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耳

编辑:王澜

风品:蓝湛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睡眠是门大生意。《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艾媒咨询数据称,2030年睡眠市场有望破万亿元。

好床配好垫,才有好睡眠。只是最近,龙头梦百合好“安睡”吗?

1

与股民互怼 明显恶意还是戳中事实?

6 月 7 日,梦百合新增 1 则股权质押,倪张根质押 1419 万股给广发证券用于支持实体生产经营,占所持股份 5.92%,占总股本 2.92%,质押市值约2.52亿元。

家居圈提起倪张根,可谓盛名在外。

这位酷爱围棋的老板是个直性子,雪球上拥有2万多粉丝。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常率性发表意见。

这一次,直接与投资者怒怼出了圈。

5月16日,有股民发帖称,“这才是一直暴跌的原因。每年通过恒康数控从上市公司拿走1个小目标,大宗交易减持了5个小目标,其实减不减持原始股,都无所谓了,忘了还质押了几个小目标出来。反正负债都是公司,大不了继续增发嘛(去年说了增发,后来借到钱了不想增发,现在债务更严重了还是增发吧),已经很努力了,大环境改不了的,该撞车就撞车,不想转弯。”

既涉及关联交易又提到倪张根减持,言语可谓犀利。

由此,引来倪张根怒喷:你的内心得多黑暗才能有如此想法啊?你太自以为是了,认为监管不审关联交易吗?恒康数控在梦百合最困难的时候(疫情导致签证办不出来)把人‘借’给梦百合用,作为普通员工去海外工厂支援。只有在你这无耻的人眼里才什么都是阴谋。甚至发出了“国骂+歹人”非你莫属等。

“国骂式”回怼,自然让舆论沸了。

该股民也不示弱,晒出券商打印清单,质问倪张根“你敢赔我血汗钱吗?5个亿是不是你不断地发各种案例中减持的。把一个公司经营到资金链断裂的边缘,你是个啥?”

不算苛问,说起股价梦百合表现的确不咋地。2016年10月13日登陆A股,发行价15.41元,2021年2月高点为37.38元,而截止6月7日已跌至11.4元,持续破发、较高点更跌超6成。这样的资本答卷,多少投资者能满意?

恒康数控又是什么来头?

公开资料显示:恒康数控法定代表人为倪张根,持股比98%,企业主营业务为数控设备、数控海绵仿形切割机生产、销售等,与同为实控人的梦百合存在关联交易,且梦百合前身为2003年创立的恒康家居,由此引起股民猜想。

伴随唇枪舌战、质疑声发酵,5月26日,梦百合发布公告:

目前,公司及子公司主要向恒康数控采购海绵切割机、整泡排气机等设备及配件,以及相关的维修和设备安装升级等服务。由于加快产能全球化布局,通过自建及并购等方式,目前公司已拥有中国、塞尔维亚等多个生产基地,因此向恒康数控采购量较大。

到底多大呢?

2017年至2021年,梦百合从恒康数控的采购额分别为:1377万元、6414万元、8101万元、1.1776亿元、7579万元,占其营收比例分别为17.82%、50.18%、51.99%、64.16%、54.65%。

连续四年,采购额占营收比过半,恒康数控对梦百合的依赖性、两者关联交易度肉眼可见。

经济学家宋清辉曾指出,需要警惕关联交易的利益输送、利润转移等可能隐患。

公告称,关联交易参照市场价格协商确定交易价格,若无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则以成本加合理利润方式来确定具体结算价格。

言之凿凿,只是这个说法,也不乏想象空间,没有量化标准的价格,有多少说服力?上述股民的发帖,是明显恶意还是戳中事实?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作答。

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接受投资者监督是必须也是本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怒喷不是什么加分项。

正如经济日报“敬畏投资者要落到实处”一文所言:在网络平台随意发言,口无遮拦,既是对上市公司不负责,也是对股东不负责;不仅有损个人和公司形象,更影响投资者信心,实为不智之举。

2

上市6年首亏

负债率、存货高企 扩张“后遗症”?

