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连降19周,人们在财富自由之前,率先实现了“猪肉自由”!


01

猪价下跌,开始养膘

听说过股市有股灾,你听说过猪市有“猪灾”吗?

今年4月开始生猪价格都快跌到地板上去了。

连农业部都开始坐不住了,出来喊话:“多吃猪肉”!

9月1日,农业农村部就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会上表示:

今年猪肉、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形势也不错......因此,节日期间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是有保障的......尤其是猪肉,在座的各位可能知道,近期下跌非常快,也希望大家趁这个机会多吃猪肉、多买猪肉。

信号还不明显?这是国家队下场催你们赶紧去菜市场买猪肉,回家吃猪肉,趁着猪价下跌,敞开肚子,打开胸怀,多吃点,养点秋膘。

不然...猪价真的要撑不住了。

短短两年间,猪肉价格从十几元一斤涨到二三十元一斤,如今又回落到十多元一斤,变化实在太快了。

生猪价格自3月以来持续下跌,前两年涨得有多猛,最近跌得就有多惨。北方不少地区的猪肉更是跌至8元一斤,大批养殖户叫苦不迭,亏损严重。

等到5月份,国家不得不出手控制猪肉价格,以前是一个劲投放储备肉想降低猪价,现在是一个劲出政策来稳住猪价。

5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的主要工作便是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会上,专门审议并通过了《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国家为了几亿头猪操碎了心。

但高层一系列的措施,并未能阻挡生猪价格跌势。

9月2日,生猪价格持续下探到14.16/公斤的水平,对比去年同期36.88/公斤价格,同期下挫61.6%。

所以,我们看到了农业部副部长亲自出来鼓励大家多吃猪肉,商务部将、也发出信号说:

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本年度第二轮中央储备猪肉收储。

每次国家在猪价低于养殖平衡点的关键时刻,果断采取中央冻猪⾁收储预警预案。但国家冷库的储量有限,仅占猪肉产量的极小部分,对于目前整个生猪市场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最大的作用是暂时遏制住了猪肉价格的暴跌,却无法从根本改变当前市场的供需关系。

要知道,今年春节前,国家还投放了7批次,累计18万吨冷冻储备肉进入市场,以此稳定猪肉的价格。

真应了那句话,牛市靠国家政策,熊市靠国家托底。


02

波动巨大的猪市场

放在一年前,要是说能吃上10块钱一斤的猪肉是不敢想象的,买便宜肉也得要个二十来块。

因为猪肉是个周期性极强的商品,波动的直接原因在于市场供需变化,当供不应求之时,猪肉会涨价。

从下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猪肉价格与猪肉产量呈现明显的反向关系。猪肉越多,猪价越低,猪肉越少,猪价越高。

所以就有了我们常说的“猪周期”,即每隔一段时间,猪肉便会出现周期性的大涨或大跌。

但这一轮的周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猪周期,它不是市场现象与规律所引发的,而是由人为因素引起,让非洲猪瘟和猪肉贩子背了锅。

18年8月,俄罗斯那边的非洲猪瘟传到沈阳。到19年7月,非洲猪瘟传遍所有省份。

为了应对猪瘟,全国累计扑杀了116万头生猪。因此,很多人也把猪肉涨价归结到非洲猪瘟的头上。

但事实上,116万头生猪相对于中国每年的猪肉产能来说,真的是毛都不算一根。

2017年的时候,中国全年生猪出栏6.88亿头,扑杀的生猪仅占总产能0.168%。而因为非洲猪瘟,整个亚洲损失了673万头猪,全算在中国头上,占总产能也就0.978%,还不到1%!

非洲猪瘟对中国猪肉供应的影响微乎其微。

去年防疫防得那么狠,把非洲猪瘟都给防没了,猪肉却并没有任何一点跌下去的势头。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中国生猪产业,集中度太低,散养的猪肉产业正好碰上环保督查的风暴。根据农业部的数据:

以年出栏500头为标准,低于这个数量的非规模化养殖,在2015年占全行业的56%。

中国的一半的猪来自农家散养自养的,拌点豆渣料喂一喂,每半年找人来收。

2019年开始的猪肉上涨,一小部分是因为非洲猪瘟,一大部分是因为“过度环保”。

地方大力整治农村养猪环境,禁止用厨余剩饭喂猪,农村养殖户要申请许可证,要申请环保证,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养殖户,坚决拆除;导致2018年开始,在四川等养猪大省,甚至出现“无猪村”。

一年的时间内,全国生猪存栏量从4亿多头跌到3亿头。

在近两年猪肉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猪舍”的查处才放缓。

为了环保,北方各省市都在大力推广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再不济也要推广清洁煤。每年都会出现因环保治理而导致的各种问题。比如,老百姓因为烧散煤,被行政处罚;因为使用清洁煤不当,多人煤气中毒等等。

