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就有人说过,日系车开始衰退了。从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到如今,日系车已经第四年出现销量下滑。其实如果只看舆情也能发现一些端倪,现在人们不是谈论特斯拉就是谈论国产车,好像真的很少有人再谈论日系车了。

为何日系车占据中国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少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汽车芯片的短缺,疫情大背景下造成了全球汽车芯片短缺,这也成为了许多传统汽车企业销量减少的最好理由;

第二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很多国内汽车企业和国外企业都抓住了机遇,进行改造创新。而日系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力度不足,导致这些燃油车的销量下降。

汽车电动化已经是大势所趋,几乎所有的业内从业者都看见这个趋势了。在汽车电动化的布局上,日系车企却是最保守最落后的。

第一梯队是中系品牌,国产汽车是电动化转型最早、最积极的,这有政府的功劳,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很早。如今中国品牌的技术储备已经非常强大,也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有不少产品力非常出色的车型。

第二梯队是欧美,通用、大众、宝马、奔驰等等车企都已经开始布局,相关战略规划也都已经制定好了,大众这么大的体量,all in电动。大众的ID系列今年正式上市,销量表现还不错。

第三梯队是日系,丰田、本田、日产等几个主要日系品牌,在看到其他车企开始积极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时,一直无动于衷。最近这两年终于有了一些动作,却颇有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丰田这个对汽车产业链无比重视的车企,居然让比亚迪给他造电动汽车。丰田是否重视,已经无需多言——他连产业链都懒得搞。

过去我们选择日系车就是看中省油、耐用、省心这三大优势,许多汽车企业都开始向混动车型、新能源车型转变;至于耐用省心方面,汽车企业的进步让不管合资车或者国产车都和日系车的故障率相差无几。日系车一直闭门造车,没有跟上时代的浪潮,让原本自己的优势也荡然无存。

反而是缺点就越来越明显,首先是日系车的省油都是在减料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导致了日系车的安全性能低;其次就是日系车的内饰问题,价格在十几万的车,车内座椅是织布材料,塑料感强,让人们感觉到这样的内饰装置和对应价格严重不符;最后是可靠性低,很多日本汽车企业销售给中国时都减少配置,如轩逸车常年有着变速箱的顿挫异响问题。

日系车既然在我国销量逐年下降,那么我国消费者现在喜欢什么样的汽车呢?

随着80、90成为汽车行业的购买主群体,现在许多消费者在购买车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追求以大为美

在去年车联会发布的数据中,SUV车型占据了半壁江山的销量。在许多国人的心中,越大的东西代表越有分量,在很多家庭的购车预算中大多是十万左右,在这个价位的轿车在外观上没有SUV的出众,这时许多国产自主品牌纷纷进入国内SUV市场。如哈弗H6、博越、长安CS75、吉利缤越等SUV作为运动型多功能车,主打的理念就是功能多,SUV的装载空间也是颇具优势的。

人们所熟知的A级轿车上汽大众朗逸,行李箱空间为510L,这在A级轿车中基本属于最高的水平,而同样作为A级SUV的该品牌旗下车型途岳行李箱容积却为455-1543L,在后座放平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当作小型厢货使用。当然,即便不去进行扩展,SUV车型座舱内部的空间也具有巨大优势,在乘员之外,带几件随身物品也并不拥挤。这意味着,春节返乡期间,无论车主是携带返乡行李,还是走亲戚送礼品,亦或是过完年返程时装下父母的“爱”都游刃有余。

二、自主品牌汽车成为首选

从过去消费者的观念普遍认为的进口汽车一定比国产的好,合资汽车比国产的好,许多消费者宁愿多花点钱也不去选择国产车。

可随着消费者理念的变化及国产车自身实力的增强,让许多消费者逐渐对国产汽车开始青睐,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1年8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也就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了70.4万辆,同比增长6.8%,要知道整个8月份汽车销量已经5连降了,但是中国品牌乘用车是逆势上扬的。国产汽车的品牌美誉度和荣誉度正在形成,品牌光环正在形成,这足以让他们打败那些合资车,而且这也是我们的消费者足够理性了。

倒退20年,很多人连手机都没有的时候,你使用一个手机那不光是一个通讯工具,那更是一个可以炫耀的玩意儿。所以曾几何时,很多人把买一个价格很高的手机当做一个展现自我实力的机会,后来随着手机的大量普及,今天几乎没有人会因为某个人拿个苹果手机而对他高看几眼。

任何行业也是如此,要敏锐地捕捉行业动向,对这些信息要去整理,创新并融入这个变化中,否则就会失去原有的市场竞争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用资本思维与创新模式融合,全世界都是你的舞台!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创新能力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请记住没有创新力,哪有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