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走在悬崖边上的企业。

1

巨亏

养猪大户正邦科技正在进入至暗时刻。

1月31日,正邦科技公告称,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亿元至13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95亿元至1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84亿元至-64亿元。

我翻了一下,2021年正邦科技刚亏损了188亿元,成为当年头部猪企中的“亏损王”。

这意味着,仅仅两年时间,正邦科技就亏损了近300亿元。

啥概念?要知道,自2007年上市以来,正邦科技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到百亿,也就是说——

不仅把过去十几年赚的辛苦钱全赔进去了,还倒贴近200亿。

难道这两年养猪,真的这么惨吗?但看看其他猪企,似乎也不是。

根据猪场动力网此前的统计,已公布预告的17家养猪企业中,总共有13家企业净利润为正,仅有4家企业为负——

绝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业绩上涨,有7家企业还实现了扭亏为盈。

就拿牧原股份来说,人家全年净利润高达120-140亿元,比去年的69.04亿元最高预计增长102.79%,几乎翻倍。

同样是养猪的,为何差别如此之大?更扎心的是,让正邦科技难受的,不只有巨亏。

就在1月17日晚间,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公告称,经公司财务部门测算,预计2022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与此同时,公告显示,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0月24日作出决定书,决定对正邦科技启动预重整,预重整期3个月,后由于情况复杂法院将预重整期延长至2023年4月22日。

如果正邦科技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也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从资本市场来看,相比于前两年的高点,正邦科技的股价已经跌去80%以上,市值相比巅峰时期蒸发近700亿元。

一代“猪王”,何以至此?

2

暗雷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正邦的发家史讲起。

正邦最早的时候并不养猪。1996年成立的江西正邦实业有限公司(正邦科技前身),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卖饲料。

到了2003年,正邦收购了国家级重点种畜禽场江西省养猪育种中心,才正式切入生猪养殖行业。

从饲料到养猪,正邦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生猪养殖处于生猪产业链的中游环节,过半的养殖成本来自饲料费用;另一方面,大型饲料企业具备规模化养猪的资本优势。

而且,2007年,正邦科技在深圳主板上市,成为江西第一家上市的农业企业。

成本和资本的双重优势,叠加2008年后国内生猪生产的迅速恢复,“养猪”成了一个赚钱的潮流生意。

到了2020年,正邦科技的养殖业务已经实现348.34亿元的营收,占当年总收入的70.85%。同样是那一年,正邦科技实现生猪出栏量955.97万头,同比增长65.28%,跃居行业第二。

至此,养殖已经完全取代饲料,成为正邦科技的第一大主业。

亮眼的业绩之下,正邦掌舵人林印孙的身家也实现了暴涨,胡润2020百富榜单上,林印孙以320亿元成为江西首富。

但这种风光背后,是高速扩张带来的重重隐忧。

回看正邦科技的发展历程,这家在2010年产值才190亿元的企业,几乎以100亿元/年的速度递增,十年间一跃成为江西首家跻身千亿的民营企业。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的生猪出栏量。

2007年,正邦科技的生猪出栏量为8.32万头。在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492.67万头,位居全国第二。15年间,正邦科技的生猪出栏量——

翻了179倍!

遗憾的是,就在正邦科技高速飞奔的时候,猪价下滑呼啸而来。

公开数据显示,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约为18元/公斤,而在2021年,猪价一度跌破11元/公斤关口。整个2021年,21家上市猪企亏损达到431亿元。作为此前大规模扩产的代表,正邦科技更是亏损高达188亿元,成为“亏损王”。

更关键的是,正邦科技此前的扩张是建立在高杠杆之上的。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92.6%。要知道,同样是2021年,养猪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54.59%。其他养猪龙头,也基本上在60%—80%之间。飙到像正邦科技这么高的,着实罕见。

截至2022年三季度,正邦科技总负债达到349亿元,资产负债率更是飙升到113.8%。其中,有息负债约201亿元,但正邦科技在手货币资金不足15亿元。

这两年,缺钱的正邦科技,接连陷入商票逾期、拖欠代养费、生猪提前出栏等漩涡,甚至还出现了“猪吃猪”的惊悚剧情。

3

周期

从源头来看,正邦科技的利润暴跌,来自此前的超强猪周期。

根据中国养猪网的数据,从2021年1月初的高点36.94元/公斤以来,生猪(外三元)价格持续下跌,一度跌到10块左右/公斤,跌幅达到60%以上,跌破了成本线。

“卖一头,亏一头”成了常态,养猪户只能哭晕在厕所。

正邦科技来说,它在2021年亏188亿,卖了1492.67万头猪,折算下来每养一头猪亏损1260元。

在这种局面下,2022年正邦科技销售生猪844.65万头,总出栏排名由全国第二骤降为全国第六。

周金涛有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而养猪大户们的康波,叫做“猪周期”。

所谓“猪周期”,指的是猪肉和所有大宗商品一样,都会出现周期性波动。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历时3~4年。这些年,我国经历了4次完整的猪周期——

2002年至2006年、2006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14年、2014年至2018年。

每次猪周期的情节都大致相同——

猪肉供给不足——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存栏量过度增加——猪肉供给过剩——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亏损导致生猪存栏量过度减少——猪肉供给不足……如此循环。

而此前的一轮猪周期,正是始于2018年的那场猪瘟,很明显,2021年正是进入了价格下跌阶段。

对猪企来说,猪周期带来的影响就是业绩的周期性。从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这些养猪龙头近十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来看,猪周期的影响非常明显。

上行周期,大家都纷纷入局,盆满钵满;而在下行周期,没收住的猪企往往亏损惨重甚至血本无归。

对所有猪企来说,周期就是一场危机:既是危险,也是机遇。那些没有守住大本营,被周期抄了家的,就只能倒在黎明前,眼睁睁看着别人发财。

实际上,早在2022下半年,猪价已经开始回暖,很多扛过来的猪企,从那时候就开始扭亏。

遗憾的是,新一轮“猪周期”的春风来了,正邦科技却在疲于应对现金流危机。根据时代财经的统计,2022年,正邦科技商品猪营收同比下降近7成,元气已伤。

“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的悲惨例子犹在眼前,还是巴老的那句话——

当潮水退去,你才知道谁在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