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本号发布A股上市公司通威股份年报分析文章:《高晶硅贡献利润,发电靠补贴,通威股份扩产或埋雷》。4月27日上午,就收到通威股份委托律所的律师函,效率极高。且要追究刑事责任,力度极大。

律师函中描述此文的“不实”和“侵害”,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你要按我年报照抄,不能有简写,更不能四舍五入。


将“高纯晶硅与化工”简称“高晶硅板块”,就是误导投资者?那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的人,就是误导中国人了?投资者有自己的判断,用不着你去帮投资者判断他们是否被“误导”。按这个逻辑,是不是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不按通威股份年报一字不落的描述,就都要收到通威股份的律师函?

律师函认为,小编使用“四舍五入”,会误导投资者,真是惊掉了小编的下巴。“四舍五入”可是小学数学老师教给小编的,只为表达方便。就比如大家都知道的π,它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通常在计算中用3.14代替。那是不是通威股份的年报中如果出现了π,不跟你不无限循下去的人,都要收律师函?

回归常识,社会、经济生活中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统计,随处可见。

比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141178万人,这个数据显然是精确到万,则实际人口也许是141177.5万至141178.4万人之间某个数字,当然还可以精确到千、百、十乃至个位数。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全国人口总数表达更加趋于用近似值“14亿人”,代替更为精确的141178万人。

再比如,国家统计局每年会公布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数据,2021年国民生产总值是1143669.7亿元?这是精确到千万位,而我们为了表达方便,通常会说2021年我国GDP“超过114万亿元”,把3669.7亿元也省略了,看似巨大,但相对114万亿这个大数据,即便省略,其实误差有限。

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那么再看通威股份自己发布的正式报告中,就没有用四舍五入法吗?当然不是的!

2021年,通威股份股份营业收入63,491,070,520.12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07,920,822.18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86,488,644.67元。

如何更加简单表达这三个亮闪闪的业绩呢?

图片来自通威股份年报

通威股份在年报第九页自己做了示范:634.91亿元、82.08亿元、84.86亿元。那请问通威股份,这三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除了四舍五入法,还有其他什么方法?

通威股份在这里将收入和利润精确到百万位,那小编为了表达方便,精确到千万位乃至亿位,这有本质上的区别吗?会对投资者产生误导吗?并且小编在文中也附上原始财报数据,公众自然可以进行对照。而小编以为,投资者也不会无聊到给贵公司IR部门致电,指出这样表述是一种错误,会误导投资者吧?

通威股份在财报中使用四舍五入法地方还有很多,不再一一例举。

2、“2.78元”电价粗暴推定,再次误导投资者。

通威股份在年报中也披露了2021年度光伏电站累计运营相关数据。

关于上网电价,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通威股份都有两组数据。以集中式为例,一个是分地区,华东0.53、华南0.48、华西0.62、华北0.71、华中0.44,一个是合计,2.78,单位都是元/千瓦时。

说实话,小编看到这里刚开始有点懵,为何地区最高是0.71,合计却是2.78,常识看这显然不成立。随后小编就细细对照,既然是“合计”,难道是五个地区的上网电价简单相加?为了验证小编的猜想,小编用计算器按了一遍:0.53+0.48+0.62+0.71+0.44,果然是2.78。

小编团队对电力行业有着十几年的研究经验,只知道装机容量、电量、电费、补贴这些都是可以“合计”加总的,第一次听到各地电价还能加总成一个“总电价”,真是刷新了电力投资者的三观,你不误导投资者,小编帮你指出来,反而成了误导投资者?有意思的是,你还怕别人不知道,发来律师函昭告天下。

给你们个建议,用均值更贴近实际。简单平均就是2.78/5,也就是0.556,可以精确到0.56(对于这次四舍五入,欢迎你们再发一次律师函)。因为如果按照年报中2.78元/千瓦时的合计电价结算,结算电量为30.15亿千瓦时,那收入就达到83.82亿元,和年报中披露的10亿元显然差距太大。分布式上网电价在年报中被统计成2.09元/千瓦时,也是一样的不严谨。

实际上,通威股份集中式发电收入10.12亿元,对应30.15亿度,大约是每度电0.336元;又由于得到累计补贴5.37亿元,大约每度电补贴0.18元。这样看通威股份光伏电站收入,对投资者才更为精确。

即便用律师函中的理由,把锅甩到交易所软件自动生成上去,难道这么重要的数据,就不能加个附注解释吗?

所以另一个建议是,编年报前,不妨先参考下同行怎么做。

下面是晶科科技(601778)2020年报中各地区光伏电站数据,人家肯定知道把各地电价小计成总电价不合理,所以就空着了。


3、闲聊几句

作为公众公司,既然吃了资本市场的饭,就不要砸信息披露的锅。披露出来不就是为了让人“鸡蛋里挑骨头”吗?

通威股份,作为一家超千亿市值的行业龙头,你的格局、胸怀、责任、眼界,不是应该放到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上吗?怎么反而“舍本逐末”地陷入到“四舍五入”这样的细枝末节中去了呢?本该淡然一笑接受别人“挑骨头”的你,怎么反而挑起别人的骨头了?有这么多的精力,这么高的效率,能不能用到对投资者和交易所的尊重上,不要动不动半个月一个月才在e互动上露脸回答问题?

没时间回答投资者的提问,却第一时间发来律师函。且是一封杀气腾腾的律师函:你一要删除、二要道歉,否则小则民事责任,大则刑事责任。

哥白尼因为天文学问题被烧死,小编因为数学问题被刑拘,真是怕怕。

最后啰嗦两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家公众公司的初心是什么,不要忘记。要善待提建议和问题的人,而不是解决掉他们。如果真要解决,也请有理有节,手段也要高明些。

本来芝麻大的事情,靠格局解决不了,还可以靠专业。然而,你们选择了律师函,公关问题法务化的后果,只能是内部舆情外部化,单次舆情多次化,简单舆情复杂化,这到底是尽责还是失责?到底是为了维护公司的利益,还是在给刘老板挖坑?

作为行业多年的研究者,我们见证了太多公司的起起伏伏,市值千亿、行业龙头,也不过是白驹过隙,流水落花。我们的初心,只是想给通威股份一个理性的建议。其实从公司2021年度业绩和2022年一季度业绩发布那一刻起,很多数据就已成为历史,投资者更在乎的是公司未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在眼下朝气蓬勃,未来是否依然保持高速发展,没有任何人——即便是刘汉元,也不会拍胸脯说没问题。

光伏行业中也曾经历过“双反”和2018年“531新政”,当时游装机量锐减,即便是上游企业也难独善其身。通威股份在2018年归母净利润仅仅增长0.51%,承受过周期之变的通威股份,为什么不能拿出更多精力,回答一下在此文中小编和投资者都更为关心的“西瓜”问题:

“按照光伏行业4-5年左右周期,2018年曾经历过“深蹲”;通威带着一份豪情扩产,或许暗暗埋雷,最终要吞下全行业产能过剩的苦果”?

最后,我们祝福通威能穿越周期,一路辉煌。有这么优秀的律师函,相信也定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