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科科

编辑:牧云

风品:沈禾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金融业强监管,仍是进行时。

据不完全统计,刚刚过去的2月,银保监会官网发布金融机构罚单超350张,贷款违规问题是重灾区。其中,违规“输血”房地产成为一些银企“踩雷”主因。

1

开年连收3罚单 去年罚款近8000万

2月28日,银保监会官网显示,因贷款“三查”不尽职,信贷资金被挪用,招商银行深圳分行被罚40万元。

这是开年以来,招商银行收到的第三张罚单。

1月28日,银保监会官网消息,重庆银保监局开出开年第一张罚单,因保理业务管理不尽职、资金被挪用,招商银行重庆分行被罚款40万元。

1月13日,银保监会官网显示,因个人贷款业务管理不到位,招商银行苏州分行被罚40万元,负责人金婧被罚6万元。

细观,或早有征兆。

以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为例。深圳银保监局发布《2021年上半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提到,深圳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及个人贷款业务投诉4011件,环比下降28.32%。其中,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投诉量126件,在深圳投诉量居股份行第一位。

分析罚因,也有二次翻车者。早在2018年1月,招商银行重庆分行就曾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60万元。

合规经营何时达标?罚单烦恼几时休呢?

发问不算苛求。目光聚焦2021年,更有天价罚单之痛。

2021年5月21日,银保监会通报,因并表管理不到位并通过关联非银机构的内部交易违规变相降低理财产品销售门槛,同业投资、理财资金等违规投向地价款或“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等,招商银行被罚7170万元,资管部副总被警告。

据不完全梳理,这个巨额罚单共涉及27项违法违规事实。其中理财业务相关最多,达到14项目;同业业务4项,房地产业务3项。

彼时,招商银行称,将继续坚持从严治行、合规经营,建设更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021全年看,招商银行共收到26张罚单,合计罚金7986.32万元,9名相关责任人被予以警告处分,1人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2

投诉警示 “百宝箱”扣费猫腻

当然,罚单都有滞后性。眼下罚单,往往是一两年前的漏洞失误。

这更突显了风险前置、细小风控点的查漏补缺。

截止3月8日14时,黑猫投诉上招商银行相关投诉达到1.2万件,包括信用卡第三方恶意催收、不知情扣费、利息质疑等问题。

近日,据媒体报道,多位消费者在投诉平台举报称,在不知情状况下,莫名被开通招商银行信用卡“百宝箱”业务,每月自动扣款。

如赵先生在黑猫投诉表示,偶然看到招行信用卡还款提醒,才发现自己一年前订购了一款“还款安心保障优享版”产品,每年扣款120元。“具体怎么订购的,到现在也不太清楚”

之后,招行客服人员联系到赵先生,并帮其取消了增值服务费。

高效率值得肯定。然浏览黑猫投诉,“百宝箱”相关投诉并非个例,到底是哪里漏洞、其他投诉如何妥善解决呢?

据招行信用卡客服表示,招行推出的“百宝箱”业务,属于收费型增值保障服务,主要包括用卡安全保障、还款安心保障等。

实际上,早在春节前,上海证券报就收到了相关举报资料。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和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合作的“百宝箱”业务存在猫腻,涉嫌侵犯消费者相关权益、涉嫌虚构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等。

上海证券报调查发现,“百宝箱”业务主要有“用卡安全保障优享版”和“还款安心保障优享版”两项服务,为吸引消费者购买,两项服务都给予“首月0元”的体验优惠,并有短信提醒。然之后每月是自动扣费,且首月扣费提醒后不再有短信提示,仅每期信用卡账单中对当期收费进行告知。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扣费告知不够明确,这是有操作漏洞的,如不检查信用卡账单,用户较难发现这笔“隐形损失”,损伤其充分知情权。如收费过高,就有违规风险。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投诉者反映,在不知情情况下,被“默默”开通这项业务,且没收相关保险合同。甚至据投资快报报道,来自浙江杭州的于先生表示,“此前确实有人工客服推销过该项增值服务,但我已经明确拒绝了”,然其随后还是发现开通了该服务。

对此,上海银保监局表示:已责令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进行整改,优化告知流程和内容,以保障客户的充分知情权。

对于违反相关保险业务等规定质疑,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据相关文件标准,太平财险上海分公司“百宝箱”业务存在年度佣金费用率过高问题,已督促整改,目前其业务手续费率已调降至25%。春节前已通知谈话及自查。

3

“银行茅”喜忧 迈入9万亿

为啥股价难涨?

