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你熟悉的海底捞,这次来了一个你不熟悉的套路。

"特色凉面2.99元一碗啦!""炸酱面5.99元一碗啦!"……海底捞终于忍不住,再次进军快餐界了。

实际上,海底捞并不是第一个下沉做快餐的连锁餐饮巨头。

早在2015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就释放出了要大力进军快餐的信号。只可惜,从"西贝燕麦村"到"麦香村",再到"西贝Express",西贝的快餐从来没有做好过,5年摔了5次跟头。

2.99元一碗面

自开设快餐门店"十八汆"后,近日,有媒体报道海底捞再次加码快餐赛道,于成都金牛区肖家港附近开设新店"捞派有面儿"。

新店共设12款SKU,主要以汤面+干拌面为主。价格方面,如果说十八汆的9.9元一碗面极具性价比,那捞派有面儿最高7.99元一碗面的价格更算的上市极致性价比了。

从名字上来看,"捞派有面儿"不同于十八汆的生僻字型,与海底捞一样直接指向品类。"捞派"也如同海底捞菜系中的捞派麻辣牛肉、捞派毛肚一样,具有海底捞属性的鲜明特色。

据天眼查搜索结果显示,"捞派有面儿"的大股东为海底捞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新派餐饮,供应商为海底捞旗下的蜀海,数字化服务商为用友餐饮云。

"捞派有面儿"的菜系符合当地成都人的口味,这一点与首家在北京开设的海底捞快餐品牌"十八汆"有异曲同工之处。十八汆因为北京人吃面爱吃卤,菜单上便囊括了招牌炸酱面、京城打卤面、茄子打卤面、鸡蛋打卤面等北京人居家在外常吃的打卤面。

从大众点评的搜索结果看,开在成都的"捞派有面儿"包括一些重口味的川香鸡杂面、红烧肥肠面、泡椒鸭血面等,很符合成都本地人的饮食习惯。

从最新的菜品价格来看,刚上市时的菜品价位已经完成新一轮调档。此前最高12.99元一碗面已降低至最高7.99元一碗面,特色凉面价格低至2.99元一碗,价格低于同城所有面馆。

来源:捞派有面儿微信公众号

快餐的巨大潜力

快餐经过这30多年来的发展,凭着高频和刚需,已经成为餐饮行业的主力品类,对餐饮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根据《2019中国快餐产业大数据研究报告》显示,快餐门店数在餐饮行业中的占比由2015年的33.6%增长到2019年的49.2%,几乎占到整个餐饮行业的半壁江山。麦当劳做过一个统计,2017年在中国内地共卖出超过5000万个巨无霸,其中近五分之一的巨无霸在北京被吃掉,比第二位的上海高出一倍。而这仅仅是快餐数据的一个缩影。

进入2020年,一场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新冠肺炎来袭,使得餐饮行业受到重创。但以快餐为代表的一些大众刚需品类得到了率先复苏,海底捞、西贝等正餐巨头纷纷试水快餐领域,让一直主打刚需需求的快餐再次被大家所关注。

快餐或成为2020年餐饮业的最大风口,许多餐饮企业越来越看重中国快餐的市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快餐成为许多上班族、学生的首选,而这部分也是消费力较高的人群。

庞大的市场容量、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结构使得快餐市场可以容纳众多连锁品牌共同生存,具有特色的新品牌同样具有短期内站稳脚跟的可能。发展至今,快餐行业已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各自有着不同定位和竞争优势。

西贝的贾国龙曾说,餐饮业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做快餐,能迅速大规模复制到全球才算做企业,才能把西贝推成国际大牌。

海底捞的中年危机

海底捞的此番动作,更像是在缓解自身面临的增长困境。

上市一年半来,即使被誉为"火锅龙头企业",但随着火锅赛道愈发拥挤,海底捞也不可避免的面临"业绩天花板"一说。

2019年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得益于大力扩张门店,海底捞的营收猛增,但其翻台率、单店营收、净利率却都在下降,对于一二线消费者拉新困难的问题更是突出。

财报显示,海底捞的增速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3.04%,净利润的增速直接降低了17.72%,整体翻台率从2018年的5次/天下降为4.8次/天。与此同时,海底捞的同店销售增长率为1.6%,其中一二线城市同店销售增长率分别为-0.2、-1.9%,这与2016--2018年的14.1%、14.0%、6.2%相比,降速明显。这直接表明了,海底捞在一二线城市的门店增长已经停滞。

纵观整个中国餐饮市场,各大玩家其实早就开始布局自己的子品牌,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的篮子里。外婆家旗下有炉鱼、锅小二、UNCLE 5 等16个子品牌,九毛九也推出了太二酸菜鱼、2颗鸡蛋煎饼等4个不同品类的新品牌。

而1994年就成立的海底捞,目前拿的出手的就只有"火锅"。眼看业务发展速度收窄,新对手层出不穷,消费者开始流失,海底捞的焦虑不言而喻。凭借多年积累来的供应链、中央厨房和数字化运营优势,海底捞此刻打入快餐领域,似乎也是顺水推舟。

觊觎快餐已久,海底捞终于出手。只是,快餐是需要强大系统支撑的食品工业,与"火锅"经营方式大相径庭。

目前海底捞,已基本形成火锅、快餐、正餐、零售化的多元业务矩阵。只是,这一回,海底捞能拿下快餐行业这一大块蛋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