中国市场开发的 CMP 平台上,并从 2026 年开始量产装车。双方的合作范围由此前的两款 B 级电动车进一步扩展。来自大众集团的软件收入也会超过一季度的规模,管理层称 “考虑到平台的性质和软件收入,对我们来说会是非常高利润率的业务”。

美银证券发表报告指,小鹏(09868.HK)首季收入65.5亿元人民币,按年升62%、按季跌50%,整体毛利率12.9%,按年升11.2个百分点、按季升6.7个百分点,超出该行预期的9.4%,主要因为开始确认与大众合作G9的科技服务收入,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汽车利润率5.5%,则低于该行估计的6%,主要受库存拨备及P5购买承诺损失影响。

non-GAAP净亏损14.1亿元人民币,按年收窄36%、按季收窄20%,好过该行预期的亏损20亿元人民币。该行将其今年至2026年三年期间的销量预测,分别下调13%、16%及15%,目标价由52.7港元下调至49.5港元,以反映最新的销售及自由现金流预测,维持买入评级,因为预见下半年有强劲的产品线。

携程集团-S(09961.HK)收跌2.32%,高盛发表报告,指携程首季业绩稳固兼胜预期,收入按年升29%至119亿元人民币,接近公司指引上限。在出行需求强劲(特别是春节)及良性竞争环境下,公司毋需在销售及推广上大洒金钱,即使管理层料相关开支在次季回升至相当于收入22%至23%,主因为海外平台Trip.com拨出更多预算。首季毛利率81.2%仍稍胜该行预期的80%。

展望今年全年,该行大致维持对其收入预测于528亿元人民币,意味按年升19%,EBIT利润率预测由原先27.7%上调至30.1%,意味按年进一步扩张0.5%。该行对其今年全年盈测升13%至160亿元人民币,明后两年料各年再升16%。该行相应升2024至2026年经调整每股盈测13%至17%,H股目标价相应由439港元升至500港元,评级买入。

理想汽车-W(02015.HK)收涨2.29%,大华继显发表报告,指理想(02015.HK)首季业绩逊预期,按年转录经营亏损,纯利按年跌36%至5.93亿元人民币,按季更大跌90%,主因减价。该行料其产品价格及利润率在2024至2026年间进一步下滑,主因增程型电动车定价过高及内地电动车行业减价战加剧。该行大削对其2024至2026年各年盈测分别39%、44%及47%,维持沽售评级,H股目标价由85港元降至70港元。

消费电子板块今日整体表现不错,高伟电子(01415.HK)涨5.85%、舜宇光学(02382.HK)涨2.29%、比亚迪电子(00285.HK)涨1.94%。消息面上,5月20日晚间,天猫618促销活动开启,天猫Apple Store官方旗舰店启动大降价。iPhone 15系列手机促销力度最大,最多直降2300元。据天猫发布的数据显示,天猫618于5月20日晚8点开卖,开售1小时,苹果成交金额超过15亿元。

京东集团-W(09618.HK)收跌2.80%。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京东拟发17.5亿美元可换股优先票据,用于回购及海外拓展等。年初至今京东已累计实施13亿美元股票回购,增强了投资者对其通过回购大幅提高股东回报能力的信心。

虽然京东称将利用今次募集资金加快股票回购,但该行预计发行可换股优先票据可能造成的潜在摊薄将抵销部份回购效果。此外,摩根士丹利指出,市场可能会继续质疑京东的大量现金余额与可用于回购的现金之间的不匹配,以及可能拖累其股东回报的潜在额外融资活动。

$小米集团-W (01810.HK)$收涨1.14%。港股行情整体回暖的大背景下,受益于手机出货量亮眼、汽车订单超预期等的积极因素影响,$小米集团-W (01810.HK)$近期股价走势可谓极其强劲,自2月份来其股价累计上涨超60%,创下2021年年底以来的新高。

股价高歌猛进之际,小米也迎来了备受市场关注的一季报——最新业绩将于5月23日发布。目前市场普遍预测,小米一季度有望实现营收735.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7%;每股收益为0.16元,同比下跌6.29%。近期共有17位分析师对该股做出评级,超八成分析师表示“强力推荐”;目前平均目标价为18.95港元,略低于最新收盘价19.88港元

百度集团-W(09888.HK)收跌2.53%。「2024百度移动生态万象大会」将于下周四(30日)在苏州举办。此次大会主题为「让智能体人人可用」,为内地首个智能体生态大会。百度-SW(09888.HK)(BIDU.US)旗下百度搜索、百度文库、文心智能体平台、百度APP、文心一言APP及百度电商等百度移动生态业务,将在大会上推出基于大模型的各项新功能和服务。

从技术形态来看,港股整体还处在震荡阶段,经历了低位接近5000点的反弹,高位是形成了一定的抛压,但恒指19000附近有较强的支撑。18900~18999这区间还有不少的牛证,股指大概率还是要回撤到这个区间,测试下重要支撑。

所以,当前仍然不算加仓的好时机,投资者还要保持更多的耐心。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