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这两句经典诗句也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读书。然而与此同时,大众读书习惯以及背后的图书产业发展,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生在互联网的时代,电商平台则让我们获取图书变得更加轻便。近日,拼多多发布了《2020多多阅读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消费者在拼多多上的图书订单量增速超过189%,在2020年,中国有4亿人次来拼多多“拼”知识,“拼”回家的知识相当于11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

数据的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国人对阅读、对知识获取的“饥饿感”。而电商平台作为最终要的图书销售渠道之一,正在对整个图书行业以及出版行业产生更为重要的和深远的影响。

知识无价书籍有价:捍卫知识价值的平台力量

任何消费品消费状况,都需要考虑目前国内消费分级的大环境,图书行业自然也不例外。

一边,对于一二三线城市之外的很多读者来说,图书价格或许不够便宜,一些定制的低价、劣质图书便走俏。

而在另一边,劣质图书,损害的其实是创作者、出版商的合法权益,同时,需要保证一定的价格,进而保证编辑、作者、翻译等群体的收入。

作为连接双方的重要纽带,拼多多也在维护双边的利益诉求,肃清图书市场环境。

在消费端,例如拼多多发布的《2020多多阅读报告》,通过了解用户阅读诉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补贴等各项公益活动。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拼书”增长最快的五个地区,分别为新疆、西藏、上海、北京和青海。为兼顾了少数民族地区阅读喜好有关,相关优秀书籍会入选“多多读书月”活动百亿补贴范围。例如新疆建设兵团李娟的成名作《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等,以及新疆乡土作家刘亮程的代表作《一个人的村庄》等。

此外,拼多多启动“多多读书月”活动,联合中信出版社、知识出版社、青岛出版社等30余家出版社及图书出版公司等,针对社科、文艺、教辅等多个类目超过1000款图书进行百亿补贴大型直补。

这些活动给人的感觉其实就具备更多的公益属性,降低购买门槛,让许多欠发达地区用户可以买到心仪的图书,满足自己的阅读需求。

而在出版社和创作者方面,从《拼多多消费者阅读报告》中的数据增长,可以看出拼多多作为新兴电商平台已然成为图书销售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成为拉动图书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性也做日益增加。

此外,拼多多即将联合作家发起“众声创作者计划”,为加入该计划的作家,免费开通专属品牌页(明星店铺)。这样一来,一方面,帮助这些创作者以最短的路径连接广大读者;另一方面,这其实也是对创作者们的尊重,对于拼多多而言,也因此收获广大创作者群体的好感。

可以说,如今的拼多多正在发挥平台的力量,推动图书出版行业的正向发展。

知识无价,图书有价,由于电子阅读以及碎片化信息阅读等因素影响,图书市场需要释放新的增长动力。但常态的价格战以及无序竞争下,行业有陷入恶性循环发展的迹象。拼多多尝试用平台经济的力量,去捍卫知识的价值,试图通过自身的投入(比如,打击盗版、平台治理等),去引导图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行业顽疾待解:电商平台带来怎样的可能性?

如今,平台电商的出现给予我们新的思考。线上销售渠道的价格平权,这是平台的优势。平台的本质其实就是渠道,连接供需双方,规模化整合供需以及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调节,这是电商平台的优势所在。然而过去传统电商模式下并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也在提醒我们要向新动能去要增长和改变。

作为新电商平台的拼多多,它一系列动作背后,其实也是在尝试用自己的创新和更加商业化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其中,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更高的转化率,以及新的阅读群体挖掘。

得益于“最初一公里”的深耕,拼多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也更近。《2020多多阅读报告》显示,过去一年,超过4亿人次消费者来到拼多多“拼”知识;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同比增长双双超过180%;来自乡村中小学的图书订单量、图书交易额同比增长双双超过152%;平台消费者一年拼下的知识量,超过11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

此外,社交电商的拼团模式,也为图书电商拉新提供更多的可能。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是:小镇青年的阅读需求日益上涨,和北上广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同样对知识充满渴盼。

农货上行,知识下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来自原三区三州的图书拼单量,增速超过182%,不少消费者属于“互联网直过人群”。“他们原本在当地买不到书,也没接触过传统互联网,直接过渡到新电商平台购书。”“多多读书月”负责人表示。

可以说,在引领行业方面,拼多多的出现也在给图书出版行业有序发展带来足够的想象力。

重塑连接底层架构:打造双边良性生态引擎

中关村才女梁宁曾引申过一个“三浪市场”的概念:传统模式的消费升级是1.0,互联网思维的打法是2.0,智能商业的打法是3.0。

就传统图书出版而言,书店装修得比以前文艺,各种华丽文艺大气的腰封外封此起彼伏,各种精装化书籍涌现,这其实就是书店产业增加收入的一种选择,但说一千道一万这也只是消费升级的1.0。

而在互联网思维的2.0时代,图书销售拥抱线上渠道,增加同用户的接触面。用户端面临的是海量的图书信息大爆炸,而供给端则不得不低价折扣促销。

目前看来,拼多多对于图书产业的影响更像是智能商业打法的3.0时代。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一健康的平台机制,去推动图书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是创作者以及出版商方面。

首先是具备互联网思维2.0时代的优势,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8亿,是极具潜力的知识普惠市场。此外,它还不断通过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去加大图书销量转化,帮助创作者和出版商创造价值。

此外,对于创作者以及产业链的发行方来说,拼多多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意味着有更好的行业环境。不断加大图书板块的治理力度,打击盗版,扶持正品和优质商家,直接影响就是带动正版书的销量,进而带动整个图书销售市场“良币驱逐劣币”。

最后,是数据驱动销售,著名的西西弗书店可以确保每本书都在它应该在的位置,而拼多多是每本书确保推送给可能需要的人。

图书销售其实有两种:一种是目的性强的工具书消费,例如教辅、做菜等;另一种则是随机性消费,这类书籍通常没有指向性,可能不能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但却占据着非常高的长尾比重。

通过《2020多多阅读报告》,拼多多秀了把自己的数据“肌肉”。对于图书零售而言,实际上是把“随机消费行为的标准化”。

拼多多上亿万次购买数据中,藏着国人阅读层面的各类密码,包括阅读偏好、定价影响等多个方面。未来可以通过数据端,帮助出版商确定合适的图书。同时,通过大数据,帮助出版商制定合适的定价策略,寻求最优解。

另一方面是对读者的影响。

对于读者而言,带来最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未来买正版书更便宜了,从进一步带动正版图书消费群体的增长,把行业的需求池继续做大。

同时,我们看到拼多多也在通过读书月、补贴等各类活动,烘托读书氛围,引导大众多读书、读好书、读正版书。

如今,透过《2020多多阅读报告》我们可以看出,一边是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拼多多上购买各类书籍,而另一边,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创作者开始入驻拼多多。就读书市场而言,拼多多已然形成了一正向的双边网络,未来平台也将呈指数型上升趋势。

可以看出,拼多多在图书领域的动作对于整个图书行业以及出版行业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拼多多过去做的事情已经成效初显,未来如何仍然需要验证。但至少现在看来,拼多多为图书行业、电商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那就是通过平台模式解决困扰行业已久的价格无序问题。同出版商、创作者、消费者一起,致力于为国内图书零售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