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1日,(雁栖湖)健康发展论坛2020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以“科技引领助推健康产业发展”为主题。论坛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和全国中老年网联合发布了《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康养蓝皮书》),并为2019年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和60强县授牌。

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为《康养蓝皮书》作序。他认为报告准确把握了我国康养产业格局的变化,关注到资本与市场的核心问题,为推动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是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样本。

《康养蓝皮书》是关于中国康养产业发展现状的权威分析报告,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何莽主编,编委主要来自中组部第十六批博士服务团。最新版《康养蓝皮书》以 “资本与市场”为主题,对区域康养产业发展趋势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何莽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康养蓝皮书》主编

何莽在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康养产业正成为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支撑、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两山理论”的最佳实践。据《康养蓝皮书》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康养产业产值超过6.8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2%。我国已初步形成千亿级康养需求驱动的蓝海市场,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川渝区等四大康养辐射片区。在当前大背景下,各康养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我国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康养蓝皮书: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报告(2019)

资本加速涌动:万亿级康养需求驱动的蓝海市场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康养产业发展和康养消费升级创造了良好条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康养产业,不断探索康养产业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康养产业发展迅猛,康养消费不断升级,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万亿级康养需求驱动的蓝海市场。

在何莽看来,在后疫情时代,民众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将加速释放,为区域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为1902元,占总消费支出的8.8%,同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康养消费增幅位于各消费类别首位。

康养产业在中国市场方兴未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入场,为康养产业注入了活力,具有资本密集特征和高科技含量的庞大康养产业正日趋成熟。何莽同时指出,全国康养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仍旧不容乐观,有效供给仍然是发展康养产业的一大难题,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区域格局初成:西南片区康养产业发展迅猛

2018-2019年,多地纷纷出台与健康、养生、养老等相关康养发展规划,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康养产业发展蓄势而发,我国康养产业发展格局也将发生巨大改变。

《康养蓝皮书》指出,西南地区依托生态环境和资源禀赋康养产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川渝区等四大康养辐射片区。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区域康养发展水平在竞争力和潜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南强北弱的发展格局尚未改变。

何莽认为,我国区域康养产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西南地区在康养产业发展保持领先的同时,内部差距逐渐缩小。随着越来越多区域开始重视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不远的将来康养市场竞争将会进入白炽化阶段,亟需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示范作用彰显:康养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积极作用

《康养蓝皮书》编委会在综合考察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基础上,结合康养资源、康养环境、康养设施、康养发展水平四项指标,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2000多个县(含县级市、市辖区)进行了评估,评选出2019年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地级市和60强县。为各地建设富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的康养产业、积极探索康养产业融合式发展模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借鉴。

康养产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上榜60强县榜单中,有17个县市曾为国家贫困县,通过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目前均已实现脱贫摘帽。这些生态优良、经济欠发达区将康养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之路。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以“转型康养、绿色崛起”为定位,截至2019年底,实现大康养经济增加值78.1亿元,占GDP比重达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