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教育的理解,但是近几年教育无论从形态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本给予了教育发展的动力,却也打破了产业,人性,甚至于社会的某种平衡……

01.

15家知名机构被罚款

就在六一儿童节当天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集中公布了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

会议公开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加上5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3650万元。

这一次的监管行动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些大型城市的大型连锁机构。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人才、资本和技术的高地,也是校外培训机构“大牌云集”的区域,同时这些地区的家长和学生也更为焦虑。

但是这一次的监管查处是依据《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两部法律,也就是说这一次的监管针对的还是校外培训机构的销售,价格问题。

即使这一次的整治行动针对的是销售和价格板块,也依旧牵扯出了许多问题。其中除了包括教育机构经营类,教学质量类的问题,更是能从更深一层看出教育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02.

事件标签

这次牵涉到罚款事件的培训机构,被贴上了“虚构,夸大,诱导”的标签。

这其中主要包括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编造用户评价等类型。

被查出,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来自985、211大学的仅有18人,占比不到15%。

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

关于价格欺诈,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

邦德在其公众号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事实上该补习套餐是专门为2020年“双12”推出的全新体验活动,其所谓的“原价”此前从未销售过。

纳思书院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时宣称“钜惠双十二,五折抢好课!”事实上该课程从未按五折销售过。

其实这样的市场套路对于我们这些韭菜来说已然是司空见惯了。对于我们并不构成本质上的伤害。

那么,培训机构真正对我们造成的真正伤害是什么?

03.

标签却不是事情的全部

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的疯狂发展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事实也的确如此。前一段时间就传出的字节跳动旗下的清北网校,招聘中小学老师,年薪200万,上不封顶。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案例,现实中的网课老师依然有业绩压力,培训机构老师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月入两三万的。

在教育行业能够赚钱的都是那些教的好,学生能够出成绩的老师。所以优秀教师的流动轨迹可以看的到,小县城的优秀教师会被特聘到周边的城市,而小城市的优秀教师会被聘到一二线城市,一二线的公立学校教师会被课外培训机构或私立学校高薪挖走。

我们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去指责这些放弃小地方,跑到大城市来的老师。因为他们除了是老师以外,还承担着父亲或者母亲的家庭角色。与所有的中产家庭一样,他们也拥有着这个阶级会存在的一切焦虑。

谁都知道好的资源在大城市,谁也都知道,要享受好的资源就需要钱。他们有着与其他父母一样的需求。

还有人说,这些培训机构其实就是在贩卖焦虑

这么说吧,教育机构的产生其实本来就是焦虑的产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还不存在什么课外培训机构,即使兴趣班也是极其小众的存在。

后来出现了一批家长,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学习跟不上或者是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所以找到关系比较好的老师或者是做老师的亲戚朋友,希望他们能给自己孩子补课。出于礼貌,家长会多多少少的给老师一些钱。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就已经出现的状况是对于那些更容易让孩子出成绩的老师,家长们总是很舍得。

接下来的状况就是,那些补了课的孩子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别的家长看到也会争先恐后的将孩子送去老师那里补课。

随着有不可需求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在课外的收入逐渐增加。有人就嗅到了商机,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在真正平等的教育环境下,大家都可以没有焦虑的生存,但是一旦有人通过一些努力获利,那么那些还没有获利的人就开始产生追逐的念头,这个追逐的过程势必会产生焦虑。

不得不承认现今市面上存在的校外培训机构真的有一些可以让孩子提高成绩,只要有一个孩子通过这样的形式在获利,那么家长就不会放弃这种培训形式所带来的希望。

所以,现实的情况不是说有15家机构罚了款,这种社会焦虑就会得到缓解,反之有些家长还会产生如果机构没了,我的孩子要怎么办的焦虑!

04.

比内卷更恐怖

还有人说,校外培训机构造成了教育内卷

这件事情应该这么理解,内卷是指大家付出的更多了,但是这件事并没有得到发展。可是,如果大家付出了,反而因此走了下坡路呢?

先说一件身边真实的事情:

因为希望教育可以更加公平,所以学区房的决定因素很大程度上被削弱,开启了区域摇号。我的朋友所在的区域也开始摇号入学,他们的家庭环境可以说是中产偏上的一类,富人阶级说不上,但是钱够解决中产焦虑的那种。

他们的孩子即将上小学,摇号没有摇到比较好的学校,甚至可以说是区域内比较差的一所学校。

经过再三探讨,最终他们的选择是联合几个同等收入水平的家长,让孩子在学校挂名学习,实际把孩子送去某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单校外机构每年每个孩子的价格就超过了20万。

对于孩子的长久规划他们也明确表示了,如果外来在初高中还是需要摇号入学的话,不能进入好的学校,他们就决定集体将孩子送出国学习。

当人们已经尝试过了不公平的竞争,起点高的人就不愿意再接受公平竞争了。对于他们来讲脱离这套公平机制就成为一部分家庭的优先选项。

还有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教师资源从公共教育体系流出,进入校外培训机构。其实这对于公共教育,义务教育来说算不算是一种流失呢?当然算!

那么还能说现在我们正在面临教育内卷吗?我觉得这不算是内卷,而是一种枯萎。

好就好在,没死透……

你认为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教育摆脱枯萎和内卷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