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万员工!

京东捧出了一份另类“炫富”的财报

双11结束后,很多人都将关注的焦点对准了京东的2022第三季财报。

京东的2022Q3财报所以值得期待,有两个原因:第一,看热闹的永远不嫌事大,有阿里刚刚发布的财报在前,现在将京东的财报对比着看才更有味道;其次,2022Q3财报也是徐雷以京东集团CEO的身份现身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后的首份财报,对京东今后的发展走向至关重要。

11月18日晚,京东集团发布了2022第三季财报,这份财报总结起来可以用四个字形容:另类“炫富”。

一方面,净收入2435亿元,同比增长11.4%;净服务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42.2%;净利润100亿元……无论哪项数据单独拎出来做横向的对比,京东都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稳健。

而如果考虑到以上成绩是在截至2022年9月30日投入了1267亿元供应链基础设施及其他开支后取得的,京东的表现就不光是稳健可以概括的了。

对于本季度的业绩表现,京东集团CEO徐雷在投资者会上分析业绩表现时认为:“京东业务的增长质量在今年有实质性的提升,是基于我们年初对经济和行业态势的预判”,看来他对京东三季度的表现还是相当满意的。

另一方面,《电商报》对财报透露的另一项数据更加关注:截至2022年9月30日,京东体系员工总数近50万人,比去年底增加7万多人!

近50万人的企业员工数量是什么概念?阿里巴巴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的员工人数约24.3万;腾讯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共有10.8万名员工;百度官方宣布,截止至2022年8月3日,百度共有1.9万人,——也就是说,京东的总人数已经远远超出BAT的总和!

放在互联网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近50万的员工总人数的确有理由“炫富”。

原因也很简单: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企业吸纳的员工数量越多,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

那么,京东是怎么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厂”的?

首先,员工福利上从不玩虚的,让员工有归属感。

多年前刘强东就说过:京东每年都会为员工们缴纳五险一金,每个员工都签劳动合同;福利之外,京东小哥的薪酬水平在行业也是首屈一指的。而从2022三季度财报来看,京东80%的员工为一线员工,今年三季度,京东物流为一线员工提供的福利开支就达到112亿元。稳定的收入,完善的福利保障,让近50万员工有归属感,这是京东员工数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

其次,多元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功不可没。

很多人都知道,京东内部有一个管培生制度,这是京东招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渠道,京东集团的高管徐睿此前就是管培生。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以来,京东面对社会扩招了很多大学生。这样的“逆势而动”,不仅传递了京东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是通过企业扩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来造福社会,体现了京东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在对一线员工的培养上,京东也很有一套。2014年起,京东联合各大高校开展了“我在京东上大学”等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有2000多一线员工拿到大学毕业文凭,其中很多人都晋身为管理层。

刚刚线束的二十大的“党代表通道”上,还出现了一名京东快递小哥:宋学文。经过在京东不断锤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宋学文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如今更是成为京东快递北京地区的运营规划负责人之一。

难怪京东集团CEO徐雷骄傲地说:京东在技术投入、员工薪酬福利和纳税额方面,远高于自身获取的利润,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远远大于一些追逐高额利润的平台模式。

更有价值的财报:

这些事情上永远“不惜力、不算账”

说到京东,就不能不提到京东物流。

十几年前,就在对手将主要精力用来烧钱补贴的时候,京东却反其道而行之,硬是咬着牙坚持十多年不盈利,将大笔资金用于物流仓储等基础设施的打造中。

如今,京东当年自己一砖一瓦构筑的“长城”,已经为其构筑起强大的竞争壁垒。京东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截至2022年9月30日,并购德邦后,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500个仓库。包含云仓生态平台的管理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一年就新增加100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最近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中,京东快递也令人信服地位列各大品牌之首。

当然,就像《蜘蛛侠》里那句台词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今,京东物流十多年打磨出的一体化供应链,也每每在抗疫、保供、救灾等重大事件发生时彰显出超强韧性,让京东有足够的底气在这些事情上 “不惜力、不算账”。

今年4月,上海疫情爆发,但受封控的影响,当地物流问题成为市民最大的难题之一。这时候,5000多名京东一线员工在明知深入一线有被感染的风险下,陆续从全国各地紧急奔赴上海。截至6月1日,京东累计为上海运送了超过15万吨生活物资,解决了很多上海家庭的燃眉之急。

今年1月,天津疫情发生后,京东1小时内调用了大批货车,于次日凌晨将紧急物资运送到一线;与此同时,京东健康为天津等地用户开启24小时免费在线问诊服务专区;京东七鲜超市的蔬菜、瓜果等商品的日订货按平时4倍供给,这种立体式供应也成为很多平台仿效的重点。

哪里有困难,京东的供应链能力也嫁接到哪里,由此看来,京东不仅在做供应链,更是在做 “有责任的供应链”,单从这一点来看,京东就是值得尊敬的企业。

50万不会是终点!

员工人数近50万后,可能很多人都会问:京东的下一步怎么走?

作为一家新兴实体企业,京东的根扎在实体中,“从实体中来,到实体中去”,当然也会在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壮大。

只不过,和其他的企业相比,京东还是一个“眼里有光”的企业。

首先,大手笔布局农业、工业等实体经济。

就拿农业来说,熟悉京东的人知道,京东有一个乡村振兴“奔富计划”。财报显示,到2022年8月底,这个计划实施22个月以来已带动农村6200亿产值 ,帮助数百万农户创收。事实上,今年京东11.11,高质量农产品在京东有显著的增长,其中当然有“奔富计划”的推动。可见,“奔富计划”是非常落地的计划,能实实在在为农民创收,促进当地产业升级。

其次,发力产业带品牌。

很多人发现,今年京东11.11,京东有了新的变化:更关注产业带品牌了,并且启动了产业带“百大质造工厂计划”。这个计划的重点,就是将一些产业带品牌纳入京东自有品牌的范围,帮助更多的产业带品牌及工厂开拓市场。

目前来看,京东的“百大质造工厂计划”的野心并不小:未来三年内打造500个产业带品质示范工厂。这事真的做成了,京东的货品体系将得到极大的丰富,未来用户在京东消费时的选择就更加多元了。

还有,走活线下实体店这盘棋。

这是一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竞争的时代。电商的竞争不光是线上,同时也在线下维度展开。在刚刚结束的京东11.11期间,超20万家实体门店通过京东到家、京东小时参与了“全品类小时达”即时零售,很多品类都取得了同比三位数的增长;这其中,京东云的数智供应链的加速成长也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去一年,京东云服务了超95%的大型央企、近100座城市、2048家大型企业、914家金融机构和超207万家中小微企业,成为全行业增长最快的那朵云之一,有力推动了线下实体的融合发展。

从20多年前中关村的三尺柜台,发展到现在拥有近50万名员工、超3000万平米仓库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靠的是什么?对于品质、服务、社会责任的坚守和自觉承担,从这个方面而言,京东未来的发展还有更大可能,50万员工数量,也不会是终点!

作者 | 电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