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在老家瑞典上市了,首日股价大涨23%。李书福表示,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沃尔沃转型新能源汽车。

沃尔沃在吉利的管理下扭亏为盈、高调上市,多多少少有点出人意料。11年前,吉利斥资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时,舆论并不看好这桩合并案。

“这种海外并购不是最佳路径,沃尔沃品牌形象可能会低端化。”

“吉利连自己家车都造不好,还买沃尔沃?”

“沃尔沃一年亏损40亿,福特都没辙,吉利凭什么?”

诸如此类的评论比比皆是。

诚然,2010年吉利汽车质量很差,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吉利开久了,司机能练出一身的修车本领。虽然一年能卖出41万辆车,利润只有15亿,平均一辆车赚3600元。

如此低的利润放在车企根本不够看,有车友推算一辆奔驰C260的造车成本大约15万,售价31万,利润高达16万。3600元净利的吉利可以说“不赚钱”。

吉利老板李书福把收购沃尔沃比喻为“抱得美人归”,潜台词是吉利是个“丑男”,有点武大郎娶了潘金莲的意思。

可偏偏是这位“武大郎”,不但救活了连福特都没辙的沃尔沃,还把它做上市了,不禁令人大跌眼镜。

在收购沃尔沃之前的两年,2008年,印度塔塔集团提前下手,急吼吼从福特手中买了捷豹和路虎,正式进军高端车市场。

当时,塔塔集团的造车水平和吉利差不多,主打低端车,占据了印度70%的市场,财大气粗。印度人买塔塔汽车,不是因为喜欢,而是进口车太贵了,关税在50%-100%之间,只能选择塔塔。

结果11年后,捷豹和路虎越混越差,变成车友口中“七折豹八折虎”,高端品牌形象全无。塔塔集团无奈宣布寻求新的融资,出售49%的股份。

两桩收购案具有高度相似性:几乎同时发生,卖家都是福特。为何沃尔沃能起死回生?而路虎和捷豹黯然卖身?

中国制造与印度制造

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各行各业全缺钱,消费指数大幅下降。奥巴马紧急启动救市计划,给金融机构注入大笔资金,实行无限量化宽松政策。

倒霉的福特没有拿到多少贷款,因为奥巴马救的是金融市场,福特作为制造业公司,不是优先救助对象,逼的福特为了解决流动性危机,不得不出售旗下豪华品牌:路虎和沃尔沃。

以当时的眼光看,路虎、捷豹和沃尔沃都是不折不扣地赔钱货。2009年,沃尔沃年亏损38.7亿人民币,销量仅33万辆——还不如41万辆的吉利。

路虎、捷豹的亏损查不到具体数据,但福特买来两个品牌时花了50亿美元,转手给塔塔时只有23亿美元,“拦腰砍”也要卖,可见福特已经彻底对路虎、捷豹失去了信心。

有记者问李书福,买了沃尔沃后打算如何扭亏为盈?李书福表示:“沃尔沃的亏损是采购、制造、研发成本过高造成的,如果沃尔沃能与中国制造结合,可以有效降低采购和制造的成本。”

收购了沃尔沃后,吉利引导沃尔沃分别在上海、西安、成都、大庆建、路桥造基地,开始深度与中国制造绑定。

有些国内消费者质疑,中国造的沃尔沃质量不如欧美。

沃尔沃总裁萨缪尔森驳斥了这种说法:“沃尔沃在中国设厂,绝对不是用来生产二流汽车的。只要遵循严格完备的生产体系,不管在哪儿,都能生产出统一品质的汽车。”

大庆工厂的总经理麦克表示:“在中国生产,人工和运营成本将到欧洲一半以下。”大庆出厂的汽车整车已被出口到了美国,质量会有问题?

