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电力系统、价格、财税金融政策等基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改革进程中,风电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双碳”发展目标的明确,风电行业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风场开发利用持续加速,产业自主创新更进一步。
此外受抢装潮影响,2020年以及2021年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大幅攀升。截止2020年,新增并网装机7167万千瓦,累计装机28153万千瓦。同比增幅超过30%。2021年上半年,风电累计装机2.92亿千瓦,同比增长34.7%,占并网发电装机容量的12.9%。
01
风电建设规模持续提升
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其中风电新增装机4,757 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27%。截至2021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0.63亿千瓦,占总发电装 机容量的44.8%。其中,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3.8%。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29.8%。其中,风电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5%。风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9%。
可以看出,尽管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快速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越来越高,但目前电源装机结构仍以煤电为主,2021年火电装机占比近55%。单位发电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石油的1.3倍,以火电为主的发电结构导致我国发电侧碳排放形势严峻。
据IEA《中国能源部门碳中和路线图》及相关政策规划,在承诺目标情景中,我国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中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12%跃升到2060年的60%左右。
未来,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到2060年,太阳能和风能的需求将接近总需求的四成。由于电力部门为能源需求的主力,由此可见风电和光伏发电将成为电力行业转型的重要趋势。
02
“弃风”问题目前企稳向好
“弃风”是指因用电需求不足或电网接纳能力不足而导致部分风机停止发电,是衡量风电行业消纳能力重要指标。
光伏发电“弃光”就是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大于电力系统最大传输电量+负荷消纳电量。2020年,尽管我国弃风率和弃光率总体实现双降,但是以新疆、内蒙古(蒙西)、甘肃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弃光率、弃风率仍然较高。
2020年全国弃风率超过5%的省份(地区)有4个,分别为:新疆10.3%、蒙西7%、甘肃6.4%、湖南5.5%;弃光率超过5%的省份(地区)有2个,分别为:西藏25.4%、青海8%。我国风光资源主要位于西北地区,由此可见我国新能源消纳能力仍有待提高。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6.9%,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尤其是湖南、甘肃和新疆,风电利用率同比显著提升,湖南风电利用率99%、甘肃风电利用率95.9%,新疆风电利用率92.7%、 同比分别提升4.5、2.3、3.0个百分点。
目前来看,全国弃风情况得到好转,消纳利用水平整体较高,风电利用率有逐步提升。
03
海上风电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在政策指引和前期补贴的促进下,我国海上风电行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风机技术与施工技术都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1,319万千瓦,同比增长75.7%。
海上风电装机占全部风电装机的比重达到4.4%,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1.0个百分点。未来随着风机大型化发展,海上风 机的单位kW成本和售价将快速下降,预计2022年-2025年我国平价海风阶段风机市场规模将从192亿元增长 到432亿元,复合增速为31%。
同时,海上风电正在逐步从近海向深远海发展,离岸距离和水深也在向外突破。随着漂浮式等技术的 成熟,远海风电也将成为我国巨大的海上风电可开发空间。
根据世界银行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0公里以内,水深1,000m以内水域的海上风电技术性开发潜力为2,982GW,其中固定式1,400GW、漂浮式 1,582GW。
目前,产业链的成熟和规模化应用、风机大型化的普及和技术进步持续推动着海上风电项目降本增效, 海上风电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04
风电机组加速大型化发展
随着2021年之后海上风电国家补贴的取消,中国风电行业将全面进入“平价时代”。机组大型化将加快风电度电成本的下降速度,推动风电投资成本持续下行。
近5年来,更大叶轮、更高塔架机型的快速发 展,推动风电的度电成本大幅下降30%以上。2021年整机公开市场共推出46款陆上新机型,其中单机容量 介于4~5MW间的机型占比35%,单机容量介于5~6MW间的机型占比35%,单机容量大于6MW的机型占比 13%;海上风电机组逐渐形成7MW、9MW、12MW平台等大容量梯次序列。
与此同时,机组大型化对风电 产业链配套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四五”期间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发力,持续推动技 术创新,提升整机及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05
“双碳”促进风电开发迎来热潮
“双碳”目标提出后,多种商业模式涌现,以风储、风光制氢等模式为主的开发项目增多。
进入“十四五” 后,青海、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山东、湖南等十余省将储能写入新能源竞价、平价项目配置方案,要求配置一定比例的储能。
风电不再是单一发电体系,作为综合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电网要求不断 变化、支持政策持续涌现,风储市场迎来增长,储能可能成为众多新建风电项目的“标配”。
06
风电后市场前景明朗
大规模即将岀质保期的风电场为风机运维市场打开新思路。
2015年前后,国内风电经历了一轮抢装潮,使得该年新增并网发电机组容量达到历史峰值,根据《中国风电后市场发展报告(2019-2020)》,按照2014 年至2016年期间完成并网的风电机组将于未来三年出质保期换算,2021年并网5年以上机组将达到1.49亿千瓦。
根据对并网5年以上出质保机组情况的统计及对未来几年的预测,预计2021年风电后市场容量有望超 过300亿元,庞大的存量市场为运维市场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需求基础。后市场业务是针对现役风电场以 及在手订单的存量业务,随着全国累计装机容量的持续增加,市场空间愈加广阔。
07
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化加快
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份要求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随着用户侧市场化比重的不断抬升,新能源参 与市场化交易比重进一步增加。
当前,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在新能源装机占比高、供大于求的省份,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上述省份在“十四五”期间预计将有40-50%电量直接参与市场,其中有70-80%电量以中长期的方式稳定量价,20-30%电量参与现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