怒怼背后,或也有无奈与急迫,一些隐忧点避无可避。

2021年,梦百合营收约81亿元,同比增长24.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亏损2.75亿元,同比下降172.78%。这也是上市以来首次归母净利亏损。

实际上,2020年梦百合就已陷入增收不增利: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70.4%,归母净利3.79亿元,仅增1.31%。净利润率更较2019年下滑3.86个百分点,降至6.38%。

至于亏损原因,公司解释为:全资子公司HEALTHCARE EUROPE DOO RUMA受美国反倾销税影响,将对应产能调至欧洲市场,然2021上半年欧洲市场封锁,因此子公司生产销售大降;另一方面,对未决诉讼计提1.1亿预计负债。

此外,原材价格、人工及海外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也让毛利率承压,影响了利润。2021年,梦百合综合毛利率滑至28.4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净利率仅6%左右。

如此看,梦百合颇有流年不利感。

只是,外部环境能全背锅?

细分产品,记忆绵床垫和枕头为主营收入。2021年合计贡献43.8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55%。有无过重依赖感?两类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在各自总成本中占比均超70%。2021年床垫成本增长34.56%、毛利率减少7.14个百分点;枕头成本增加20.68%、毛利率减少5.49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以来,梦百合存货金额逐年上升。2019-2021 年,梦百合存货金额分别为 7.42 亿元、13.68 亿元、19.39 亿元,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2021年存货占净资产的64.76%。

2022年一季度再升至19.86亿。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存货高企不仅让现金流承压,也有坏账减值风险,产品影响力、市场话语权亟待提升。

截至2021年末,现金流净额6792万元,同比减少了88.34%。货币资金9.94亿元,短期借款16.1亿元,资金缺口约6.16亿元。

负债率也在增长,2020年为47.80%,2021年达67.45%,同期顾家家居和喜临门分别为47.28%、59.27%。

资金紧张,与激进扩张不无相关。

过去3年,梦百合启动了千店计划。2021年实体门店总数达到1464家,同比新增516家,随之费用飙升。2021年销售费13.14亿元,同比增加49%。

对此,梦百合表示,这是为抢抓发展机遇,抢占市场份额,着力推广自主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在销售费用上进行投入是必要的。

只是,看看上述净利亏损、激增的存货、负债率,有多少必要性?实操效率如何?衍生风险几何?

别忘了,大不代表强、快不代表稳。真正的规模效应,要规模质量并举。门店越多投入越大、能力要求越高,需精细化运营、专业化协同、生态化赋能并行。一味粗放扩容,可能陷入规模陷阱,留下后遗症。

2022年一季度,梦百合营收21.43亿,同比增长13.46%;归母净利延续增收不增利,仅录得3082万元,同比减少44.23%。

3

频频质押 有多缺钱?

2021年10月28日,梦百合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12.86亿,其中3.85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目前该预案仍在审核过程。

其实,掐指算来,投资者对梦百合并不薄:

上市至今已累计募资超21亿,其中包括IPO募资9.25亿、2018年发行可转债募资5.1亿、2020年非公开发行募资6.93亿。

然而,募投项目的实际进展值得考量。

以发行可转债募资5.1亿的项目为例。其中,功能家具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拟投入1.6亿,预计2020年6月完工。2020年4月,梦百合公告受疫情影响,延期一年,2021年6月建成。

然截至2021年3月末,该项目投入进度只有47%。梦百合索性摊牌,将剩余的8,706.7万用来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与之类似,智能仓储中心建设项目最终的投入进度也只有78.37%,剩余的5,686.95万元亦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换言之,上述可转债募来的5.1亿资金,最终近三分之一用来补充流动资金了。

多少发行严谨性、改变合理性?上文经济日报的敬畏一说,不算苛求。

进入2022年,倪张根股权质押也频繁,近半年时间质押次数高达15次。6月7日,倪张根又质押了1419 万股,市值2.5亿元。

不禁疑问,梦百合、倪张根到底多缺钱?