吉利与沃尔沃的合并起到了良好效果,但李书福强调:“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

派到成都工厂的瑞典员工菲约尔丁说:“吉利没有干涉我们的工作,反而在与成都政府打交道时提供了重要帮助。”双方的合作泾渭分明,各司其责。

路虎和捷豹就没这么好运了

路虎、捷豹与塔塔牵手后,迟迟产生不了化学反应,薄弱的印度制造无法给路虎、捷豹提供帮助。

2008年被收购时,塔塔集团主打的汽车是一款名为“NANO”的微型车:没有空调、没有转向助力、没有音响、没有保险杠、只有驾驶室一侧有后视镜......

最令人震惊的是NANO在组装时,为了节省成本,在车体部分地方用了“胶水”粘接,而不是焊接!笔者原以为是网友的调侃,查了相关资料后,发现确实如此!

如此塔塔与路虎结合能有什么结果?路虎捷豹在印度建了三家工厂,负责生产经典车型。英国和斯洛伐克的工厂负责开发新车型。

2012年,路虎负责人表示,印度三厂80%的产品用于出口,毕竟印度国内市场吃不掉那么多高端车型。

在印度设厂毁了路虎的质量。近几年,路虎、捷豹频频爆出质量问题,导致市场反响越来越差,销量暴跌。

英国电视节目《Top gear》甚至专门制作了一期节目吐槽:“作为英国人,我依旧很爱它们,但现在的质量让我爱不起来。”

并一口气列举了六条常见的问题:“变速箱、电子系统、座椅、前驱、后驱、气囊,哪里都可能出问题。”

主持人詹姆斯·梅就感叹:“英国虎”彻底变成了“印度虎”。

国内车主之间流传着一个说法:修不好的路虎。2017年,因质量问题路虎在华召回10.6万辆汽车,第二年又召回10.7万辆。

为了拯救路虎、捷豹的质量,塔塔求助宝马。后者将提供全新的生存平台FAAR支撑新产品的生产并提供四缸和六缸的发动机。

路虎、捷豹作为豪华品牌,居然要向宝马求购发动机,技术退步可见一斑。

中国人不买路虎,销量暴跌

其实,塔塔收购路虎捷豹后,还是有过一段好时光的。塔塔虽然技术不行,玩营销的能力一流。收购完成后不久,路虎捷豹迫不及待地冲入了中国市场。

2009年,电视剧《蜗居》爆火,张嘉译有一段台词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吉普车,这是路虎。开车的男人,有血性的,都希望拥有一款路虎。”

给国人植入了路虎高端车的形象,当时路虎在华销量不足2万辆/年。

路虎“极光”引进中国后,达到了“一车难求”的地步。

2010年-2017年,捷豹路虎在华销量从2.6万辆冲到了14.6万辆,整整翻了4.5倍!靠着中国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路虎捷豹扭亏为盈,毫不过分地说是中国市场救了路虎。

笔者有位开路虎的土豪朋友,四五十岁,跟我说:“我就喜欢路虎的霸气,宽敞,开起来有面子。”路虎迎合了国内暴发户炫富的心理,一个“虎”字形容的不但是车,同样是人。

巅峰过后便是溃败,连续两年出现大规模车辆召回事件后,国内消费者不再迷信国外品牌。

2018年,路虎捷豹亏损236亿人民币,2019年亏损37亿人民币,中国市场销量暴跌35.5%。为了止损,塔塔宣布全球裁员10%,节约了10亿英镑的费用。

同时,路虎捷豹开始了疯狂的降价促销活动,降价10万的车型比比皆是,“七折豹八折虎”的说法由此传开。中国市场倒是回暖了,但全球市场依旧在溃败。

质量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新的增量市场又找不到,总不能指望印度人买路虎吧?

于是有了塔塔欲出售路虎捷豹49%股份的消息。国内的长城和吉利表示出过兴趣,但最终不了了之。

不难看出,沃尔沃的成功与路虎的失败,离不开“制造能力”四个字。中国国产车虽然不先进,但不至于用胶水粘接车辆。

印度人以为买来几个国际大牌,就可在短期内完成跨越式发展,无疑是痴人说梦。

关键在练“内功”,把国内的底子打好,才能有效承接从国外转移过来的技术和产业。不然下场就和路虎捷豹一样,落地印度后,质量越搞越差,陷入恶性循环。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