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疗“转战”互联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足不出户”的线上诊疗模式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小病多”“节奏快”的年轻人中间掀起了一阵热潮。
尽管这种新兴的医疗方式在国内广受好评,但其商业化一直饱受质疑。如今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十年有余,当下的情况究竟如何了?
01 互联网时代,医疗行业的结构正在洗牌
从最初的挂号到最终的开药,“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消费者看病的痛点、难题。究其根源,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00家左右三甲医院,其中三甲数量前十的省市包含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共有543家三甲医院,超过全国总数的1/3。而排名第20的昆明、第30的兰州分别仅有25家、16家三甲医院。
此外,院均医师数和院均床位数上的方差波动更大,在前10排行中就出现了最高院均1600最低600余名医师,而榜单统计到的第36名拉萨市仅有3所三甲医院,院均373名医师,1200多张床位。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严重制约了部分地区的医疗整体水平。
公开数据,壹DU财经整理
此外,从患者角度考虑,三甲等大医院拥有区域内最顶尖的医师人才,最先进的医疗器械设备。在此背景下,患者自然是“有点病就往大医院跑”,进而导致了医疗资源挤兑、黄牛滋生,最终出现了天价挂号费的医疗乱象。尽管近些年国家大力推动县区、社区等基层医院医疗体系的发展,但效果并不显著。
互联网医疗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一医疗窘境,有机会重塑医疗资源结构,因此,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强。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发改委、国务院等部门相继出台了10余条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如《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挥互联网医院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资源下沉、分级医疗。
在政策的驱动下,互联网医疗市场蓬勃生长。据观研报告网统计,2017年我国医疗信息化软件市场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26.8亿元,至2021年时已经翻了2倍多达到了323亿元,期间CAGR高达26.33%,并且到明年将突破500亿元大关。
数据来源:观研报告网,壹DU财经整理
同样,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人数和线上问诊市场也实现了快速突破。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已经突破7亿人次,线上问诊市场规模达到441亿元。
随着互联网医疗在医疗行业的不断渗透,传统的医疗模式在今天正在洗牌重构。
02 从互联网大厂到金融巨头,布局医疗各显神通
在实体医疗越来越卷的行情下,各行各业都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医疗赛道之中,其中就不乏有京东、阿里、美团这样的互联网大厂,以及平安、泰康和一些银行等机构。总体来看,市面上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从患者端需求切入,主打“互联网医药”的商业模式
纵观整个医疗产业链,最容易切入的一环在于医药的销售,也是京东、阿里、美团等一系列电商企业最为擅长的商业模式。
凭借着强大的客户流量和销售网络,医药电商模式的市场影响力正在快速的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渠道里医药电商的销售额占比自3.2%上升至8.3%,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占比基本保持在20%左右,而医疗机构的销售额占比则从76.7%下降至70.8%。随着未来医疗监管日趋严格,医药电商极有可能进一步拿下更多属于医疗机构的份额。
在众多互联网医药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根据2022年报显示,阿里健康总营收205.78亿元,23H1净利润1.61亿元;京东健康总营收467.36亿元,净利润3.80亿元,23H1净利润15.61亿元。从业绩上看,两家企业都已经渡过了商业推广的“烧钱”阶段,步入正轨后的互联网医疗模式的红利正在逐步兑现。
除此之外,在外卖餐饮做到全国乃至全球第一的美团,也在医药电商上做得风生水起。美团买药板块整合了“自营药房”和“医生诊断”两大板块,从诊断到送药上门一条龙服务,真正的实现了“小病不出门”的初衷。
第二类:从医生端整合,主打“互联网医院”的商业模式
顾名思义,这一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更加偏向于医生、医院等医疗资源的整合,打造“互联网诊断”乃至“互联网医院”的模式,有着极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健康(平安好医生)。
截至今年上半年,平安健康已建立了来自22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并已合作近2400名外部名医,合作医院近4000家。
图片来源:平安好医生官网
相较于“互联网医药”的商业模式,平安医疗的体系构建的难度更多在于如何在线上管理好庞大的医疗团队。面临着同样难题的还有成立了17年之久的好大夫在线。尽管成立时间够久,但好大夫在线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也从某种意义上印证了互联网医院想要做好,难度之大。
03 互联网泡沫化,线上医疗将来何去何从
近5、6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众线上医疗企业是吃尽了时代的“红利”。京东健康2019年5月成立,2020年12月登陆了港交所;阿里健康2015年成立,2018年12月港交所上市。
互联网的红利期加速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也悄然加速了整个行业趋于泡沫化的进程。除了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其余几家头部的互联网医疗上市企业几乎全部陷入了亏损的困境。
如:平安健康2022年总营收61.60亿元,净亏损6.08亿元;智云健康2022年总营收29.88亿元,净亏损16.89亿元;叮当健康2022年总营收43.29亿元,净亏损高达28.33亿元。
很显然,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更像“互联网”的烧钱营销,快速抢占市场份额甚至是单纯为了上市,而失去了“医疗”本身的味道。如今潮水退去,互联网行业的泡沫被相继戳破,融资难、上市难挡住了大量想分一杯羹的企业。
从根源考虑,其实任何互联网企业想要做强做大,但最终都离不开实体产业的支持。正如京东健康今天400多亿的营收,其中86.5%源于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的收入所得,而线上服务仅为64亿元。京东健康之所以能从互联网医疗赛道里脱颖而出,正是因为理清了互联网和医疗的关系,利用互联网辅助做好医疗而非利用医疗的噱头做互联网。
类似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也许未来这个赛道会更卷,也很难出来下一个京东健康。但是随着互联网医疗的逐渐成熟,仍可以期待更多的创新和机会。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或者点击这里下载云掌财经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