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行业,该变了。
1

停业

中国最大的催收公司,来到了关键时刻。

5月25日凌晨,湖南永雄资产管理集团(下称永雄集团)突然发布了一则《告全体员工书》。在文章中,永雄集团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停业

按常规的理解,停业的意思就是停止营业、暂停开展业务。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以应收账款和聘用催收人员及2019上半年佣金总额计算,永雄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催收服务提供商

这样一家催收龙头,为何突然停业?

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那份《告全体员工书》里。目前,这篇文章已经被删除了,但在网络上依然能找到痕迹。

▲图源网络

文章内容显示,2023年4月3日、4月10日和5月19日,安徽警方跨省执法,相继介入集团分公司调查,179名员工被带往安徽,并分别采取监视居住、取保候审、刑事拘留、逮捕等刑事强制措施,还有3名员工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批捕。

因为这个事,永雄集团内部人心惶惶——

一些员工在街头看到“皖”字牌的车子竟不由自主拔腿就跑

此外,永雄集团的员工从疫情前的1.7万人,降至如今的7000人,经此事件后又陡降至2000人。永雄集团在文章中似乎十分“委屈”——

员工的大量流失,集团账户和流动资金的冻结,叠加安徽警方对客户单位的极限施压,令永雄的经营难以为继

永雄集团直言自己“绝对不存在违法犯罪行为”,“永雄绝非别有用心之人构陷的非法讨债公司,而是一家负责任、有担当的正规催收公司。”更有意思的是这句话——

我们深知,不是国家和时代抛弃了永雄,是永雄在没有法律保护的情况下成为了时代的牺牲品。

整体看下来,这篇文章充满了委屈和不满,与其说是“求救”,更像是一种“抗衡”,不禁让人想起了前两年某房企的那封“求救信”。

这令人更加好奇,永雄集团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真相到底如何?

2

暴力催收

永雄集团的创始人叫谭曼。

你也许很难想象,中国最大催收公司的老板,竟然是一位法律界的专家。

在媒体的报道中,2002年刚毕业于湘潭大学法学院的谭曼,以278分、全国排名前四百的成绩通过国家首届司法考试。此后,谭曼进入佛山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欠款催收法律服务工作。后来谭曼回到长沙自主创业,直到2014年,谭曼才正式创立湖南永雄。

短短数年时间,律所出身的谭曼就成长为“催收巨鳄”,他掌舵的永雄集团也曾两度传出要赴美上市。


2019年10月,永雄集团曾在美国SEC提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IPO上市。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永雄集团的营收分别为4.36亿、5.95亿、7.58亿和5.15亿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0.98亿、1.10亿、1.24亿和0.32亿人民币。

截至2019年9月30日,永雄集团在催的逾期贷款总额为446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卡催收占总营收比重超过70%。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已经是行业龙头,永雄集团依然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永雄旗下共有11492名员工,其中催收专员10915名,占比约95%。2018年,永雄的人工成本达4.55亿元,占营收的60%。

律师出身的谭曼搞起催收别有一套,他要求催收过程做到“法言法语、轻言细语”,以“和谐催收”为结果。但在基层催收的执行过程中,谭曼制定的原则似乎没有得到完全落实。

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2016年11月,湖南永雄催收人陈某为了催促贵阳市公交集团公司驾驶员沈某强归还平安银行信用卡欠款,用公司配发的手机拨打贵阳市报警,谎称自己是沈某强,因家庭变故生活无望,在公交车上装了炸弹。最后,陈某因犯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还有2018年11月,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刑事判决书中显示,湖南永雄的一名催收员肖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肖某在供述中直言——

公司内的员工都是靠买卖公民的信息来帮助顾客找到他们想找到的人。

在凤凰网财经的报道中,永雄集团还涉嫌多起“暴力催收”,群发遗照、“夺命连环CALL”、冒充公检法、跟踪家人……

▲截图自黑猫投诉

截至5月26日,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永雄集团”,共有168条投诉,“爆通讯录”“骚扰他人”“暴力催收”等关键词多次被提及。

▲图源黑猫投诉

说到底,永雄集团做的还是“讨债”的生意,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甚至是“黑色地带”。

3

催收江湖要变了

回看永雄集团的发展,算是赶上了行业的大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和不良资产数量迅速飙升,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也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地方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出现,民间信贷催收企业也应运而生。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超过3000家催收机构

他们的业务模式倒也不复杂。一般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将逾期30天以上的不良贷款打包卖给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再由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打包卖给合作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

拿永雄集团来说,2016和2017年,它的信用卡催收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超过96%,永雄集团的前五大客户大概率都是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在此前的年终表彰大会上,永雄集团还曾展露出自己的雄心——

从2023年到2027年,争取至少培育扶持5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催收企业;从2028年到2032年,通过上市融资开设地方AMC,批量收购和处置个人不良贷款。

谁成想,美好构想犹在眼前,停业风波就来了。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捷信,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提交招股书的时候,捷信在中国的业务总资产已近千亿,累计客户超过5000万,为整个捷信集团贡献了逾60%的收入和贷款额。

这个5000多万中国人的超级债主,却一度陷入“高利贷”质疑和暴力催收之中。21CN聚投诉平台上,搜索有关“捷信暴力催收”的帖子,有几千条之多。


捷信委派的催收人员,催收手段花样层出不穷,骚扰借款人手机通讯录里的亲朋好友已经是常规操作,甚至还对借款人的单位、街道、村委会等进行骚扰。

捷信在全球拥有代理和实地催收代理2.3万人,就连神农架这样的地方也设有外访催收岗,足以让借款人无所遁形。

对这个行业来说,管理混乱和监管风险,依然是扼住命运的痛点。

这些暴力催收行为,严重干扰了社会秩序,也一度引发许多的社会悲剧。正因此,监管不断出台政策法规对催收行业进行规范和整治。

2021年3月,“催收非法债务罪”正式纳入《刑法》这两年,公检法也集中开始了一波打击暴力催收、反暴力催收的行动,端掉了多个不合规的催收机构。

永雄集团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盯上的。根据媒体报道,在宣布停业之前,永雄集团已经嗅到风声,关停了一些分部的业务,并注销了大量机构。

不止永雄集团,自2023年3月以来,多家湖南催收公司也被安徽警方跨省执法。

不难想象,一场海啸已经来了,永雄集团只是一个开始。还是那句老话——

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