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虚主义害了康佳 谁还记得那款880万元的彩电?
【蓝科技综述】2020年在美国CES上推出一款价值880万元彩电的康佳,却并没有因此带来更多的技术红利和用户。
营收连续下降,彩电在集团中占比逐年下降,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没有找对方向的努力,显然是徒劳的。尤其对于曾经的彩电王者康佳来讲,或许应该思考的是,电视业务还能否成为重心。多元化不是一剂良药,挽救不了康佳电视的颓势。
其实,康佳正在不断尝试用新物种改变现状。但结果还不得而知。
近日,康佳推出了智慧场景屏APHAEA A6 Pro高端产品,不同尺寸的售价从9999元到39999元不等。要知道在这样的高价位区间,用户的选择性还很多,海信、TCL、创维等头部彩电巨头的8K和激光电视,在市场则更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而康佳直接对标三者,打出如此高的售价,其背后的创新技术却乏善可陈。除了强大的用户交互和与锤子OS联合开发的全新操作系统外,很难再找到新的技术卖点。
当然,除了彩电业务,被康佳寄予厚望的其他转型新业务,业绩也不容乐观。
研发费用下降
彩电行业早已被海信、创维、TCL三家巨头垄断,寡头效应尤为明显。在彩电早已进入存量市场和巨头挤压之下,康佳的彩电业务表现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观。
财报显示,康佳近两年彩电业务营收下滑趋势仍没有好转,2020-2021年营收分别为:75.20亿元和73.00亿元,同比降幅14.21%、2.92%。与此同时,彩电业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也从2020年的14.93%降至2021年的14.87%。
由此可见,如今仅占总营收还不到15%的彩电业务,显然已不再是康佳的主要营收来源。要知道这一数值在2017年占比还是高达61.47%,这也意味着康佳重心已转移。
究其原因,彩电创新技术难以形成竞争力。财报显示,康佳2019年的研发支出5.01亿元,2020年研发费用虽增长至6.84亿元,但相比其他同行业竞争对手,康佳的这点研发投入几乎没有大的增长。而且即便康佳2021年的研发支出达到6.61亿元,但同比2020年研发支出仍下滑了6.61%。显然这一研发开支相比于TCL、海信、创维等彩电企业的数十亿的研发支出可谓是相差甚远。
不仅如此,根据康佳最新财报显示,其2021年的研发支出主要用于半导体、环保等业务,其中Micro LED 芯片研发和效能提升等项目,占据了研发费用半壁江山。而关于完成 104 英寸Micro LED 面板,实现 8K 显示的彩电研发项目,也还在进行当中,顺利量产之路未知。
康创技术创新落地能力弱
其实,早在2020年康佳就曾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世界最大、最富有盛名的电子科技展上,展示了Micro LED技术与5G、AIoT等技术融合,价值880万的8K分辨率电视,引得市场广泛关注。但正如昙花一现,该款电视的技术迟迟没有引入消费市场,也逐渐被人遗忘。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Q1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额不容乐观,同比下降分别为8.8%和10.1%。但7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的量额增幅分别高达60%和36.5%。这也意味着以8K和激光电视为高端产品的电视品类,将持续被市场看好,海信和TCL等巨头将继续迎来新的增长。
故事讲得再好,也要有落地的能力。相较于海信和TCL早已顺利完成8K电视和激光电视的布局到完成量产,康佳显然已经严重掉队了。
占比超60%的工贸业务表现不理想
跟海信和TCL颇具类似的是,康佳也在积极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半导体,环保以及工贸业务也作为其主要营收来源,其中工贸业务已经取代家电业务,成为康佳最核心的营利业务。
根据财报,康佳2021年的工贸业务营收也不理想,虽然占总营收的60.45%(296.83亿元),但同比2020年还下滑了2.63%。
所谓的工贸业务,其实就是围绕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中涉及的IC芯片存储、液晶屏等物料,开展采购、加工及分销。经营利润来源于加工费及上游采购与下游销售的差价,赚取的利润并不高。根据2021年年报,康佳工贸毛利率只有可怜的0.57%,而且今年毛利还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2%,显然这并不是一门持久赚钱的生意。
