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昕迎

自2014年我国第一家民营银行诞生以来,民营银行发展已经走到第十年。对于主打“互联网”牌的民营银行而言,“本土民营资本+互联网科技”几乎是标配,数字化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影响着它们的业务模式。

作为首批四家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线上存、贷款业务的互联网银行之一,吉林亿联银行是继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之后最年轻的一家,开业至今也已走过7个年头。

2017年5月,中发金控、吉林三快科技(美团)等7家知名民营企业在长春发起成立亿联银行,也是东北首家民营银行。历经7年发展,亿联银行的资产规模从最初的不足20亿元已飙至超过500亿元。

据该行披露的最新的一季报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亿联银行资产总额514.79亿元,其中各项贷款余额302.26亿元;负债总额480.1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余额322.19亿元。

不过自2023年以来,在商业银行普遍降息、业绩承压的背景下,体量规模更小的民营银行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提升自营业务将是未来业务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大行进入消费贷市场、抢占长尾客户市场份额的当下,他们只要拿出体量中很小的一部分来拼价格,民营银行的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一名就职于某互联网银行的人士直言。

另一方面,银行业正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互联网银行面对的市场竞争也空前激烈。“提升自身的自营能力、通过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风控体系,可能才是未来发展之道。”上述人士说。

聚焦自营业务能力建设

与同属“互联网基因”的微众银行、网商银行等相比,亿联银行在体量上有一定差距,不过该行的2023年业绩答卷亮点颇多。

2023年,亿联银行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不断提升资本使用效率。截至2023年末,该行总资产517.75亿元,其中贷款总额336.02亿元;负债总额483.24亿元,其中存款总额325.67亿元。

对比上年同期,该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上述互联网银行人士分析称,总资产没有扩充相对来说是客观层面的判断,但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银行自身情况。“对于民营银行而言,在传统大行已经下场的情况下,扩大规模只能去瞄准更下沉的客户,但这会带来一定风险。”

贷款结构来看,亿联银行目前主要发力个贷领域。截至2023年末,该行个人贷款余额316.37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达到94%;个人贷款中的消费贷款余额达到195.58亿元,累计投放金额近450亿元,新增客户数超370万户。

亿联银行目前主打“亿联易贷”和“亿贷”两款消金产品,通过“亿联易贷”保持资产规模和收益稳定,“亿贷”则是该行主要发力的自营品牌。

该行还在财报中称,将进一步优化平台业务结构,降低单一渠道集中度,同时聚焦自营业务能力建设,充分拓展获客渠道、创新业务模式,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由节点块状到产品运营一体化的管理,全力打造“亿贷”自营品牌。

消费金融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民营银行发展的底色。开源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呈祥称,“2015年,国务院将消费金融试点从原来16个城市扩大到全国,民营银行与消金公司合作,以助贷和联合贷形式发展消费金融。消费金融赛道同时符合‘量’‘价’的发展要求;加之消费贷利率高,一般高于对公贷款收益率,在消费金融领域民营银行具有资金优势。”

除了消费金融,小微金融业务是目前亿联银行发力的另一重点。

财报显示,围绕普惠小微客户、民营企业、农户等小微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根据小微客群特点及经营需要,亿联银行打造了“亿农贷”“生意贷”“亿微贷”“亿企贷”等多款小微金融产品。

2023年,亿联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0.43亿元,贷款余额户数14.67万户,当年累放贷款172.33亿元,当年累放贷款户数20.65万户,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达到10.79%。

对此,上述互联网银行人士表示,小微贷款市场当前是片蓝海,也有一些民营银行正在探索性地发力。“但线上小微贷款可以依赖的有效数据还不多,多为税票、经营数据,风险控制模型也会复杂一些,对于银行来说风险管控难度更大、需要的支持也更多,因此风险进一步加大。”

2023年净利润大增46%

业绩方面,2023年亿联银行收获了靓丽的利润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亿联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同比下降2%;实现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6%。

具体来看收入部分,2023年,亿联银行利息净收入8.73亿元,同比下降22%;非利息净收入1.92亿元,同比大增762%。

非息收入大增或出自理财业务。亿联银行在财报中称,为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资产保值增值需求,该行坚持推进数字化战略,不断完善互联网运营体系,稳健开展理财代销业务,提升零售金融服务能力。

财报数据还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零售业务保持平稳发展,个人存款余额265.06亿元,较年初增长11.44%;线上存款客户数达到284.01万户,较年初增长17.02%。

对民营银行来说,财富管理业务的渠道是关键。上述互联网银行人士表示,“虽然中间的管理费不多、利润空间不是特别大,但财富管理是对客户服务的重要一环。”

其同时解释,通过财富管理服务,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持客户在APP上的活跃度,将客户留在自己的资金渠道上。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亿联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75%、1.61%、1.61%。行业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民营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5%。

亿联银行表示,将针对互联网贷款,打造涵盖到期前、逾期后的整体贷后体系,拓展催收资源加强催收能力建设,通过催收、调解、诉讼等形式,不断提升催收效能。

资本充足水平方面,截至2023年末,亿联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2.45%。以行业整体水平来看,资本补充压力是当前民营银行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民营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32%,这一数据远低于国内商业银行的15.06%。

刘呈祥认为,相比其他中小银行尚可通过上市、配资、发行优先股和二级资本债的方式补充资本,民营银行自设立以来,资本补充渠道相对较窄,主要依靠股东实力补充资本。

此前2020年底,亿联银行曾有过一次增资。当年12月,原吉林省银保监局发布批复称,批准亿联银行的增资扩股方案,同意其注册资本由20亿元增加至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