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习了几期“老行业”的情况下,今天开拓聊聊“新行业”的军工。

老实说,很多人对军工不是很有信心,一般人好像很难看到军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尤其一些企业的业绩很难进行跟踪预测,买得云里雾里,好像参与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你是谁,你要去哪里?即使买了心里也没底。今天就分析一下军工的长期逻辑——

『军工行业发展宏观逻辑』

1、我国的发展与现在国防实力不匹配,尤其国际战略格局、战争形态、中国军队的历史使命都在发生变化,我国军事实力必须与经济实力发展同步提升。

2、目前中美武器装备实力、装备数量、质量都有较大差距。

①  我国武器装备数量与美国差距较大,军机数量仅为美国27%,我国坦克数量只有美国的 52.5%,装甲车与美国数量相差5000辆。

②  除了数量差距外,我国武器装备在质量差距也比较大。

美国歼击机全部为三代机以上,三代机占83%,四代机占17%。而我国二代歼击机仍有47%,这些飞机都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主流机型,而新型的四代战机刚刚列装,数量不足2%,因此中国现役歼击机整体比美国落后了一代,甚至美国第五代战机的验证机已在2020年试飞。

以美国歼击机研发经费看,二代机和四代机相差100倍,美国歼击机数量约是中国的2倍,但价值量却是中国的4倍。

1、另外,预计未来民参军将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军转民将带来万亿产业空间。

2、还有我国在全球军贸市场份额小、档次低,长期来看,中国军贸发展潜力巨大——

①  从需求看,国际不稳定因素导致对高技术、高性能的装备需求越来越大。

②  从供给看,随着未来军民融合的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成,我国军贸发展的空间将更为广阔。

③  从客户结构看,随着中国武器在某些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且性价比越来越高,西方国家也有望购买某些非核心装备,甚至核心装备。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 年我国军费支出为2523亿美元,只有美国的32%。2020我国军费占GDP比仅1.7%,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为此提升军队实力,我国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加快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

『军工产业链分析』

军工跟其他产业链有一个比较的区别,军工涉及的领域不仅仅只在军工,还有民用方面,由于军工是所有科技战的最高阵地,作为科技立国、军事强国来说,它的地位尤为明显。军工建设主要有3方面——

1、战争能力建设:主要是备战能力建设,重点装备包括:导弹、军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国防信息化装备、颠覆性装备(如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

2、军民融合发展:军民技术通用性,很多军工企业实质是高端制造业,不止于国防军工需求,在民用领域也可获得万亿级别的发展空间,如大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卫星 互联网、北斗、红外、碳纤维等。

3、军贸:全球地缘局势动荡背景下扩大客户群体的主要方向之一。

下面列了两份军工产业链的名单,但这里也不是完整的,会有缺漏,由于军工产业链涉及企业庞大,而且比较零散,发动机、导弹、飞机、无人机等每个细分领域的上中下游企业都有差别,华叔的提供的产业链仅供参考。

另外,跟踪军工行业还需要注意企业属于国企,还是民企,军工行业的大部分核心技术一般掌握在国企手上,民企只负责少数核心技术。国企和民企的业绩弹性也有区别,民企弹性相对较好,但它并不一定掌握最核心的技术壁垒环节,是否有长远投资价值,都需要大家不断跟踪。

军机产业链

导弹产业链

导弹产业链

『军工行业上游核心壁垒最高』

军工壁垒最高的是上游原材料企业,尤其是铸造业,对原材料有严格的准入要求,但一旦被认可,有很高的确定性和成长性,毕竟都是走进口替代逻辑,一般企业是无法达到军工级别的要求。

这里主要是高温合金、两机叶片、钛合金、炭纤维、红外、连接器、特种芯片。

高温合金——

抚顺特钢(民企):主要打造变形高温合金,市占比达80%。

钢研高纳(国企)、图南股份(民企):以铸造高温合金为主。

这块先入壁垒高,一旦进入用户的供应链体系,一般不会轻易更换。

两机叶片——

应流股份(民企)、航亚科技(民企):精铸叶片以体制内企业为主,但也有典型的新进入企业,例如应流股份、航亚科技。

两机叶片技术复杂,对质量、稳定性要求苛刻,技术壁垒高,技术更迭慢导致新进入者少。资质认证难,主机厂与叶片供应商具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市场先入壁垒高。

钛合金——

西部超导(国企)、宝钛股份(国企)属于棒材

宝钛股份还有板材环节,这里还包括:西部材料(国企)

军工对装备服役安全性寿命的高要求,其所用高端钛合金对质量要求十分苛刻。不仅研发周期长,且需要长期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持续改进,技术体系复杂。

