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大促总算落下了帷幕。

从10月20日算起,这场绵延21天的购物大战临近高潮时,天猫、京东、拼多多的广告几乎占领了每一个主流APP的开机画面,稍不留神,手一抖就会点进各种购物会场。

如此光景,不禁让人想起了电影《大腕》里的一句台词:“只许你说你不看,不许你说看不着。”

二十年前听,以为是句玩笑话,心想:谁有钱搞那么大的阵仗?让所有人都能看到?结果双11做到了,铺天盖地的广告。

11月11日作为整个双11的高潮点,销售额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官方数据显示,天猫一天内卖了5403亿,京东一天内卖了3491亿,两家合计卖了8894亿。如果按10亿网购用户来算,人均消费了889元。

第三方监控平台星图数据显示,天猫+京东占据了84%的市场份额,如果天猫、京东数据准确,那么11日单日所有电商销售额加起来应该为10588亿,10亿网民人均消费1058元。

至于有没有这么多,那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另一位电商巨头拼多多态度耐人寻味,他们依旧选择了沉默,跟前几年一样没有公布双11的销售额。其中缘由不禁令人好奇。

拼多多双11销售额不足千亿?

不容否认,近几年拼多多发展神速,用户数呈爆发式增长。2018年,月活用户3亿多,2019年到了5亿多,2020年更是冲到了7.8亿。三年时间,拼多多用户数翻了一番。

这种增速令天猫感到恐惧。阿里辛辛苦苦干了十几年,才赢得了8亿月活,拼多多四五年就做到了。

2019年,对拼多多焦虑达到顶峰时,阿里内部传出“不再把京东视为第一竞争对手,调转枪头打拼多多”的消息。淘宝特价版应运而生,阿里重拾价格战,新建了个“特价版”,争夺低端用户。

2019年的双11成了分水岭。这年天猫卖了2684亿,京东卖了2044亿,拼多多没有公布!

反手写了一封长信解释为什么自己不公布双11销售额:“人们都很关心数字和宏大的事物,但我们连实时数据大屏还未曾来得及搭建,公司上下都急着补货、比价和补贴......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简而言之,拼多多太忙了,没空关心双11销售额。

这很明显是托词,真实原因是销售额和天猫、京东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不好意思公布——人家都千亿级,自己搞个百亿级,不大好意思直说。

从此以后,每年不公布双11销售额成了拼多多的保留节目,2020年没有,2021年没有,他们只会不厌其烦地和用户说:

帮助农民卖了多少农产品? “百亿补贴”贴了多少钱?iPhone手机卖了多少部?在百亿规模的销售中,寻找各种亮点。

换个角度看,拼多多用户从2019年的5亿多发展到2021年的8亿多,销售额没有随用户数增长,不然为何年年都藏着掖着呢?有好消息不该放出来,刺激下股价吗?可惜,拼多多真没有。

回到今年双11战报。如果星图数据准确,天猫+京东占了84%的市场份额,余下16%——大约1694亿销售额,拼多多应该包含在里面。

“余下16%”都有哪些电商呢?拼多多、快手、唯品会、苏宁易购、网易严选、真快乐......可以开长长的一串名单。

“群英战多多”,拼多多能拿走一半8%就不错了,大约847亿,只有天猫+京东8894亿的一个零头。

作为中国电商的第三极,800多亿的拼多多确实不大好发战报,与身份不符。

研究下2018年-2020年,双11当天销售额占全年销售比,阿里在4%-6%之间。

以此类推2020年拼多多的双11销售额,拼多多全年销售额16670亿,双11应在667亿-1000亿,与847亿相差不大——还是不过千亿。

以上数据均来自推论,拼多多官方从未公布过双11销售额数据。

拼多多红利将尽

双11作为电商必争之地,如果销售好,谁都不会放过秀肌肉的大好时机,即使用一些“黑科技”,比如让商户自己想办法增加订单。

无论如何,数据总归是真实存在的,顶多双11过后,退单时候忙一些、快递员多跑两趟。

听过一个段子,国内某电商平台内部讨论:要不要公布自己双11的销售额?有人想学天猫、京东,搞个大显示屏时时更新数据——当然,数据早在后台包装过了,跟放录像一样。

然后讨论:包装多少合适?有人说了个数,立刻遭到财务官的反对:“不能这么高!年底要发财报,全年的GMV不能造假!前三季度的财报已经发布了,别人用全年GMV减去前三季度GMV,直接可以算出第四季度的GMV,双11在第四季度里,你把双11的GMV包装这么高,剩下的12月大家可以停工了!”

最后无奈笑一笑,取消了公布GMV的计划。

或许,拼多多有一样的烦恼,双11如果包装了数据,全年财报没法写,干脆不发。不发不会影响股价,发高了影响全年财报,发低了股价会跌,奥秘就在于此。

从今年2月开始,拼多多股价陷入了“跌跌不休”,从202美元跌至92美元,惨遭腰斩,神奇不在。腰斩说明,拼多多现有业绩无法支撑股价。

而拼多多股价冲上高位的原动力不是销售额,而是用户数。

前文提过,拼多多用户数的增长,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一度令阿里心惊胆战。按在互联网逻辑:一家电商公司想要成功,必须有用户,没用户商品卖给鬼。

所以在抢夺用户阶段,投资人可以容忍亏损,好比“韭菜培育”阶段,等到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韭菜成熟”了,便进入“割韭菜”阶段。

淘宝、京东、滴滴、美团......无一不是这样的路径实现盈利。拼多多用户的“恐怖”增速,给它带来了超高股价,发行价仅19美元,直冲200美元,涨了整整10倍,用户数也从3亿膨胀到8亿。

逻辑没问题,但问题是然后呢?

8亿用户,可以上网购物的人几乎全被拼多多覆盖了,用户增速没有了,到了拼盈利能力的时候了,这时拼多多就“哑火”了。

很多投资人瞅准了这一点,他们不相信拼多多会转型成功,一看用户红利吃完了,股价差不多见顶了,立刻抛盘走人,落袋为安,拼多多股价“跌跌不休”的原因多出于此。

现在拼多多要做的是把客单价提上去,把销售额做上去,经营好8亿用户,让他们愿意在拼多多花更多的钱。然而在这个双11,我们并没有看到喜人的变化,战报依旧是一片空白。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