无论用户还是监管层,要求高些也有良苦用心。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要说招商银行,堪称“银行茅”:

从已公布的22家银企业绩快报看,其归母净利润规模居首:2021年达到1199.22亿元,同比增长23.2%;营收3312.34亿元,同比增长14.03%。

大体量还有快增速,确实难得。

数据亮眼背后,一方面是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攀升,进一步巩固了银行零售之王称号;一方面是资产质量改善,基本面优势继续发挥。

2021年,招商银行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2039.19亿元和1273.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1%和20.73%。

截至2021年末,不良率0.91%,较2020年末下降0.16,为2014年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资产规模约9.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9%,成功迈入“9万亿俱乐部”。

规模、速度、质量兼具,招商银行的白马成色无需赘言。

不过,繁华之下亦有隐忧。

利息业务,作为招行最重要收入来源,2011年至2020年的利息净收入占比均、在60%以上,而2021上半年降至58.87%。

招行表示,主要是受上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的累积效应影响,贷款收益率有所下降。

同时,资本充足率也有所下滑:2021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89%,比上年末下降0.40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3.47%,下降0.51%;资本充足率16.01%,下降0.53%。

更玩味的是,业绩如此高增,股价表现却不讨喜。

截至3月8日,招商银行收盘价45.48元/股,相比业绩公布的1月14日(收盘价48.02元)还略有下降。

为啥观望呢?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招商银行净利仅增4.82%,相比2019、2018年的15.28%、14.84%增幅下滑明显。换言之,2021年的业绩高增也有可比基数低考量。

4

前车之鉴 最佳之思

2021年,招商银行第三次斩获“中国最佳银行”奖项。

客观而言,招商银行的战略定位一直清晰,这是其持续生长、坐稳零售王者的重要原因:

坚持“一体两翼”,持续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创新,零售金融护城河稳固,批发金融价值显现,各项业务保持同业领先。

2021年初,“零售王”招商银行再发力,推出大财富管理战略。2021半年报显示:其零售客户稳增致1.65亿户,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时点规模破10万亿元;金葵花及以上客户343.6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79%;私人银行客户总额产31292.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78%。

增长速度可圈可点。然生机盎然背后,也有遗憾踩雷。

2021年8月,有媒体报道,由招行代销的大业信托·君睿15号(九通基业)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君睿15号”)至今未向投资者分配2021年第二季利息,致使招行信托代销首次面向自然人违约。

随后,招行紧急回应称,华夏幸福出现债务危机以来,招行作为代销机构,与产品主动管理方大业信托保持高频沟通,敦促其做好风险化解工作,争取优先处置方案,最大限度维护客户利益。

责任担当值得点赞,教训总结也不容忽视。

2022年3月3日,招商银行分别与碧桂园、美的置业签署150亿元、60亿元并购融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150亿元并购融资额度,专用于碧桂园的地产并购业务,业务品种包括但不限于并购贷款、并购基金、资产证券化、以及基于并购相关业务需求所衍生的创新类融资产品。

2022年1月25日,华润置地发布消息,其及华润万象生活分别与招商银行在深圳签署了《并购融资战略合作协议》,各方将就并购融资建立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招商银行将全力支持华润置地、华润万象生活并购业务发展。

当然,做好重点房企风险处置、金融相关服务也是近期政策一个导向。招商银行上述动作,无疑雪中送炭,积极提振意义毋庸置疑。

只是,也要看到信贷业务依然是银行违规及踩雷的“高发区”。尤其面对前车之鉴,快速业务布局的同时,多些风控系统优化、把控意识、教训反思没有错。

企业冷暖本是常态,穿越星辰大海,一切从基本功开始。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