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理人传媒旗下《中国保险家》杂志 融媒体中心 文/李听

北京人寿的大股东,熬不住了。近日,北京人寿大股东北京供销社,第三次挂牌,拟出清其持有北京人寿的4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3.986%。而在此前的两次挂牌中,北京供销社没有物色到合适的接盘侠。

同时,北京人寿的重要股东北京韩建集团、恒有源投资管理公司亦曾寻求过股份退出渠道,不过至今仍未成功。

自2018年成立后,北京人寿保费收入连年增长,但6年时间已过,其依旧没有看到持续盈利的曙光,而行业平均在第7年左右开始盈利。去年,北京人寿“象征性”地盈利0.12亿元,为其开业以来首次盈利。但这一盈利的苗头仅仅是昙花一现,接着又了无踪迹了。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出现1.83亿元的大幅亏损,为北京人寿盈利预期划上了休止符。

北京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北京人寿4亿股股权标的,转让底价约8.1776亿元,转让方为北京供销社。该笔股权转让信息披露起始日期为2024年6月28日,于次年7月25日披露结束。

北京供销社,缘何要退出保险这个“朝阳行业”呢?对此,有关人士表示,源于转让方要聚焦主业,计划退出相关金融机构的参股。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供销社是北京市国资委管理的市属企业,承担着代北京市政府储备农业生产资料、防汛应急物资、国家及本市重大活动果品供应任务及烟花储运任务。

早在2021年5月,北京供销社就挂牌过北京人寿股权,当时4.99%股权转让底价3.6158亿元。转让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2023年11月,北京供销社再次挂牌,这一次拟转让北京人寿股权比例从4.99%提升至13.986%。

据北京人寿最新偿付能力报告,北京人寿当前共有9位股东,北京供销社、北京顺鑫控股集团、北京韩建集团均持股13.9860%,为并列大股东。另外,持股比例10%以上的股东有4家,分别为华新世纪投资集团、北京草桥实业总公司、朗森汽车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分别为12.5874%、12.4829%、12.4829%、10.4895%。此外,恒有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鹏康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4.9997%。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2月,北京人寿作为北京本地的保险法人机构正式获批筹建。初始注册资本28.6亿元,注册地北京,拟任董事长马勇、拟任总经理汪军。2018年2月,正式获批开业。它的发起股东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社会企业。

北京人寿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因为“北京”二字,天生就是一个好IP,天生就容易和权威、安全等概念产生联系。凭借着其与生俱来的IP优势、政策优势、服务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北京人寿成立后,保费收入增速马上就上了“高速”。2018-2023年,北京人寿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91亿元、12.7亿元、26.14亿元、45.47亿元、46.62亿元、54.78亿元。从利润情况来看,从2018到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13亿元、-0.52亿元、-1.56亿元、-2.11亿元、-1.89亿元、1191万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北京人寿的净利润除了2023年盈利0.12亿元之外,其余年份都是亏损的,成立至今它已累计亏损约8.92亿元。2024年Q1,它又亏损了1.83亿元。

另外,成立至今,北京人寿净资产规模亦呈下滑趋势。成立之初,它的净资产为27.52亿元,但到了2024年Q1,净资产仅为16.72亿元。6年净资产缩水近10亿元,难怪北京人寿的股东们都着急找新的接盘侠了。

北京人寿的亏损原因,无外乎投资拉跨,没法覆盖承保成本,且其承保成本过高、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退保金、业务及管理费、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这些“成本”之外,还有很大一块,就是高管的薪酬,从其披露的信息来看,北京人寿13位高管2023年薪均超百万,2022年,北京人寿的最高年度薪酬为650万元,处于同业高位。

从管理层人事来看,2018年4月,郭光磊、汪军出任北京人寿首任董事长、总经理。郭光磊出身于体制内,曾担任过北京市金融工委副书记、门头沟区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书记、主任等。2021年6月后,王修文接替汪军出任公司总经理人。王修文是北京人寿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曾担任过利安人寿总精算师、北京人寿总精算师、副总经理及财务负责人。北京人寿的班子成员还包括:副总经理马勇、王原、李国良、雨浓、陶瑞飞、刘睿文(兼任董秘),总精算师邵宁,总助李东、李建兵,合规负责人兼首席风险官虎欣,审计责任人郑瑾,财务负责人王琳。

目前,北京人寿的经营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广东、安徽、福建等省市。

偿付能力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北京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96.01%、183.39%,满足监管要求。但由于目前的亏损以及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情况,偿付能力报告中预测到今年Q2便会出现明显下滑,这意味着北京人寿未来需要通过多种“补血”措施来改善偿付能力状况。

事实上,偿付能力的魔咒早在2021年便笼罩在了北京人寿的头上,当年其原计划等比例增加注册资本金28.6亿元人民币,将注册资本金提升至57.2亿元。然而,由于股东之间的扯皮及部分股东的股权转让,导致增资计划搁浅。增资计划受挫后,北京人寿不得已转向发行资本补充债券。

在2021-2022两年间,该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分三次公开发行了总计14亿元人民币的资本补充债券,债券期限定为10年,初始票面利率设定为5.50%。据债券条款规定,如果公司在第五年结束时不行使赎回权,那么从第六年开始直至债券到期的剩余五年内,票面利率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00个基点。而在北京人寿2023年报中,其表示不会行使赎回权,这意味着北京人寿的财务成本将进一步增加。

遥想当初,北京人寿在排队申请牌照时,正值行业发展的高峰期,开业后,其业务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一时风光无限,但随着近年来市场环境出现大变样,新生的中小险企要在羸弱的市场中拼产品、卷收益、卷投资,压力是越来越大了。但努力的结果,却是企业的净资产越来越少了。股东们在中短期内,似乎看不到公司盈利的希望,于是,主要业务捉襟见肘的股东们,就不得不在股权交易市场上挂牌出售自己的“爱子”了。

北京人寿这次能不能找到好东家,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