倪张根曾坦言,“股价持续下跌,我自己的现金流确实很紧,大家也看到了连续追加质押的公告,都是要求补仓惹的祸。补仓补烦了,就想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为换取更多资金,5月17日,倪张根与中阅资本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出售10.77%股份,换来5亿多资金。

玩味的是,2021年倪张根甚至表示过“三年内任何时候卖股票都是傻”。

钱都去哪儿了呢,倪张根曾在雪球称“上海的楼,海外体外零售的收购和相关的最近一年多的补流,这些大概6~7亿吧”。

4

依赖境外收入

国内开拓路漫漫

实际上,梦百合主要业务并非国内。产品多数出口北美、欧洲等国,主要以ODM为主。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ODM类似于苹果的代工模式,品牌及销售属于他人,企业只负责生产,毛利率较低。

自从2017年,梦百合不断海外投资并购。2017年收购西班牙MATRESSES DREAMS,S.L后,还在西班牙投资建厂。

2020年2月,收购美国拥有38家直营店的Mor Furniture For Inc(以下简称MOR)85%股权。

截至2021年底,梦百合已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全球化产能布局已初步成型。

值得肯定的是,梦百合还建立了“MLILY”“Mlily梦百合”等自主品牌体系,产品畅销美日等73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到2020年,梦百合海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81.99%升到87.26%。2021年境外收入67.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5.02%。

只是,自有品牌营收还需提升,2021贡献15.62亿,CAGR为29.27%。其他品牌为63.5亿,CAGR为40.1%。

可见,自主品牌虽在成长,但代工仍是大头。同时,境外营收依赖度较重,且还在增加。

需要警惕的是,并购扩张带来的商誉压力。以MOR为例,带来2.3亿商誉,且没业绩承诺。

另一厢,全球设厂背景下,原料、运费上升压力不可不察。梦百合2020、2021连续两年营业成本增长较快,除布料外,占成本28%、9%、7%的聚醚、TDI、MDI价格也在上涨。

据天风证券数据,2021年MDI均价22127.60元/吨,同比上升24.86%;TDI为14561.20元/吨,上升18.69%。

2019至2021年,公司运杂费从2.16亿元增至6亿元,2年增长180%,运杂费相对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增至7.4%。对比聚焦在国内市场的顾家家居、喜临门,运费占总营业收入比例均仅3%左右。

由此,公司怎能不亏损、现金流承压。

好在,梦百合也痛定思痛,正发力国内市场。

只是,我国床垫业呈现品牌多,集中度分散格局,乳胶及弹簧床垫仍为主流产品。

同时,梦百合国内起步较晚、已错失一定红利期,即使大力扩店,1464家门店仍明显少于喜临门4495家。况且,这又会消耗更多现金流、成本培育,梦百合、倪张根有多少腾挪空间?

如2021年新增516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增长49%、44.16%。2018年以来,负责国内销售的子公司上海梦百合净利一直亏损。

2020年,梦百合经销商单店收入34万元/家,喜临门为67万元,慕思为46万元。2021年达到约38万元/家,提升可喜可贺,然距竞品仍有差距。

规模化、精细化均不占优,梦百合的国内攻坚战并不轻松。

5

谋百亿冷思

不过,依然有机会。

《2021-2026年中国记忆绵床垫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记忆绵床垫渗透率仅10%,相比较于欧美床垫85%的普及率,中国仅有60%左右普及率。

自然这蕴含着巨大市场。2021年,梦百合国内市场增长46.46%,也是一个例证。

2022年,梦百合定下100亿的销售目标,5月19日,倪张根在业绩说明会上表态,尽管疫情受到影响,但100亿目标不变。

谋百亿的雄心信心可赞,看看上述质押等腾挪,2022不缺大动作。

只是,营收规模非万能。看看上升的存货、负债、销售费、净利颓势、国内单店表现,百亿目标有多香?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警惕规模陷阱,发展质量、精细运营为王。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