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未来是新能源车,这是全球的共识,在6月27日的文章《汽车行业增长趋缓,新能源车逆势爆发》中,我们也详细论述过其中的逻辑,其未来与发展趋势我们不做过多赘述。

对于一场技术性的革命来说,最核心的变革都是动力的变革,纵观人类历史,从畜力到蒸汽动力,再到燃油动力,每一次都带来了全球社会经济的深刻改变,如果放到汽车行业,其革命性变化也在于从燃油动力到电力的改变,其中的核心就是:

电池!

关于动力电池,我们在6月16日《动力电池大时代,新能源车的核心》中,对其进行过详细分析,在文章中,我们曾总结过,锂资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资源,新能源车时代,锂资源将是比石油更重要的资源。而如何从盐湖中提取锂资源,是关系到中国锂资源乃至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的技术,所以,今天我们就聊聊:

盐湖提锂。

1

战略意义

锂有“白色石油”之称,作为新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电池中有广泛应用,随着全社会对于新能源领域发展愈加重视,锂资源的战略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资源分布上看,全球锂资源分布集中,优质且具备规模化利用能力的资源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及阿根廷的“锂三角”区域。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末,全球锂资源量约为8600万吨金属量,锂资源储量约2100万吨金属量。其中玻利维亚资源量占比最高,约2100万吨金属量,占全球24%。玻利维亚、阿根廷与智利资源量合计占全球份额约为 58%,故而被称为南美“锂三角”。

我国锂资源储量量仅占全球6%,而在可预期的未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锂资源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庞大,供求矛盾愈发突出,国际形势愈发复杂,境外政治风险长期存在,因此,自主可控的锂资源战略意义巨大,如何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5月16日,青海发布《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行动方案》初稿,凸显了国家政策对锂资源的重视。

2

技术成熟

从分布上来看,中国的盐湖卤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和西藏,以液体卤水锂矿为主,占比接近90%,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16)统计数据,国内查明的液体卤水锂矿区有14个,查明锂资源储量(以氯化锂计)为2363.4万吨,其中青海和西藏两地占比达到87%,资源分布集中度高。

过去,高镁锂比是困扰中国盐湖提锂产业化进程的核心问题,与南美盐湖相比,中国青海地区的盐湖卤水中锂离子含量偏低,镁锂比显著偏高,使得青海盐湖在使用南美地区成熟的盐田浓缩沉淀法提锂时分离难度大,锂损失率高,开发成本高,为此,我国需要开发出针对性的锂提取技术。

经过多年探索,中国已经开发出多种提锂技术路线,包括吸附法(吸附+膜集成法)、膜法、电渗析法(膜法的一种)、煅烧法、溶剂萃取法等,此外还有针对西藏扎布耶盐湖开发的太阳池结晶法等。

从多种方法的比较来看,“吸附+膜”集成方案的适用性最强,正在青海多家企业中推广,该方案的提锂效果以及实际运营效果最好,未来有望成为青海地区盐湖项目的主流提锂技术路线。

近几年随着提锂技术的逐渐成熟,技术发展已经可以实现低成本提锂,产业化、规模化进程迅速推进。

根据中国政府的远期规划,未来盐湖提锂产能将达到30万吨,全球锂供应占比预计超过20%,成为全球锂供应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有的约10万吨产能相比,将有20万吨的增长空间,真正实现锂资源的自主可控。

3

投资机会

对于盐湖提锂产业来说,2021年将是全行业的转折点,随着《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及行动方案》通过及落地,企业提锂技术趋于成熟、提锂成本下降,再叠加新能源车扩产带来的锂资源需求,锂资源价格进入景气周期,中国盐湖提锂产业将再次进入扩张期。

我们认为,具备以下优势的企业将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其一是拥有盐湖资源的企业,这个不用多说,盐湖资源是相关企业的立身之本,没有盐湖资源一切都无从谈起。

其二是盐湖提锂产能释放顺利且具备产能扩张前景的公司,随着《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及行动方案》的落地,以及国家对锂资源产能的规划,国内盐湖提锂产业有望进入新一轮的扩张周期。当前国内主要盐湖提锂企业已建成和有明确规划的产能项目达到 25 万吨,受益于本次产能扩张规划的企业将具备竞争优势。

其三是受益于“吸附+膜法”提锂技术推广的公司,针对国内“高镁低锂”的盐湖资源,在目前的多条技术路线中,”吸附+膜”集成方案的适用性最强,运营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