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一场主题为"疫情期间的人生思考"的直播中透露,自己已经考虑退休,但短时间内不会对外公布。"我做企业做到现在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有兴趣的话新东方应该比现在更大一点,新东方的未来应该交给更年轻的一代人去做","我会去做更好玩的事,:读书、旅游、把旅游的经验分享给别人,一起旅游、一路给大家直播,给大家讲解每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讲讲自己的人生。"

关注俞敏洪的人一定知道,他在疫情期间一共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更新了56篇文章,每篇都是以当天的疫情最新数据开始,伴随着国内的疫情逐渐控制,他表示将从日更变成周更。在文章的阅读量上,也从起初的每篇3万到最新的10万+。除此以外,他在疫情期间于新东方旗下App、抖音、快手等各种平台上完成了近10场直播,分别面向10岁以下的儿童、初高中学生、新东方老师、年轻创业者等等;快抖双平台累计新发布了107条短视频,拍摄内容包括英文名句赏析、书籍推荐、北京春天花卉大赏等等。

从这些不难看出来,俞敏洪正在一步步为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做准备。

说回俞敏洪退休的事,俞敏洪在直播里也说到要让更年轻的一代来接班,但这更年轻的一代究竟是谁?我们知道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已去其二,王强和徐小平已经离开了新东方,"后三驾马车"陈向东、沙云龙和周成刚,目前也仅剩周成刚一人尚在新东方,可从年龄上周成刚的年龄比俞敏洪还大,说退休可能周成刚在俞敏洪之前退休都有可能。

另一方面,新东方"年轻一代"能让俞敏洪完全放手的管理层人选还不太明确,就算培养也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加上俞敏洪的儿子目前仍在读书,所以单从接班人上来说,俞老师的退休计划可能现阶段只能说说而已了。

股权归属大于接班人

其实,对于俞敏洪及新东方而言接班人的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核心问题还是其股权结构,尤其是关于公司控制权的事宜。

俞敏洪创立的新东方2006年登陆美国纽交所,发行价22美元,经十多年发展,经复权后的价格最高至575.52美元,翻了将近26倍。

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给公司融来了巨额的发展资金,给投资人也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这是个双赢的格局,但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随着每次发行新股,原股东的股权比例必然将被稀释,出现股权分散化的特点,现俞敏洪虽仍是第一大股东,但其持股比例仅占13%;第二大股东为瑞银集团持股比例11.9%,两者相差比例已经很接近了,理论上二股东完全可以通过公开市场购入股票,取得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进而取得公司控制权,威胁到公司下一步的发展。

为什么只是说理论上可行呢,毕竟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不同于首次公开发行新股(IPO),他走的是发行存托凭证(ADS)的路线,简单解释下存托凭证,就是考虑到海外公司在美国直接上市不方便,便以该公司为模板复刻一个股权体系,对应拆分为ADS份额,该ADS份额在美国证券市场进行交易,ADS份额在一定程序下可以转换为该公司的股权,但操作中有诸多现实中的问题难以实现直接控股。

但毕竟这个威胁是存在的,想当年阿里巴巴为了从雅虎手中夺回控制权,花了将近70多亿美金,才从雅虎手上买回了20%的股权,后来阿里巴巴花大力气推行了"合伙人计划"牢牢控制住董事会才彻底解决了这个威胁;后来的小米和京东就更精明了,推行了AB股计划,A股作为优先股,1股抵10股或20股普通股B股的投票权,即使小米的雷军、京东的刘强东只持有公司10%的股权份额的优先股(假设公司就10股优先股,90股普通股),就可对应行使相当于100股/190股;200股/290股的表决权,从而完全控股公司。

股权结构问题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致命问题,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障碍,俞敏洪要退了,这个难题也要交给新一代的领导人去解决了。

奋斗!