北方的煤改气、煤改电;南方的拆除猪舍,凡此种种,皆为基层治理的“瞎折腾”。出发点都是好的,但不可避免的为了实现目标,采用极端手段深度干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不顾客观条件,制造了大量社会问题。

在北方农村,谁都知道多年来形成的烧柴火做饭、烧炕取暖是最经济实惠也是最便捷的生活方式。

这种取暖方式还和房屋设计、建筑建构、家庭空间等密切相关,已经深深嵌入到了每个家庭生产生活之中。看似只是改变了人们的热量获取方式,其实是在对人民的生活方式做了根本性的改变。

养猪也是同理,中国超过一半的猪都是农户的猪舍散养,一股脑儿全都给取缔了,缺口从哪补?自然无可避免造成整个生猪供应链出问题。

并且中国生猪产业的格局不是一天两天形成,要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靠着“运动式”的环保整风,非但不能解决猪舍粗放式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还会把整个产业给整垮了,造成市场上的剧烈波动。


猪肉最高涨价到40块一斤便是最深刻的教训。


03

便宜肉还能吃多久?

中国人对猪肉的重视由来已久,从名流到百姓莫不如此。大诗人苏轼甚至不惜写首打油诗表达对猪肉“不得不吃”的态度:“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教不瘦又不俗,顿顿还他笋炒肉。”

自从猪肉供给出现问题以后,国家开始疯狂扩张生猪产能,发布《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令要求2021年产量必须恢复到常年水平。

一大波政策利好涌向养猪。

规模化养殖,给补贴;养殖场的喂养防疫消毒农机设备,给补贴;养殖场的用地,特批。扑杀的补偿、规划的养猪经费、生猪的物流建设,相关经费必须在三个月内到账。

正邦牧原温氏这些传统养猪大户,疯了;京东网易万科们,也疯了。

养猪大户们开始扩充产能,互联网大厂携资入场,也开始加入养猪大军。

养猪成了去年继楼市、股市之后的“第三大风口”。

每年的8月这会儿,猪猪们尚未贴秋膘,养殖户大多不会选择在8月大量出栏生猪,生猪出栏量下降,且此时对应的是前一年冬季补栏生猪,成活率比其他月份低,使得生猪总体供应量低,导致价格上升。

8月是猪肉价格的旺季,但是今年的猪肉价格很反常,在旺季都没有迎来价格反弹。

因为猪肉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今年的生猪产能迅速恢复,哪怕是8月,出栏量也并未减少。

受河南暴雨的影响,当地担心灾后发生疫情,不少养殖户甚至还加大了出栏力度;由于疫情影响,各省高校的开学时间也有所推迟,学校食堂的猪肉进货量锐减。

这就使得旺季反而变成了“供过于求”的价格淡季。

于是,国家队救场,部委出来喊话,全国人民奉旨吃肉。

吃肉的人是吃爽了,养猪的人却亏惨了。

衡量“养猪人”利润最直观的的指标是猪粮比,如若在6: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一旦猪粮比低于该数值,养猪产业便进入亏损状态。

今年6月底,猪粮比跌至5∶1以下,养猪人从去年的疯狂赚钱,变成了疯狂亏钱。

市场上的猪越来越多,导致猪肉不值钱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猪价越来越低,猪饲料却越来越贵。

饲料行业的公司似乎达成了“统一战线”,在近几个月进行了2轮上涨调价。

6月初,包括大北农、上海农好、中大饲料、香川饲料等众多厂家,均上调价格50-75元/吨;之后,又再次上调至75-80元/吨。

原本每袋80斤的猪饲料110元,如今已涨到了每袋140-150元。

养殖成本持续升高、生猪上涨无望,养猪亏损面不断扩大,自繁自养的养猪户每头少说亏损350-400元。

看着这么便宜的猪肉,再看看那么贵的猪饲料,现在国家又开始头疼养殖户。

猪肉供给量起来了,消解了其他肉类的需求,搞得牛羊肉价也开始跌。加上入秋,各地的养殖水产又要出一波。

丰年谷价贱,歉岁民生难啊。

猪价一跌飙跌,瞬间就成了“树倒猢狲散”。养猪人看着猪肉不光挣不到钱,还得往里贴钱,就会开始减产,要么少养,要么干脆不养。

猪价维持低位,饲料却在高位,生猪产业就可能发生“踩踏事故”。

尽管猪肉价格创下新低,但市场却是最不淡定的时刻。

生猪产能的释放近期应该差不多了,价格的底部大概会在这时形成。盲目投产养猪的人,也将逐渐回归理性。

等到过剩的猪肉被市场消化完了,这轮猪肉价格下跌也到了头。而因为猪肉跌得厉害,养殖户们纷纷减产又将导致下一轮的猪肉上涨,开始下一次的周期轮回。

趁着猪肉便宜,多买多吃点,这轮猪肉跌的有多惨,以后就会涨得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