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对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思尔芯)及相关责任人开出重磅罚单,决定对该公司实施5年内不接受其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这是自注册制实施以来,交易所对IPO发行人处以的最严厉纪律处分之一。

据了解,思尔芯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了重大虚假内容,其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经过深入调查,上交所发现思尔芯通过虚构销售交易、提前确认收入以及少计期间费用等手段,在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536.72万元,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同时,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占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18.48%。

此次纪律处分决定是基于证监会对思尔芯涉嫌欺诈发行行为的立案调查和审理结果。证监会认定,思尔芯的上述行为已经构成欺诈发行,违规事实清楚,影响恶劣。因此,上交所决定对思尔芯予以5年内不接受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IPO财务造假被重罚

此次上交所对思尔芯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过程中涉嫌财务造假的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思尔芯的保荐方是中金公司。思尔芯本身处集成电路EDA领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原型验证系统和验证云服务等解决方案,服务于人工智能、超级计算、图像处理、数据存储、信号处理等数字电路设计功能的实现,应用于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智慧医疗、汽车电子等终端领域。

据上交所调查,思尔芯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存在重大虚假内容,其《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严重失实。经查,思尔芯在2020年通过虚构销售交易、提前确认收入以及少计期间费用等手段,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536.72万元,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同时,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占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18.48%。

这一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规定,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因此,上交所决定对思尔芯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以儆效尤。

除了对思尔芯的处罚外,上交所还对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黄学良,时任董事、首席执行官、总经理Toshio Nakama,时任董事、资深副总裁林铠鹏,时任董事、资深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熊世坤,时任财务负责人黎雄应,时任监事会主席杨录等6名相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认定,3年内不适合担任发行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纪律处分。对黄学良更是予以1年内不接受其控制的其他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上交所表示,将持续加强对发行人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管力度,对任何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行为都将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此次对思尔芯的处罚,旨在警示市场参与者要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定,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上交所也呼吁广大投资者要增强风险意识,审慎投资,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和侵害。市场监管部门也将继续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此次事件,市场普遍表示愤慨和失望。他们认为,财务造假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公正,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他们也呼吁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业内专家表示,IPO财务造假行为是市场的一大毒瘤,必须予以严厉打击。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审核力度,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进行更加严格的把关。同时,还应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防止其为了自身利益而纵容发行人的财务造假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已有198家企业撤单

随着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日益关注,今年已有高达198个首次公开发行(IPO)项目选择撤单,这一数字不仅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也刷新了近几年的纪录。

有媒体报道指出,今年已有198个IPO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选择撤回上市申请,其中绝大多数为主动撤回。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近一倍,显示出市场在当前环境下对IPO项目的审慎态度。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IPO撤单数量的显著增加,一方面反映了监管层对IPO项目审核标准的提升,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和合规性要求更为严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关注度提升,对潜在风险更加警觉。

从撤单项目的行业分布来看,多个行业均有涉及,但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盈利能力下滑等原因,导致部分发行人难以达到上市标准,或者担心上市后市场反应不佳而选择撤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撤单项目在撤回前已经历了多轮问询和反馈,但最终还是未能满足监管要求或市场期待。这显示出当前IPO审核流程对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质量和合规性要求非常高,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对于未来IPO市场的发展趋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和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质量的日益关注,IPO项目的审核标准和门槛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未来IPO市场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

在此背景下,发行人需要更加注重自身质量和合规性建设,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同时,投资者也需要保持理性投资态度,谨慎评估投资风险和价值,避免盲目跟风或投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