炭纤维——

上游炭纤维包括:中简科技(民企)、光威复材(民企)、江苏恒神、 中复神鹰(国企)。

中游碳纤维预浸料由中航高科(国企)垄断。

军用碳纤维供货经历数10年研发、验证及生产历程,一般不换供应商,市场先入壁垒高。

红外——

这里包括:睿创微纳(民企)、高德红外(民企)、大立科技(民企)等。

红外热成像集光学、集成电路设计、传感器设计、MEMS 工艺、计算机和物理学等多个学科为一体,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连接器——

主要是中航光电(国企)、航天电器(国企)。这里要有高质量稳定性高等要求。

特种芯片——

包括:国微电子(港股退市)、振芯科技(民企)、景嘉微(民企)等。

严格的市场准入壁垒,需要完成“预研—科研—型研”整套体系,该周期长达 5 年以上。

说了这么多,再总结一下军工上游的整体逻辑,首先很多人认为军工上游是按照军方直接制定价格进行采购,没有议价空间,这是错的,其实这里许多环节都有市场化。例如钛合金、炭纤维、机加工等环节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价。

但降价也可以下游的需求量提升,对于上游企业的业绩增长反而有利,以军工电子元器件为例,一直执行的是招标采购,市场化竞争充分,逐年降价也是事实,但量上来了。

更其他行业一样,是否降价,还是要看企业所在环节的核心壁垒高不高,关键还是壁垒、核心竞争力和卡位。

『长期成长、长赛道、高壁垒、高增长的军工企业』

1、高增长细分赛道核心卡位企业:

细分赛道拥有极高市占比,这类企业订单节奏决定整个产业链交付,作为军工基石产品在新兴装备上渗透率会不断提升。

这里有:紫光国微(国企)、抚顺特钢(民企)、中航高科(国企)

紫光国微:国产特种芯片龙头,特种装备高增长细分赛道的核心卡位企业。

抚顺特钢:在国内率先研发生产A100 钢、300M钢,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 航空发动机轴、导弹、舰艇壳体等关键部件,也是“军机、导弹”等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军机、导弹放量列装也会带动高强钢需求持续增长。

抚顺特钢在国内航空航天变形高温合金市占率80%以上,高强钢市占率95%以上。抚顺特钢的订单节奏也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交付情况。

中航高科:碳纤维复材赛道上的核心卡位企业,预浸料占据产业主导地位。

1、军工主机厂或核心分系统厂商:

这里主要是有垄断性低位企业,一旦新装备列装带来几十年的营收增长,随着规模效应、治理结构改善等,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

如:中航沈飞(国企)、航发动力(国企)、湘电股份(国企)、航发控制(国企)、中航西飞(国企)、洪都航空(国企)、航天彩虹(国企)。

中航沈飞:我国歼击机总装上市公司,这稀缺性可想而知。我国军机”补量”、”提质”需求迫切。

航发动力:航发产业具备5个特征:空间足够大、赛道足够长、产品应用周期足够长、壁垒足够高、产业格局足够好。

预计未来 7 年我国航发整体市场空间超过9000亿元。航发的研制有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一旦研制成功产品的应用周期很长,一款成熟产品能够销售30~50年,面临的竞争威胁很小,制造商可以安心享受技术和产业链升级带来的好处。

航空发动机技术壁垒高,以至全球都呈少数寡头垄断局面。在国际上,航发动力也是能够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产品的少数企业之一。

湘电股份:处于发展前瞻性装备、军工技术红利外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3大趋势中。核心竞争力在于国内领先的“电机+电控”研制厂商,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电磁发射2类核心技术在国内稀缺性毋庸置疑。

中航西飞:我国军用大飞机总装上市公司,公司有3大业务:军机、民机,航空零部件代工。

军机有3大细分领域:运输机、轰炸机、预警机。

运输机:我国运输机的数量仅为美国的34%、俄罗斯的40%,运能仅为美国的2%、俄罗斯的3%,我们预计未来10年我国运输机缺口或达400架。

民机:大飞机是极具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未来10年有望带来数万亿航空产业增量。作为C919的主供应商,承担了机翼、中机身等6个工作包 的研制任务,任务量约占整个机体结构的50%。此外公司承担ARJ21机身、机翼的生产任务,占整个飞机制造量60%以上,将持续受益国产商飞产业发展。

还有,中航西飞随着中国高端制造能力迅速提升,公司有望逐步深入到全球航空产业链。中航西飞在产的核心机型运-20能够大幅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将是未来很长 时间内我国大型运输机平台。民机方面,公司深度参与国产大飞机C919及ARJ21配套, 国际转包业务将受益于全球航空产业复苏。

