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奇舍命保卫旷视
保卫旷视,创始人兼CEO印奇报了警。
他的司机胡子健声称掌握“敏感商业信息”,向印奇敲诈300万。胡子健最终被抓,判四年,罚一万。
事情很巧,就发生在旷视科技IPO期间,媒体一面关注“到底是什么样的消息价值300万”,一面将旷视科技3年亏损130亿写进标题。
除了罪案和亏损,AI圈很久没有新消息了——倒是报警的印奇成了另外的关注点。这个年轻的、因AI创业身价过亿的新贵,此前一直头顶天才的光环。
如果老天要为学霸捏一组群像,印奇一定是其中的一个。
在所有他出镜的采访或谈话节目中,印奇都带着那种谦和、年轻、自信、干净,活力四射又友善的表情。
这种表情反复出现,甚至在没有他影像的文字报道中,字里行间,你仍能感受到天才说的话力透纸背。
他说:AI是场持久战,但第一阶段明年结束。
印奇说这句话的时候是2017年。那时他29岁,旷视科技在这一年10月,宣布完成了一笔4.6亿美元的C轮融资,折合人民币超过30亿元。
那时是属于印奇和旷视科技的高光时刻。
那时,印奇也肯定不愿意看到现在这组数字:
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2017~2020年营收分别为3亿元、8.54亿元、12.6亿元、13.9亿元。2018~2020年,旷视科技分别亏损28亿元、66.39亿元、33.27亿元。截至2020年末,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7.31亿元。
是的,作为创始人兼CEO,印奇要保卫旷视。而旷视科技面对的状况,远比一宗敲诈案复杂得多。
保卫资本
报警、将敲诈者送进监狱,让印奇再次曝光于镁光灯下。
没有人采访到印奇,他也没有再对媒体说那些AI未来无比诱人的豪言壮语。
印奇本来就是个内向的人。创业之前,他是那种在机场和熟人碰面都会尽量避免说话的人——这次内向者回归了内向,在被敲诈一个月后,旷视科技静悄悄地向科创板递交了IPO申请。
静悄悄的不止旷视科技,整个AI圈也乏善可陈,除了投资人,几乎没人关心AI了。
旷视的投资人名单,长长一串,都是商界耀眼的明星。
比如联想、创新工场、阿里系、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风投)、中俄战略投资、阳光保险等等……他们在AI号声吹的最响亮的时候把钱投给旷视,在2019年5月,旷视科技的估值便高达40亿美元。
但它实在是太贵了,在以至于AI遇冷后,有投资人私下寻求交易手中的旷视股票,却因亏损严重、风险过高鲜有人接盘。
坚持长期主义的印奇一样骑虎难下,连续亏损让投资人怨声载道,保卫旷视科技的唯一方式,就是上市。
印奇因上市而焦虑,但对外,他又必须藏起这份焦虑。面对媒体,印奇充满自信、并摆出一种对一切都丝毫无所谓的架势。
2020年4月,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印奇说出了对上市的看法:“旷视上市没那么急。”
这之前,2019年8月,旷视科技曾向港交所递交IPO,后有媒体报道称,旷视未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因为香港监管机构要求该公司提供更多信息。
旷视科技当时回应是:报道不实。
“在我来看,旷视还保持着创业的底色。我对上市其实没有那么在意,有很多永远都没有上市企业也非常优秀,旷视当时提出上市的想法,更多还是把企业管理和企业品牌上升到下一个阶段的诉求。”他说。
但当时,“不着急上市”的旷视科技,已经被媒体曝出将要转而登陆科创板,并以“A+H”股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
但对此,要给投资人交代的印奇只是说:“这个过程中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
保卫场景
除了上市,旷视需要盈利,太需要了。
旷视科技招股书显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1-6月,旷视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8.5亿元、12.6亿元、13.9亿元及6.7亿元,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远低于同行业竞争公司。
2018-2020年,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30.57%、108.67%、20.79%,而旷视科技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则分别为181.19%、47.47%和10.38%,约为同行平均水平的一半。