出生在江阴农村家庭的俞敏洪,在过去50年的奋斗经历被翻拍成了电影,名为《中国合伙人》,剧中的三人分别对应的就是俞敏洪、徐小平和王强。俞敏洪学生时期两次高考失败第三次考上了北大的英语系,在北大期间他说一口流利的江阴普通话,除了"俞敏洪"三个字,没人听得懂在说什么。第一次开班会,他磕磕绊绊地进行自我介绍,班长直接听火了,打断他说:

同学,你能不能不要说日语!

而这个班长就是新东方最早三驾马车之一的王强,当时的王强是北大艺术团的团长、学校广播站站长,女生们都把他当偶像。就凭这点,俞敏洪对他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在他眼里,阁下王强就是那个风流人物。

学生时期的俞敏洪有个著名的癖好,就是爱哭。一晚上能连哭两场,最负盛名的两哭,一哭班里讨论事情,自己插不了嘴。二哭大学最丑的女生收到了情书,就是他写的,但他还是被拒绝了。为攒人缘,俞敏洪把宿舍打水、扫地的活,一个人全包了,甘愿做同学们的杂役。

但谁也没想到,多年后,这个当时在班里非常不起眼的江阴农村男孩,会比他们都更有出息。"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一个词,奋斗"。

俞敏洪曾经讲过一个雄鹰和蜗牛的故事。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还有另外一种动物,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而且,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掉下来、再爬。但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而他自己,其实就是那只蜗牛。回顾自己的人生轨迹,他发现所有的机会都是以失败为前提的:考上北大是因为高考考了3年,英语培训厉害是因为连续4年想出国,却拿不到全奖只好给别人辅导课程;办新东方是因为偷偷在外兼课被北大记过处分,"臭名昭著",只能离开。

1993年,新东方正式成立,最早的时候包括俞敏洪在内仅有三个老师,但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新东方学员剧增到一万名,俞敏洪也成为了最早的千万富翁。

新东方的三驾马车

90年代下半叶,俞敏洪为把新东方做大做强,想到大学时的两个偶像,王强和徐小平。当时徐小平在加拿大,读完音乐硕士就失业,各处打零工,洗盘子送外卖,求生存,没发展。他自己形容:除了生了两个孩子,一事无成。

俞敏洪带了一万美金,邀请徐小平一起回国干。徐小平听说新东方已收入千万,心动不已,立即行动,卷铺盖回国。

俞敏洪找完了徐小平,又去美国找王强。出发前,特意穿了一件重金买的皮夹克,两个大方口袋,上面是翻毛。他就是想炫耀一下,但是王强一看,就笑了:太土了,土得让我都感觉无地自容。

王强带着俞敏洪到校园散步,一会儿就有美国学生过来问,这不是北京的俞老师嘛?王强才知道,俞敏洪是真成了。

当时王强已经读完了计算机硕士,找到了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工作,拿着7万美金的年薪,过得不瘟不火。俞敏洪告诉王强,我在北京办了新东方学校。王强说:我做噩梦都没想到你还能办学校,你怎么看都像培训学校办的对象。

1996年,王强回国,新东方的"三驾马车"正式成立。

在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人的身上,能看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命运。他们历经传统的兄弟结义的小农经济状态,到后来的家族制、合伙制、股份制,以及海外上市的现代企业制。

在《中国合伙人》的电影里,三位主角觉得,做企业只有在纽交所撞钟,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后来俞敏洪说:你撞一百次世界也不会尊重你的,你如果真正地做了合法的并且是确实是有意义的生意,世界才能尊重你。

新东方日益壮大,2006年在纽约上市,一个小时内,俞敏洪的资产净增6亿,成就了一夜暴富的神话。而这次上市被很多专家分析认为是当年纽约上市最成功的案例。伴随着新东方成功上市和个人财富激增,俞敏洪完成的是人生的第三次冲锋。

已经甲子之年的俞敏洪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只管大方向,而把更多的重任交给年轻人干,剩下来就是阅读、写作、旅行、运动。同时,俞洪敏也开始在各大直播平台上注册帐号,开始了他的"网红生涯"。他说,"人要常常学会有退身之所,并找到排解焦虑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