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能否在2020年实现下一个百亿元增长,仍然面临市场考验。

疫情阴霾之下,安踏于3月24日午间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全年业绩报告。

一如众人所料,在半年报营收超过150亿后,安踏的全年总营收首次突破300亿大关,达到了339.27亿,同比增长40.8%,超出彭博的一致预期。

更为可喜的是,FILA(斐乐)品牌继续贡献了强劲增长,实现营收147.70亿元,同比增长73.9%,毛利率达到了惊人的70.4%。

图片来源:安踏官网

疫情之下拿最佳

市场最佳!创造历史!对于安踏去年的亮眼表现,媒体自是不吝溢美之词,然而,在一片欢快的气氛中,安踏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最新消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经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达成共识:最晚在2021年夏天举办东京奥运会。这意味着作为东京奥运会中国奥委会服装领域的独家合作伙伴,赞助了中国28支奥运代表队的安踏,将不得不打乱自己所有营销计划,重新部署。

因为疫情,安踏的股价再度受挫,截至3月24日收盘,安踏体育报于53.65港元/股,较去年11月历史最高点跌去33%。

谁又能够想到,去年五遭浑水做空,股价依然坚挺的安踏,这次却被疫情掐住了脖子。

安踏总裁郑捷预测,相比此前预期,今年一季度安踏主品牌的营收将下跌20-25%,FILA品牌将下跌10-15%,而因为奥运会推迟带来的其他损失或将更大。

主品牌的尴尬处境

说起市场对斐乐的关注,其实大多来自于安踏此前的半年报,自遭遇浑水做空以后,安踏在半年报中首次公布了斐乐的业绩,65.38亿元的营收接近安踏总营收的半壁江山。

而在过去的一年中,斐乐的贡献占比从2018年的35.2%增加到了43.5%,在安踏集团整体营收增长40.8%的背景下,斐乐73.9%的增长速度显得贡献太多;稍加比较,不管是安踏品牌还是其他所有品牌的增速都未能赶上集团整体的发展速度,分别为21.8%和33.3%。

图片来源:安踏财报

从毛利率上看,2019年安踏集团的整体毛利率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个百分点至55%,这同样受益于斐乐的贡献。

根据财报数据,安踏品牌的毛利率最低为41.3%,斐乐的毛利率最高,达到70.4%,所有其他品牌的毛利率为61.8%。单看增幅,主品牌安踏的处境略显尴尬,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0.7个百分点,斐乐的毛利率则微增0.5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由此判断,自收购芬兰同行亚玛芬以来,安踏现有品牌的发展已经出现了颓势。

通常情况下,一个品牌的业绩贡献不断减少,意味着该品牌线下门店的坪效在下滑,运营效率在递减。“不能一味通过兼并购去做大业绩规模,而需要思考主品牌滞缓发展的内在因素,真正体现价值零售需要内部挖潜,而不是过于多元化。”有专家如此说道。

谁会成为下一个斐乐?

当然了,对安踏本身而言,一增一减或许犯不着警惕,真正该关心的是,除了主品牌发展放缓之外,高速增长的“现金牛”斐乐也出现了增长瓶颈。

以去年上半年,斐乐的相关运营数据为例。财报显示,斐乐在去年上半年的营收为65.38亿,毛利46.73亿,毛利率达到了71.5%,同比减少了0.2个百分点,而全年70.4%的毛利率则意味着2019年下半年斐乐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拉低了毛利率水平。

专家分析认为,对安踏集团来说,每个品牌都有天花板,需要在天花板到来前,寻找和培育下一个斐乐。

图片来源:斐乐官网

近几年,安踏在海外的收购案频频。去年3月份,安踏体育、方源资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腾讯组成的投资者财团完成了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及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始祖鸟、萨洛蒙、W威尔逊等品牌)的收购,再之前收购滑雪运动品牌Descente以及童装品牌KINGKOW等。

目前安踏旗下的品牌已经接近30个。不过除了对斐乐的改造,安踏收购其他品牌的表现都难言成功。报告期内,除了安踏和斐乐之外,其他品牌营收为17.08亿元,仅占安踏总营收的5.1%。

去年12月的投资者大会上,安踏曾提出“双A”计划,希望将始祖鸟、萨洛蒙及威尔逊打造成三个“十亿欧元”品牌,同时,加快中国、美国等大国家市场的发展,到2023年规划中国区收入增长四倍,业务占比从5%提升至15%,美国业务增速超过50%。

由此可以预见,斐乐的成功经验将被安踏推广到更多的品牌中。但要想在这些定位中高端、国内受众极其有限的品牌中再造一个斐乐,确实很难。

“疫情黑天鹅”的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在安踏公布的这份财报中,并未数据直观展现疫情所带来的影响,不过如今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谁又能够幸免呢?

前面说过了奥运延期,根据日本关西大学体育经济学名誉教授宫本胜浩估算,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6400多亿日元(约合413亿人民币)。

对赞助商来说,这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图片来源:安踏官网

疫情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供需的矛盾。

2011年,中国的体育运动服饰行业就曾遭遇严重的“高库存”危机,李宁、特步等品牌由此陷入长期低迷。

如今疫情来袭,门店客流量下滑,大批订单需求被抑制,据美银证券此前发布的报告称,库存压力将在今年二季度集中影响各家体育品牌。

不仅如此,疫情还将造成供应链停转,工厂恢复产能缓慢,拥有12000家门店的安踏能否保证供货充足也是一个未知数。2月中旬的一则公告中,安踏引用《2019年中期报告》的数据判断,以销售数量计,安踏品牌自产鞋服的占比分别只有34.4%及11.9%,绝大部分依靠外包。这也意味着,如果各地工厂不能及时复工,安踏在供给端将面临不小的压力。

当然,疫情之下,安踏也在积极自救,从2月初开始的全员微商使得安踏自年初至今的电商增长超过了50%,安踏电商负责人表示,安踏1月的的电商业绩已经超额完成,2月也有望达成预期。

不过按照年报数据,线上业务收入占安踏总营收的比重只在20%上下,要想达成预期目标,怕是得有线下门店端配合。

综合自:体育产业生态圈、富途证券、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