旷视拥有强大的技术,但技术需要变现,在寻找应用场景时,四面受敌。
比如2016年,旷视拓展了人工智能视觉安防业务,试图颠覆传统安防,并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安防软硬件产品。
但安防领域早已经有华为、海康威视与大华科技等企业占据四方,旷视不仅议价能力低、利润薄,所参与的业务应收账款也暴增。
旷视招股书显示,旷视科技2017年应收款为1.5亿元,2018年应收款涨至10.9亿元,2019年上半年,涨到了13.8亿元。
印奇不甘心在业务上受制于其他AI大厂,保卫旷视,要找到更好的落地场景实现盈利。
阿里帮了他。
印奇在2017年参观了天猫超市的一个货仓,他发现每个操作员一天行走的步数加在一起超过30公里,在货物分拣上存在很大人力和时间浪费,这促使旷视科技进入智慧物流领域,并为天猫超市仓库提供技术支持。
不仅如此,旷视科技与蚂蚁金服还签订了合作协议,蚂蚁金服中芝麻信用使用其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向使用身份认证的终端客户每次收取1元的最低费用,并向旷视科技支付所收费用的85%。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芝麻信用向旷视科技支付的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相关费用分别为1350万元和1810万元,2019年上半年为660万元。
但是这项业务也在2019年终止了,原因是蚂蚁金服研发了自己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而在手机领域,旷视的技术也遭遇了先热后冷。
2017年9月,苹果在发布的iPhone X上取消指纹、应用人脸解锁。国内安卓手机厂商也开始寻找相类方案。
印奇看到了智能手机应用场景的前景光明,于是旷视科技着手开发了数款手机解锁应用,2017年旷视科技拿下vivo、小米等品牌手机人脸识别解锁订单。
但其后,国内各大手机厂商都自研了解锁技术,旷视科技的AI+手机解决之路再次变窄。
而此时,印奇还在为旷视找到更多的场景变现而奔波。2019年初,旷视科技将公司名称从“Face++”改为“MEGVII”(Mega Vision的合成新词,旷视的直译),意图从单一人脸识别走向更多元的领域。
他曾将旷视的战略形容为“1+3”。“1”是指AI生产力平台,“3”是指消费(最初叫“个人”)、城市、供应链三大物联网。
可到目前为止,在AI领域中,旷视不停的变换赛道,不停转换角色,即便旷视科技里天才云集,在每个领域都能快速建立起自己的技术,但面对高昂的研发费用,微薄的利润仍显现出捉襟见肘。
保卫技术
AI圈子里,人人都知道旷视科技是一家“天才公司”。
三位创始人印奇、唐文斌、杨沐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
2014年,在一次公司聚会上,唐文斌让新来的实习生介绍一下自己,结果一桌人几乎每一个都是清华毕业生。
其中唯一一个非清华的实习生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保送北大了。
印奇本人也被誉为技术天才。几乎所有对他的报道中,都逃不过这样的标签:数学天才、姚班精英、常青藤名校、AI创业者。
1988年出生的他,名字常常与马云、李开复等大佬并列,青睐他的媒体也权重颇高,比如《福布斯》。
作为天才的印奇及其注重技术,也懂得技术对一家AI公司的重要性。在旷视科技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句印奇极为推崇的话:“为了人工智能终将创造的所有美好”。
这句话的背后,为了让天才们工作的更好,旷视不惜血本。
2017年,旷视科技业务切入智能手机人脸识别时,就在北京融资资讯中心A座办公室里建立起一个攻坚项目组,打印了几百张人脸照片进行封闭技术测试。
参与这场测试的工程师后来回忆:上午确定项目,下午就把试验区、人员和设备配置好,工作效率极高。
从旷视科技提交的招股书中,可以观察到旷视研发开支,自2016年的7820万元增加至2017年的2.05亿元,在2018年进一步增加至6.13亿元,分别占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总收入的115.3%、65.6%及43.0%。
高昂的研发费用几乎占到了旷视总收入的一半,然而新技术又无法顺利在落地场景中变现,印奇在各种场景中行左转右,他身后的“天才部队”也在接连的项目中不停转换角色。
在知乎上,有人问“你为什么从旷视科技离职?”
