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大家讲过了爱美客,今天我们来说说同样作为玻尿酸三剑客之一的华熙生物。和爱美客表现出的高成长性不同,华熙生物(688363.SH)似乎有些“停滞不前”,沦陷在了“增收不增利”的怪圈里。

2021前三季度,华熙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7亿元、11.6亿元和10.75亿元;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9亿元、1.67亿元和1.41亿元。和营业收入增速相比,华熙生物第三季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0.71%的增速显得格外扎眼。也就是说,华熙生物虽然能够产生收入,但却赚不到钱!你说难受不难受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华熙生物为何会增收不增利。

一、玻尿酸原料产品利润遭挤压,向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转型

华熙生物之所以会面临如此局面,还得从它的业务结构说起。

华熙生物并不像爱美客一般“专一”,而是选择不断开展多元化业务。目前华熙生物已从最初的玻尿酸原料生产商逐渐向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业务延伸,形成了“四条腿”走路带动公司发展的局面,这叫做“四轮驱动战略”。其中,玻尿酸原料以及医疗终端产品是面向B端的业务,而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业务则是面向C端的业务。

从营收结构来看,华熙生物已经逐渐完成了TO B到TO C的转型。华熙生物2021年中报显示其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营收占比已经高达61.99%,甚至比玻尿酸原料产品和医疗终端产品的营收占比的总和还多。从趋势上看,近年来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占比逐年上升,而玻尿酸原料产品的营收占比逐年下降,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为主,玻尿酸原料产品以及医疗终端产品为辅的营收结构。

之前飞鲸投研跟大家讲过,华熙生物之所以会转战C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原料端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玻尿酸原料的需求减少,且产能过剩。根据华熙生物年报披露,2020年透明质酸(玻尿酸)原料的产销量与2019年相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而库存量却比上年同期上升。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玻尿酸市场,行业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另一方面,玻尿酸原料的采购价格正在不断下降。据华熙生物招股书披露,从2017年至2019年,玻尿酸原料产品的销售单价从122.62元/克下滑至111.69元/克,平均每年以5%左右的幅度下滑着。

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华熙生物的利润空间持续遭到挤压,华熙生物必须开展多元化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来解决成长性的问题,从不断上涨的营收结构来看,功能性护肤品已经成为了华熙生物新的业绩增长点。

除了利润空间遭挤压,费用的大幅上涨,也成为了华熙生物增收不增利的元凶之一。由于功能性护肤品业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营销宣传来推动,所以必定会产生高昂的销售费用。

从趋势来看,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率近年来大幅升高,2021年前三季度更是高达46.38%,这意味着华熙生物进行产品营销几乎投入了近一半的营业收入。除了销售费用以外,尽管幅度不大,但研发费用也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不过在成功的营销拉动下,华熙生物在营业收入方面确实做到了逐年提升,但近两年也明显增长乏力,营收增速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获客成本逐渐高企造成的。

2021上半年,华熙生物的营销投入(包括广告宣传费和线上推广费)占比就已高达46.37%。也就是说,华熙生物的营销投入越来越大,虽然功能性护肤品的销售额也在增加,但每多增加一块钱的营销投入带来的销售额增量正在逐渐递减。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在前期品牌无人知晓的时候进行宣传,从而获得大量客户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当现有客户逐渐趋于饱和,想要再从此基础上获取更多的增量客户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了。

三、总结

总的来说,随着上游玻尿酸原料的利润空间遭挤压,华熙生物正逐渐向下延伸,打造自己的全产业链来解决成长性的问题。虽然上游玻尿酸原料的需求远不如以前,但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华熙生物面向C端开展的功能性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等业务,或许也是为上游玻尿酸原料的发展创造新的增长需求。

另外,尽管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居高不下、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飞鲸投研在文章中也提到了,从趋势上看,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率近几年也终归是呈现上升的趋势。长远来看,后续若有新的产品投入市场,或许将改善目前增收不增利的境况。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医药20》:医药行业确定性最强的股票;《消费20》:大消费行业最值得关注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飞鲸投研:聪明的投资者都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