洪都航空:我国教练机+导弹总装上市公司。A股教练机核心龙头,切入导弹市场。教练机提质补量需求紧迫:我国在役教练机仅405架, 绝对数量仅为美国14.64%,且高教机占比不到18%,相较于美国的40%差距较大。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军用初、中、高级教练机产品独立研制及生产能力的企业,具备垄断性的产业地位,2021中报大额预收款锁定未来3~5年的高景气度,在产 核心机型CJ-6、K-8、L-15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旺盛、订单饱满。通过资产置换切入导 弹市场后,有望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航天彩虹:我国军内军贸无人机总装上市公司。我国军用无人机的核心资产,产品谱系最全,是我国首家实现无人机出口量最大的单位。近10年销售额累计数已处于全球市场前3位。

从行业角度,无人机因其消耗属性强,将在国内军用列装、全球军贸市场、 民用需求等3个领域迎来放量增长期。预计在未来全球军贸与国内列装市场都会迎来大幅增长。

航发控制: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上市公司,在军用发动机控制系统领域几乎处于垄断性地位。不仅全面配套我国在役在研所有军用航发,同时也肩负了国产商发控制系统的研制重任。

长期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一旦实现定型批产,将带来长达 20 年以上的大规模应用。此外,通用航空、军用战车、燃气轮机等领域对于控制系统的需求同样强劲,公司未来或继续以动力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为依托,向其他领域持续拓展。

1、拥有强产品拓展能力的军工企业:

通过技术、产品的扩张获得长期成长的企业。

这类企业在军用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在所在细分领域是龙头企业,这里包括:振华科技(国企)、西部超导(国企)、北摩高科(民企)、上海瀚讯(民企)、火炬电子(民企)等。

1、军民融合式成长的军工企业

依托产品竞争力、市场化机制等,在军民用领域可以获得长足发展。

这类企业不仅要求在军民品领域拥有产品竞争优势,而且需要市场化的机制在民用领域打开市场空间。这里包括:中航光电(国企)、应流股份(民企)、睿创微纳(民企)、宝钛股份(国企)等。

西部材料子公司西部钛业是导弹、四代机等军工高增长赛道上的核心钛材企业。

2021、2022 年公司军品钛材产能为1500 吨、3000吨,实现翻倍增长。在全面备战能力建设带来装备尤其是航天导弹放量列装的背景下,即使连续翻番的产能也有足够的订单消化。

航空航天薄板材单价更高,规模效应下盈利能力将继续提升。价格方面, 军用钛材价格呈现为兵器 < 舰船 < 航空 < 航天导弹,公司新增军品产能优先供给航空航天巨大缺口,量产后规模 效应将会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西部超导:高性能合金材料龙头,引领我国高端合金材料产业发展。目前布局钛合金、高温合金、 超导材料3大领域。

钛合金:新型战机钛合金棒丝材主要供应商,供需双振下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高温合金:公司向高温合金领域延伸是其产品拓展能力的重要体现,未来有望在航空发动机长坡厚雪赛道获得长期成长。

超导材料:全球唯一低温超导全流程生产企业,引领我国超导材料产业发展。

宝钛股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钛材生产企业,最完整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国内及出口航空航天用钛材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具有铸—锻—钛材加工完整产业链的企业。

这里虽然例举了不少军工上市公司,但不代表所有公司都是各自环节的龙头,这里头部企业空间和确定新最高的企业主要是航发动力洪都航空宝钛股份、抚顺特钢,由于军工很难跟踪调研各环节中,企业的市占比,有不少企业都没上市,头部企业甚至都不是目前的上市企业,对于一般人来说,跟踪军工行业确实有困难,我们只能从军工整个行业景气度进行跟踪,最多细分到飞机发动机、飞机、导弹等领域进行跟踪,目前景气度最好的飞机,其次飞机发动机,最后到导弹,如果根据弹性来说,飞机发动机最好,但由于目前技术受限,企业业绩无法释放,还需要等待。业绩好又有空间的是飞机和导弹。

『军工行业未来空间』

2010-2017 年我国在武器装备费上共投入 2.42 万亿元,已经成功研制、小批量量产了一系列重点型号武器装备。当前正处于我国第四次换装大周期的收获期,补量与提质正同步进行。本轮补量与提质结束后,预计会有新一代武器研发与迭代,行业将持续成长。

我们不能精确预测军工行业的空间,但军转民空间,还是有一些资料可以推测前景。

最新公布的《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8 年度)》围绕先进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环保、应急救援及公共安全等 6 个技术领域,共选出 150 项军转民技术成果。根据不完全统计,该文件中包含的军转民技术成果超 1000 余项专利,潜在的市场规模或超 过 1 万亿元。随着政策对军转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些民用需求正在逐渐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