几乎所有答案都对旷视科技的工程师文化和学术氛围报以肯定。
但其中也有答主写到:“在旷视工作一年,人都很nice,也非常愿意教你,但经常是一个项目做到一半就突然解散,然后被调到另一个项目组重新来过,既不知道为什么,汇报的人也不同,很难踏实下来。”
时间在一个接一个的项目中流逝,项目很多,却很少为旷视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
对于印奇来说,上市困难、变现不易、高昂的研发支出,这仍是旷视科技在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曾经在AI的春天里,资本和市场疯狂的为旷视加码,如今印奇要保卫它活下去,正试图越过寒冬。
(来源|AI蓝媒汇 作者|黑羊)
最近更新
-
取消免费充电,小鹏汽车为什么给新能源泼了冷水?
科技 · 昨天 20:30
-
vivo当不了老大
科技 · 05-06 19:25
-
全民身材焦虑下,谁能成为国产lululemon?
科技 · 04-27 21:53
-
大疆创新,困在无人机围城
科技 · 04-22 18:29
- 0519《排股掌内功心法》
- A股鹤立独行拉升!题材板块轮番带节奏,机构在买什么?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20日投资逻辑
- 光明乳业管理层动荡不安,唯一“能打”的子品牌市占率骤降
- 艰巨!这项数据再被下调
- 全球光伏进一步向新兴市场转移,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世界第一
- 六省新首富都来自新能源!中国经济的风向变了
- 张家港行业绩增30%逾期贷款增50% 年内30多次机构调研仍扶不起股价
- Luna近乎归零,号称用算法打造的稳定币,终于露馅了?
- 迈点早报 | 杭州亚残运会延期;广州花园酒店博物馆开馆
- 跨界地产经纪致三年年报保留意见,明牌珠宝再另辟蹊径搞“供应链金融房地产经纪”,深交所要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
- 0513《排股掌内功心法》
- 美股止跌“大反弹”!A股还能走多远,且听我细细道来?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4日投资逻辑
- 锂电池上游“黑马”!一季度营收大增3倍,净利润大增2倍
- 粮食危机再升温
- 高景气赛道“熄火”!指数冲高回落,后市该怎么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7日投资逻辑
- 上海复工复产下的半导体投资机会
- 0517《排股掌内功心法》
- 高景气赛道带节奏!投资者只赚指数不赚钱,该如何破局?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8日投资逻辑
- 0518《排股掌内功心法》
- 题材板块持续活跃!指数上方压力较大,怎么做才能破冰?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19日投资逻辑
- 赛道股集体陨落!A股陷入加速下跌走势,如何理解市场?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1日投资逻辑
- 外贸出口受益方向
- 两市近百股跌停!三大指数加速下行,后市该如何分析?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2日投资逻辑
- 美股道琼斯指数大跌!A股继续探底,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5日投资逻辑
- 千亿龙头迎来困境反转!一季度净利润环比大增,净利率明显提升
- 高景气赛道暗流涌动!指数呈现分化模式,哪些板块在蠢蠢欲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9日投资逻辑
- 深证成指跌逾6%!A股行情“洗刷刷”,哪里才是底部?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6日投资逻辑
- 高景气赛道重振旗鼓!指数报复性反弹,可以抄底了吗?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8日投资逻辑
- 2850点攻坚战!A股市场跌跌不休,到底该怎么办?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4月27日投资逻辑
- 节中美股先跌为敬!A股能否继续上攻,还有哪些投资机会?哪些板块的机构标的值得市场期待——骑牛看熊5月5日投资逻辑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187人已购
¥1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8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1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3人已购
¥488.00/月