反观同行业的海信和长虹,两者在其他业务线上早就迎来开花结果。首先,海信一直深耕自身B端业务,从海信智慧交通到海信医疗,无一不体现了海信跨界融合的能力,而且,海信的B端业务也遍布海外各地,市场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海信智慧交通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国内第一,而海信医疗在超声技术领域拥有50余项发明专利,市场也反馈产品性能稳定。数据显示,2021年,海信B2B的产业利润占到海信集团总体利润的40%。
其次,长虹也凭借着长虹能源、长虹华意、长虹美菱及长虹佳华四大业务板块,在近些年实现了可持续增长。
康佳多元化并没有带来太多收益
康佳在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之下,也涉及了大健康、房地产等领域,尤其是半导体业务。
从2018年成立康芯威公司,正式研发芯片开始,2019又投入10.82亿在盐城成立封测厂康佳芯盈。第一批芯片已经在2019年12月交付量产,但是价格并不高,没有给康佳带来太大收入。而2021年半导体业务也只有3.22亿的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仍不足1%。这也意味着康佳想要依靠自身低研发投入的半导体来实现弯道超车,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半导体是需要大规模且持久的高研发投入,才会有回报。
康佳发力新产业更像蜻蜓点水,在市场上没有激起水花,这也导致康佳始终缺少依靠核心主营业务支撑持续盈利。或许现在的康佳应该放慢脚步聚焦主业,否则,在电视产业毫无起色,多元化遇阻时,未来的康佳更难走出困局。
(图片:吕歌)
最近更新
-
中国纯电动汽车在欧洲的对手来了 越南能弯道超车吗?
股票 · 06-22 07:17
-
上半年8K电视同比下降18.6% 三星全年目标销售54000台?
股票 · 06-14 09:39
-
从投影到智能微投,不同门派谁占据上风?
科技 · 04-20 09:03
-
一季度厨电套餐老板霸榜 华帝第三位置或将不保?
股票 · 04-15 14:45
- 方向和机会的选择
- 关店上百家!新疆棉事件后,H&M败退中国市场
- 受阻年线技术性调整,近期强势的汽车产业链和HJT电池大跌
- 【竞猜赢券】上证指数今日失守3400点,周四会继续收跌吗?
- 全面“摘星”,消费服务复苏持续,下半年 加油!
- 金源装备IPO终止:废料率远高于同行,外协厂商频上黑榜
- 腾讯QQ回应大批账号被盗;薇娅丈夫公司违反广告法被罚19万;“武装押运第一股”要来了;新东方入局个护美妆
- 三亚突然"爆红"!股市狂欢!全国旅游市场迎拐点?
- 宇宙第一房企遭呈请“清盘”!许家印“在劫难逃”?
- 【财经早报】2022/6/30星期四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主力资金强势进场,后市空间值得期待!
- 24战23胜,欢迎订阅跟上!***推出三电壳体加工的整体解决方案
- 锂电池上游被低估的领域!业绩加速爆发,子公司布局硅碳负极材料
- 郭明錤一句话,毁掉歌尔股份129亿
- 抢做意大利岛主?刘强东两月套现66亿 疑一次性5.6亿“紧急转账”急购欧洲海上皇宫
- 6月27日早九点公开消息阅读
- 叮咚买菜过冬 梁昌霖“五问”
- 6月28日早九点公开消息阅读
- 注意缩量
- 刘强东的冰与火:套现66亿元,“明州案”增惩罚性赔偿诉求
- 成长赛道“变脸”!大盘出现高位十字星,接下来要注意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8日投资逻辑
- 十三议重组标的:**山
- 指数冲高回落,破局之路在这里,欢迎新朋友加入!
- 产业升级重塑新蓝海,国产厂商迎发展先机!
- 麒麟电池、水冷板概念掀起涨停潮,叠加汽车下乡,水冷板行情有望延续!618活动最后一天欢迎订阅
- 新能源上游的小而美,二季度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
- 每周一股|本周重点关注:热点潜伏底部放量,值得期待!
- 东南亚四国输美关税暂获豁免:公司光伏板块主营电池片、组件及电站运营
- 重视A股唯一的基建设计蓝筹股:慢工出细活,再议**山!
- 指数井喷式拉升!成长赛道加速上涨,该如何把握后市?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6月7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295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42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3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