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城市更新交流概况】
展望会议或在资金端有更多元化支持,以及规划体系创新。
展望会议可能在资金支持方面有更多元化支持,规划体系或有创新,1)可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央资金支持力度会有所加大,但目前看仅靠中央或地方财政来支持在当前环境下较难。2)可能引起各地方探讨新模式,如土地是否能作价入股,降低成本。3)税费支持,目前很多地方没有税费支持,而更新项目前后涉及比较大金额的土地增值税等影响效益。4)可能会有土地收储与城市更新联动的政策。实际目前收储进展70-80%是面向城投国企,民营还较少,这方面或有更大力度支持,先稳住地产,城市更新更有可能进行下一步。5)可能要求银行出更多金融创新政策,如epc投资人、更新贷等。目前更新贷不能做一级土地开发,若有突破或打开空间。但涉及套利或政府隐性负债问题,存不确定性。
城市更新与棚改相比政策限制较多,体量存差距。
城市更新与棚改相比主要差异,1)政策限制:城中村专项借款有严格政策限制,不能进行货币化安置,而棚改可进行货币化安置,两者政策力度和灵活性不同。2)体量对比:目前城市更新在体量上无法与棚改相比。城市更新中很多项目仅具有社会效益,缺乏经济效益,社会资本参与度低;而棚改在去库存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地方政府参与积极性较高。3)资金使用:地方政府在城市更新资金使用上存在诸多顾虑,如钱怎么花、敢不敢花、花了能否收回成本及是否会被问责等问题,与棚改时的情况不同。4)未来可能性:若未来中央政策放开货币化安置,城市更新的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否则与棚改的差距将持续存在。
24年以来政策密集出台,25年以来资金支持与规划管控机制创新。
2024年政策:1)中央层面:共出台16个更新政策,明确城市更新未来发展方向,有两份顶层设计文件为其指明方向。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发布技术标准和编制指南,明确规划方向和政策支持;住建部发布可复制做法和清单及典型案例;财政部等部门提供资金支持,如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等。政策密集出台,每月都有相关政策发布。2)地方层面:4个一线城市共出30多个政策,各地政策大同小异,在专业术语、审批机构流程、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技术差别,但逻辑和本质相同。
2025年政策:1)资金支持升级:中央预算内设立专项额度,还有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性银行贷款等。2)规划管控机制创新:在2024年规划自然资源部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如自然资源部驱动的规划实施双细则,深圳、上海等地的容积率转移、地价抵扣或减免等,探索集体土地作价入股等融资方案,强调留改拆底线。
城市更新多数市级规划、区级街道执行,操作重视投入产出规划与利益平衡。
规划落实层级来看,总体规划:多在市级层面。执行层面:区或街道、镇街层面执行较多,区政府负责审批,街道负责具体拆迁、改扩建等工作的监督和落实。
操作流程:1)项目策划生成:启动城市体检,根据结果排查问题,确定更新区域和方向,范围广泛,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多个方面。2)方案编制:政府相关部门找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确定改造范围和方向后,由第三方机构编制方案,明确改造方式等。3)资金筹措:考虑资金来源,包括社会渠道、政府渠道等,同时做好政策衔接。4)土地与产权处理:制定土地和建筑处理及产权方案,包括安置补偿、资金平衡等。5)建设施工:涉及具体建设施工工作。6)后期运营:做好后期运营和长效维护,如引进物业等。
操作关键要点:1)前期策划:强调成本、投入、产出和效应,避免盲目做规划设计导致项目无产出和效益。2)规划设计:结合策划,明确更新单元范围等,做好城市设计和专项研究。3)利益平衡:协调利益关联方协商,制定合理补偿方案和资金安排,考虑时间成本等。4)公众参与:做好公告、意愿征集等工作。
资金来源多元化,项目回报模式多样。
资金来源包括:1)社会化资金:多种形式,如银行贷款(需四证齐全)、私募机构资金等,以前一二级联动模式中社会化资金来源多样,但现在受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较大。2)政府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财政补助、政府专项债、土地出让金收入等。3)金融机构资金:政策性增量借款(城中村专项借款)、更新基金等。4)其他资金:如“投资人+EPC”模式引入的社会资本、村集体资金、市场化融资工具等。
项目回报模式:1)老旧小区改造:可拆建一部分房屋出售赚钱;改造后更换租户赚差价;将公共配套用房变为经营性用房等。2)其他项目:通过捆绑多个小区改造降低成本、提供增值服务、与周边机构联合运营等模式实现回报。
不同层级城市结合自身特色特点,做法不同。
经济欠发达、民间资本活力不足的城市,多利用政府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银行贷款,且面临资金使用效益问题;大湾区等民间资本活跃地区,城市更新项目较多,如深圳、广州等地的城中村改造等。未来混合更新项目可能更多,即拆一部分赚钱,留改一部分提升社会效益。
城市更新集中高能级城市,项目存向好趋势。
规模集中地来看,大拆大建类型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深圳,上海、北京也有一点。目前未出现放缓趋势,深圳、广州等地的项目相比前两年有好转,部分停工项目开始启动。收益来源不仅依赖住宅销售和厂房出租,还包括停车位收费、增值服务收入、合同能源管理等,公益项目一般五六年收回成本。
(特别声明: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由投资顾问刘***(执业编号:A079******)提供,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盈亏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珞珈投资ZX0077 售后投诉电话:0755-61957028 0755-25880000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